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2‑10%,氟吡菌酰胺2‑10%,毒死蜱5‑25%,分散剂0.1‑3%,增稠剂0.1‑2.5%,乳化剂5‑12%,防冻剂0.2‑3%,着色剂0.2‑2.8%,消泡剂0.1‑2%,成膜剂0.5‑3.5%,余量为溶剂。本发明具有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施药成本的优点。
1.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2-10%,氟吡菌酰胺2-10%,毒死蜱5-25%,分散剂0.1-3%,增稠剂0.1-2.5%,乳化剂5-12%,防冻剂0.2-3%,着色剂0.2-2.8%,消泡剂0.1-2%,成膜剂0.5-3.5%,余量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3-9%,氟吡菌酰胺3-9%,毒死蜱8-22%,分散剂0.6-2.5%,增稠剂0.6-2%,乳化剂6-11%,防冻剂0.7-2.5%,着色剂0.7-2.3%,消泡剂0.4-1.7%,成膜剂1-3%,余量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4-8%,氟吡菌酰胺4-8%,毒死蜱11-19%,分散剂1.1-2%,增稠剂1.1-1.5%,乳化剂7-10%,防冻剂1.2-2%,着色剂1.2-1.8%,消泡剂0.7-1.4%,成膜剂1.5-2.5%,余量为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液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按配方中的份量将溶剂和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防冻剂、着色剂、成膜剂、消泡剂混合;(S2)、将(S1)中的组分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液,往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继续剪切混匀形成第二混合液;(S3)、将(S2)中的第二混合液加入卧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使得制剂粒径全部在小于5微米,即制得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按配方中的份量将溶剂和适量丙酮、环己酮混匀,加入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完全溶解;(S2)、完全溶解后,加入着色剂、成膜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乳化剂混合形成均相,即制得种子处理液剂。 8.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在防治甘蓝蚜虫和立枯病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组合物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利用种子处理剂对种子处理是防治土传和种传性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种子处理剂因其成膜特性可以在土壤中缓慢释放药剂成分从而达到防治土传和种传性病害及提高种子发芽率的目的,因此,采用种子处理剂从源头上解决土传和种传性病害问题已成为作物丰产增收的重要技术。
防治病虫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抗药性的产生,其次最重要的是要防治功能多,防治效果优异,但是,目前的种子处理剂的药效都比较单一,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农民需多次用药,分别防治不同的虫害和不同的疾病,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提高用药成本,而且每次防虫治病的效果都不够全面和理想,每次的用量大,频繁用药,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导致作物农药残留量大,不利于人类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施药成本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施药成本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在防治甘蓝蚜虫和立枯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2-10%,氟吡菌酰胺2-10%,毒死蜱5-25%,分散剂0.1-3%,增稠剂0.1-2.5%,乳化剂5-12%,防冻剂0.2-3%,着色剂0.2-2.8%,消泡剂0.1-2%,成膜剂0.5-3.5%,余量为溶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3-9%,氟吡菌酰胺3-9%,毒死蜱8-22%,分散剂0.6-2.5%,增稠剂0.6-2%,乳化剂6-11%,防冻剂0.7-2.5%,着色剂0.7-2.3%,消泡剂0.4-1.7%,成膜剂1-3%,余量为溶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4-8%,氟吡菌酰胺4-8%,毒死蜱11-19%,分散剂1.1-2%,增稠剂1.1-1.5%,乳化剂7-10%,防冻剂1.2-2%,着色剂1.2-1.8%,消泡剂0.7-1.4%,成膜剂1.5-2.5%,余量为溶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液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S1)、按配方中的份量将溶剂和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防冻剂、着色剂、成膜剂、消泡剂混合;
(S2)、将(S1)中的组分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液,往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继续剪切混匀形成第二混合液;
(S3)、将(S2)中的第二混合液加入卧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使得制剂粒径全部在小于5微米,即制得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S1)、按配方中的份量将溶剂和适量丙酮、环己酮混匀,加入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完全溶解;
(S2)、完全溶解后,加入着色剂、成膜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乳化剂混合形成均相,即制得种子处理液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在防治甘蓝蚜虫和立枯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是在醚菌酯的基础上改进后的高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其活性高是目前杀菌剂的3倍,它能防治由子囊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等几乎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性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该品种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吡唑醚菌酯可加工成液剂、水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膏剂等多种剂型,亦可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混用起到增效和扩大杀菌谱的作用。
所述氟吡菌酰胺是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杀线虫剂,属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作用机理:抑制靶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当线虫经氟吡菌酰胺处理后,虫体僵直成针状,活动力急剧下降。线粒体是线虫的能量工厂,其受到抑制后会导致线虫细胞中能量(ATP)很快耗尽。氟吡菌酰胺是第一个通过抑制复合体II的杀线虫剂,它代表了一类新的作用机理的杀线虫剂。氟吡菌酰胺在土壤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移动性。它能够在土壤中缓慢而均匀地分布在上层。使其在根际范围内能够有效而长时间地保护根系免于线虫侵染。
此外,氟吡菌酰胺具有低毒性,可以满足对环境安全并能持续解决线虫问题的需求。氟吡菌酰胺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使用者和环境低毒的杀线虫类产品。
