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水溶性好的制备苏油粉末的方法。90~100℃下加热糊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冷却至室温;将糊化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成质量浓度为30~40%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中加入紫苏油,高温搅拌乳化,得到乳化液;将乳化液均质,喷雾干燥得到紫苏油粉末。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无需添加乳化剂,包埋率高,操作工艺简便,赋予紫苏油粉末良好的水溶性、分散性、稳定性。而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价格低,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1.一种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90~100℃下加热糊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冷却至室温;(2)将糊化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成质量浓度为30~40%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3)在上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中加入紫苏油,高温搅拌乳化,得到乳化液;其中,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紫苏油的质量比为5:1;(4)将步骤(3)得到的乳化液均质得到均一稳定的乳化液;(5)将上述均质后的乳化液喷雾干燥得到紫苏油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均质以13000r/min的速度均质2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高温搅拌为在60℃下磁力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乳化液喷雾干燥处理时的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100℃,进料流量为55mL/mi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 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 物,也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物品之一。紫苏籽富 含植物油,从紫苏籽中提取的紫苏油能够明显抑制二甲基苯并蒽所致乳腺癌的 发病率,具有降血脂、健脑并提高学习记忆力、抗衰老功能和抗过敏作用。紫 苏油中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54%-64%,远远高于其它植物油。亚麻酸是人体必 需脂肪酸之一,在人体内可代谢为EPA和DHA(植物脑黄金),不含胆固醇,长 期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益于身体健康。且紫苏油无害、无鱼油的 臭味,植物油的清香又弥补了鱼油腥味的不足,双键相应较少,稳定性强于鱼 油,因而紫苏油被誉为陆地深海鱼油,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作用和巨大的开发 价值。
紫苏油是一类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敏感物质,非常容易被氧化,难以长 期储存,产品应用范围相对较窄。紫苏油产品的形式较单一,主要是以液态油 形态的产品出现。另外,也有少量紫苏油被制成软胶囊作为保健品使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方 向。将紫苏油微胶囊化赋予产品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水解性及稳定性等特 性,较好的解决了紫苏油携带不方便、应用范围窄、产品货架期短的问题。现 有技术如专利申请CN200810046897.6采用蛋白质与多糖为复合壁材对紫苏油进 行包埋,但是蛋白质水溶性差,尤其在等电点附近易凝聚,遇冷、热易变性的 特点,在制备紫苏油微胶囊时,对实验条件的控制较为严格,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 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的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90~100℃下加热糊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冷却至室温;
(2)将糊化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成质量浓度为30~40%的辛烯基琥 珀酸淀粉酯水溶液;
(3)在上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中加入紫苏油,高温搅拌乳化,得 到乳化液;其中,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紫苏油的质量比为5:1;
(4)将步骤(3)得到的乳化液均质得到均一稳定的乳化液;
(5)将上述均质后的乳化液喷雾干燥得到紫苏油粉末。
步骤(4)中均质以13000r/min的速度均质2min。
所述步骤(3)中的高温搅拌为在60℃下磁力搅拌。
喷雾干燥处理时的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100℃,进料流量为 55mL/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 酯具有很好的乳化性、成膜性、增稠性和水溶性,作为微胶囊壁材使用,无需 添加乳化剂,工艺简单。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埋率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 酯为壁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可在乳化液的油水界面 形成一层坚韧的、有较大内聚力、连续且不易破裂的薄膜,使得分散相颗粒聚 结和分离出来都比较困难,从而达到稳定乳化液的效果。且高固形物含量时粘 度仍能保持很低,因此,可以适当增大固形物含量,在喷雾干燥过程中迅速失 水蒸发,成膜速度快,减少芯材的损失,有利于喷雾干燥过程中囊壁的形成和 囊壁致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包埋率。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紫苏油,操作工艺简便,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价格低,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紫苏油,该壁材具有良 好的水溶性及稳定性,从而赋予紫苏油粉末良好的水溶性、分散性、稳定性, 大大拓宽了紫苏油的应用领域。
