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采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洒果桑园地面、树体和空气,具体步骤如下:(1)2月下旬-3月上旬:3-4天/次;(2)3月中旬-4月中旬:5-6天/次;(3)4月下旬-5月上旬:7-8天/次。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杀灭桑果菌核萌发形成的子囊盘内子囊孢子,起到防治桑果菌核病的目的,其杀灭效果比多菌灵、甲基托布津、95%草甘膦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更显著,并且该防治方法与传统农药防治方法相比,避免了桑果农药污染和残留,具有杀灭菌核子囊孢子快速、高效,成本低,对树体无药害、对人体无侵害,便于操作的特点。
1.一种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洒果桑园地面、树体和空气,具体步骤如下:(1)2月下旬-3月上旬:3-4天/次;(2)3月中旬-4月中旬:5-6天/次;(3)4月下旬-5月上旬:7-8天/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的pH范围:pH≤3.0,电位≥1100mV,有效氯含量为50mg/L-7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洒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早上6-8点,晚上5-6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桑果菌核病包括桑果肥大性菌核病、桑果缩小性菌核病、桑果小粒性菌核病、未知种属菌核病和油菜作物传播感染桑果的菌核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 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果桑产业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的中药与健康产业,是国家卫计 委确定并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0多种药食同源植物名单 中植物。果桑全身都是宝,桑果(桑椹)、桑枝、桑白皮都是名贵中 药材,而桑叶、桑果又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桑果属于第三代具 有显著保健功效的水果。因此,果桑生产要保持良好的生产园区生态 环境至关重要。
桑果菌核病是严重制约果桑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的安 徽、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四川、台湾等地广泛发生,严重时可 导致桑果绝收。桑果菌核病包括已知桑果肥大性菌核病、桑果缩小性 菌核病、桑果小粒性菌核病、未知种属菌核病和油菜等作物传播感染 桑果的菌核病。目前只能采用人工摘除病果和配制一定浓度的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95%草甘膦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洒 桑果园地面或树体的方法来减轻桑果菌核病的危害,但这以上方法结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人工方法成本高,效率低;
2、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园区产生农药残留;
3、容易引起菌核病产生抗药性;
4、不能彻底杀灭存在于园区地面、树体、空气中散布的菌核病 孢子,阻断菌核病的发生发病,防治效率低下;
5、使用的药剂对人体有侵害、有些对树体有药害,不易操作。 使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根除菌核病的危害。
因而,发明一种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低成本,快速、高效且对 人体、树体无害、简便易行的果桑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解决制约果 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桑果菌核病包括已知桑果肥大性菌核病、桑果缩小性菌核病、桑 果小粒性菌核病、未知种属菌核病和油菜等作物传播感染桑果的菌核 病。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4月,在适宜的 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抽生出子囊盘,放射出大量子囊孢子,子囊 孢子随气流大面积散播到果桑树上侵染花器,花器被感染的花被继而 肥大,果实肿大,发病的桑果外表先呈灰白色,其小果较一般正常果 膨大,内生分生孢子,7至10天成熟的分生孢子又可飘散再次感染 花器和青桑果,在整个桑果生长期进行多次重复。最后菌核随病果落 地,成为下一年的病源。另外,研究和实践证明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能与桑果菌核发病互感,因此防治菌核病发生的关键是在桑果生长期 内杀灭园区菌核产生和随气流扩散外来的子囊孢子。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桑果菌核病发病规律,本发明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采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 洒果桑园地面、树体和空气,具体步骤如下:
(1)2月下旬-3月上旬:3-4天/次;
(2)3月中旬-4月中旬:5-6天/次;
(3)4月下旬-5月上旬:7-8天/次。
优选地,所述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的pH范围:pH≤3.0,电位 ≥1100mV,有效氯含量为50mg/L-70mg/L。
优选地,所述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洒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 的早上6-8点,晚上5-6点。
优选地,所述的桑果菌核病包括桑果肥大性菌核病、桑果缩小性 菌核病、桑果小粒性菌核病、未知种属菌核病和油菜作物传播感染桑 果的菌核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杀灭桑果菌核萌 发形成的子囊盘内子囊孢子,起到防治桑果菌核病的目的,其杀灭效 果比多菌灵、甲基托布津、95%草甘膦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更显著,并 且该防治方法与传统农药防治方法相比,避免了桑果农药污染和残 留,具有杀灭菌核子囊孢子快速、高效,成本低,对树体无药害、对 人体无侵害,便于操作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测试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杀灭菌核病子囊孢子效果
2014年2月15日开始,在果桑试验园内,观察地面桑果肥大性 菌核病、桑果缩小性菌核病、桑果小粒性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子实体 的萌发情况。2月25日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子实体开始萌发,3月2 日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子实体开始萌发,3月5日油菜菌核病子实体开 始萌发,3月19日桑椹缩小性菌核病子实体开始萌发;2014年2月 30日始喷洒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各自在萌发7至10天内喷施一次, 一天后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桑果肥大性菌核病、桑果缩小性菌核病、桑 果小粒性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子实体和子囊盘开始萎蔫干枯,3天后 腐烂,取四种菌核病的子囊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囊孢子的数量,子囊 盘内已无子囊孢子,证明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对菌核病子囊孢子具有 彻底杀灭作用。
实施例2:测试使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次数、时间对病果率的影响
对相同面积相同环境的六个种植园的果桑采用酸性氧化还原电 位水喷洒果桑园地面、树体和空气,采用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的p H范围:pH≤3.0,电位≥1100mV,有效氯含量为50mg/L-70mg/L,每 次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洒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早上6-8点,晚 上5-6点。仅仅改变4个种植园种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在桑果不同 生长时期的喷洒次数,来探究果病率的变化。
表1:第一年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在不同时期的喷洒次数对果病率的 影响(2014年)
2月下旬-3月上旬 3月中旬-4月中旬 4月下旬-5月上旬 病果率 种植园一 不喷洒 不喷洒 不喷洒 35.7% 种植园二 3天/次 5天/次 7天/次 0.43%
种植园三 3天/次 不喷洒 不喷洒 1.72% 种植园四 3天/次 5天/次 不喷洒 1.05%
表2:第二年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在不同时期的喷洒次数对果病率的 影响(2015年)
2月下旬-3月上旬 3月中旬-4月中旬 4月下旬-5月上旬 病果率 种植园一 不喷洒 不喷洒 不喷洒 54.1% 种植园二 3天/次 5天/次 7天/次 0.37% 种植园三 3天/次 不喷洒 不喷洒 1.78% 种植园四 3天/次 5天/次 不喷洒 1.01%
从以上表格里可以看出:采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对杀灭菌核病 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病果率跟喷洒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的时间 有关,采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喷洒的方案为(1)2月下旬-3月上 旬:3天/次;(2)3月中旬-4月中旬:5天/次;(3)4月下旬-5月 上旬:7天/次时,控制菌核病的效果最佳,病果率最低。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生态型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255602a52046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