毒死蜱,又称氯吡硫磷,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毒死蜱的混用相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且增效作用明显,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等)的首选药剂。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无内吸作用,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适用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本发明中,将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按照一定的比例,与辅助成分制成用于处理种子的种子处理剂,所制成的种子处理剂中的活性成分作用互补,不仅可以达到一次作用,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而且所制成的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之间具有一定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具有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用药成本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9%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2%,氟吡菌酰胺2%,毒死蜱5%,分散剂0.1%,增稠剂0.1%,乳化剂5%,防冻剂0.2%,着色剂0.2%,消泡剂0.1%,成膜剂0.5%,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 18%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3%,氟吡菌酰胺4%,毒死蜱11%,分散剂0.6%,增稠剂1.6%,乳化剂7%,防冻剂2.5%,着色剂0.7%,消泡剂1.4%,成膜剂1.5%,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3 19%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8%,氟吡菌酰胺3%,毒死蜱8%,分散剂3%,增稠剂2.5%,乳化剂11%,防冻剂3%,着色剂2.8%,消泡剂2%,成膜剂3.5%,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4 31%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4%,氟吡菌酰胺8%,毒死蜱19%,分散剂2%,增稠剂1.1%,乳化剂10%,防冻剂1.2%,着色剂1.2%,消泡剂0.7%,成膜剂2.5%,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5 41%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9%,氟吡菌酰胺10%,毒死蜱22%,分散剂2.5%,增稠剂2%,乳化剂12%,防冻剂2%,着色剂2.3%,消泡剂1.7%,成膜剂3%,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6 44%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10%,氟吡菌酰胺9%,毒死蜱25%,分散剂1.1%,增稠剂0.5%,乳化剂6%,防冻剂0.7%,着色剂1.8%,消泡剂0.4%,成膜剂1%,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7 26%种子处理液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4%,氟吡菌酰胺2%,毒死蜱20%,分散剂0.5%,增稠剂0.5%,乳化剂5%,防冻剂0.7%,着色剂0.2%,消泡剂0.1%,成膜剂0.5%,丙酮5%,环己酮15%,余量为二甲基甲酰胺。
实施例8 33%种子处理液剂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该种子处理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9%,氟吡菌酰胺9%,毒死蜱15%,分散剂1.1%,增稠剂1.1%,乳化剂6%,防冻剂2%,着色剂1.2%,消泡剂2%,成膜剂3%,丙酮15%,环己酮5%,余量为二甲基甲酰胺。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可以制成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或者种子处理液剂。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者是二甲基甲酰胺,当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制成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时,所述溶剂是去离子水,当所述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剂型可以制成种子处理液剂时,所述溶剂是二甲基甲酰胺。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硫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分散剂是硬脂酰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或三硬脂酸甘油酯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硅油类、硅酮类、天然油脂类、聚醚类、C12~C22的高碳醇或C7~C9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醋酸酯、膨润土、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防冻剂是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一二氯乙烷、二甲基亚砜、甲酰胺、氯化钙、醋酸钠或氯化镁。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着色剂是永固红或者水性玫红。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成膜剂是聚乙烯醇。
试验:
(1)试验对象:甘蓝蚜虫、甘蓝立枯病
(2)试验药剂:
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的各配方,按照下述步骤制得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具体为包括下述步骤;(S1)、按配方中的份量将溶剂和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防冻剂、着色剂、成膜剂、消泡剂混合;
(S2)、将(S1)中的组分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液,往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继续剪切混匀形成第二混合液;
(S3)、将(S2)中的第二混合液加入卧式砂磨机中进行研磨,使得制剂粒径全部在小于5微米,即制得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将实施例7至实施例8中的各配方,按照下述步骤制得种子处理液剂,具体为:(S1)、按配方中的份量将溶剂和适量丙酮、环己酮混匀,加入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完全溶解;
(S2)、完全溶解后,加入着色剂、成膜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乳化剂混合形成均相,即制得种子处理液剂。
(3)试验过程:试验地安排在花都区甘蓝种植地进行,种植地常年蚜虫、跳甲、立枯病等发病严重,应用本实施例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8制得的种子处理剂处理种子,以空白组、对照样品1、对照组2和对照组3为对照,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30m2。待空白区发病较重时,分别调查实施例1至实施例8、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对甘蓝蚜虫和甘蓝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统计如下表1所示:
表1不同处理种子处理剂对甘蓝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试验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复配后的药效增效作用明显,三者复配后,即使用量降低的情况下,防治效果也明显比单元药剂或二元复配的效果显著;本发明中所制得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可以同时防治甘蓝蚜虫和甘蓝立枯病,药效显著;另外,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这三者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对作物有药害作用,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在防治甘蓝蚜虫和立枯病方面的应用。
空白组为清水
对照组1为10%的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对照组2为10%的氟吡菌酰胺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对照组3为25%的毒死蜱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对照组4为19%的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酰胺种子处理液剂(吡唑醚菌酯10%、氟吡菌酰胺9%)。
对照组5为34%的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种子处理液剂(氟吡菌酰胺9%、毒死蜱25%)。
对照组6为34%的吡唑醚菌酯和毒死蜱种子处理液剂(吡唑醚菌酯9%、毒死蜱25%)。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含有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和毒死蜱的种子处理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437786a52373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