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紫苏油,该壁材在酸、 碱性环境中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制备过程中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所得的微胶囊 产品性质稳定,有效延长紫苏油的保质期。
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温度60℃,并以13000r/min高速均质,这 样有利于油脂与壁材中亲油基团的接触,亲和力增大,得到高度均匀稳定的乳 化液,从而确保高效的包埋紫苏油。
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乳化均质后的乳化液迅速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微胶 囊产品,这样既能保证所得的乳化液在最稳定的状态下干燥成型,又能保证料 液温度。乳化液在此温度下黏度及流动性均为最佳状态,使其在喷雾干燥过程 中料液充分雾化,与热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水分迅速蒸发和囊壁 快速成膜凝固。
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处理时 的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100℃,进料流量为55mL/min,在此条件下可 迅速形成完整致密光滑的微胶囊结构,所得产品含水率低(在5%以下),具有 很好的流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紫苏油微胶囊放大1000倍的扫描电镜 照片;
图2所示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紫苏油微胶囊放大5000倍的扫描电镜 照片。
图3所示为在65°C的条件下,紫苏油微胶囊与紫苏油在贮存过程中过氧化 值的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近沸水(90~100℃)水浴糊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10min,自然冷 却至室温。
(2)将糊化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成质量浓度为30%的辛烯基琥珀酸 淀粉酯水溶液。
(3)在上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中按芯壁比为1:5加入紫苏油,之 后,在60℃下磁力搅拌均匀,得到乳化液。
(4)将步骤(3)得到的乳化液以13000r/min的速度均质2min,得到均 一稳定的乳化液。
(5)将上述均质后的乳化液迅速喷雾干燥得到紫苏油粉末,喷雾干燥处理 时的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100℃,进料流量为55mL/min。
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2所示,从图1、2可以看出, 紫苏油微胶囊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胶囊颗粒圆整,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无 裂纹和破损。说明该产品的包埋质量好,可长期贮存。胶囊颗粒直径主要分布 在2-16μm之间。
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其他性能测试如下:
1、微胶囊粉末包埋率的测定如下:精确称取2g实施例1所得的微胶囊产 品,放入有滤纸的漏斗中,用50mL石油醚洗涤样品,收集洗涤液,回收石油 醚,称重得表面油重。
样品的质量1.9971g,瓶的质量21.4083g,回收石油醚后瓶的质量21.4125g
表面油含量(%)=表面油重量/样品重×100=(21.4125-21.4083)/1.9971× 100=0.2103
将准确称重的实施例1的微胶囊样品(m1)至干燥的三角瓶中,加20mL热 水,使样品充分溶解后,加入20mL石油醚充分萃取后,将萃取液移入已称重 的三角瓶中(m2),重复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在30℃下脱去溶剂,再放入60 ℃烘箱中烘至恒重(m3),计算总油含量:
m1=5.0003g,m2=46.5875g,m3=47.5020g
总油含量=(m3-m2)/m1=(47.5020-46.5875)/5.0003=18.29%
微胶囊化效率(%)=(1-表面油含量/产品含油量)×100= (1-0.2103%/18.29%)×100=98.85
由表面油含量及微胶囊化效率可以看出,紫苏油大部分被包埋在壁材颗粒 内,裸露于微胶囊表面的紫苏油含量很少,包埋效果显著。
2、微胶囊产品的贮藏稳定性的测定如下:将喷雾干燥制备的产品与未包埋 的紫苏油均匀地铺在锥形瓶底,放入恒温箱中65℃进行油脂的加速氧化试验, 每隔24h测一次过氧化值,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放置时间 的延长,紫苏油原油的过氧化值迅速增大,伴有刺激的哈喇味,而紫苏油微胶 囊化后过氧化值则小幅上升,稳定性远远优于紫苏油,说明喷雾干燥法包埋紫 苏油可以有效减少紫苏油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抑制了紫苏油氧化还原反应的发 生,从而提高了紫苏油的稳定性,达到了延长紫苏油保质期的目的。
3、微胶囊粉末的速溶性及分散性测定方法如下:将少许实施例1的微胶囊 粉末放入杯中,冲入温度为50℃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观察杯中微胶囊粉末迅 速完全地溶解于50℃热水中,得到的溶液为乳白色半透明状,无悬浮物、絮状 物及分层现象。长时间放置后仍能保持稳定。
实施例2
(1)近沸水(90~100℃)水浴糊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10min,自然冷 却至室温。
(2)将糊化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成质量浓度为40%的辛烯基琥珀酸 淀粉酯水溶液。
(3)在上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液中按芯壁比为1:5加入紫苏油,之 后,在60℃下磁力搅拌均匀,得到乳化液。
(4)将步骤(3)得到的乳化液以13000r/min的速度均质2min,得到均 一稳定的乳化液。
(5)将上述均质后的乳化液喷雾干燥得到紫苏油粉末,喷雾干燥处理时的 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100℃,进料流量为55mL/min。
实施例2所得的紫苏油微胶囊产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具有颗粒圆整, 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无裂纹和破损,包埋质量好,可长期贮存。
本发明利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紫苏油,制备的紫苏油微胶囊克服了 紫苏油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引起的氧化酸败、应用范围狭窄、携带不方便等 缺点,具有极好的贮藏稳定性,取用方便、性质稳定、营养价值高。而且,工 艺简单,包埋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微胶囊化制备紫苏油粉末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452608a52409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