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本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得到:将含水量为5.5-6.0%的白茶2-5份和含水量均为4.5-5.0%的荞麦3-10份、金银花8-12份、蒲公英95-110份、菊花3-8份混合,投入软化罐进行软化作业;然后转移至揉捻机进行揉捻做型,轻-重-轻交替揉捻时间1-2分钟;做型完成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120度,时间为10-15分钟,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转入提香机定型提香,即制成消炎、祛火茶茶品。本发明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采用新型加工工艺,原材料混合均匀,整体感强,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饮用时口味纯正鲜爽,清香四溢,不失原茶韵味,饮后爽口止渴、消炎祛火,长期饮用可起到消炎、祛火等作用。?
1.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是以白茶为原料,以荞麦、金银花、蒲公英和菊花为辅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5.5-6.0%的白茶原料和含水量均为4.5-5.0%的荞麦、金银花、蒲公英和菊花辅料混合,按以下重量份配制:白茶2-5份、荞麦3-10份、金银花8-12份、蒲公英95-110份、菊花3-8份,得到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5-10kg/min,喷水量控制在1-2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2-5分钟,最后,将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0.5-1kg/min,水温为60-70℃,软化时间为5-8分钟;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1-2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 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白茶类茶品半成品;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白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0-15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7%以内,即制成消炎、祛火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茶原料为白毫银针或白牡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其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和茶氨酸。白茶性清凉,有解毒、退热、降火之作用。消炎、祛火功效显著。
荞麦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纤维素、镁、钾、钙、铁、锌、铜、硒等。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故有降血脂、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的功效。另外,荞麦可杀菌消炎,且消炎、祛火功效显著。
金银花富含绿原酸,环己六醇、黄酮素中的木犀素、肌醇、皂甙、鞣质等多种化学物质。金银花性寒,味甘,能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清热解毒,消炎、祛火。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具消炎、祛火功能。
菊花含有水苏碱、刺槐甙、木樨草甙、大波斯菊甙、腺膘呤、胆碱、葡萄糖甙等成分,尤其富含挥发油,并且油中主要为菊酮、龙脑、龙脑已酸酯等物质。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散风清热、消咳止痛的功效,具有较好的消炎、祛火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白茶类茶品,基本全部采用多种干茶物理拼配而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原料分离,外形杂乱易碎、不紧结;2)不易冲泡,冲泡时原材料分离漂浮于水面;3)口感青涩、香气低沉;4)耐泡度较差,损失原茶口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该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解决了多种干茶物理拼配的复合茶品外形不够紧结,冲泡时原材料分离漂浮于水面,且口感青涩,香气低沉,耐泡度较差,损失原茶口味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消炎、祛火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是以白茶为原料,以荞麦、金银花、蒲公英和菊花为辅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5.5-6.0%的白茶原料和含水量均为4.5-5.0%的荞麦、金银花、蒲公英和菊花辅料混合,得到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5-10kg/min,喷水量控制在1-2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2-5分钟,最后,将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0.5-1kg/min,水温为60-70℃,软化时间为5-8分钟;
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1-2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
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白茶类茶品半成品;
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白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0-15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7%以内,即制成消炎、祛火茶成品。
作为优化,原辅料按以下重量份配制:白茶2-5份、荞麦3-10份、金银花8-12份、蒲公英95-110份、菊花3-8份。
作为优化,白茶原料为白毫银针或白牡丹。
该白茶类茶品最佳饮用方式为:取此白茶类茶品2-3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90度开水,冲泡1-2分钟即可品饮,茶香荷香相得益彰,清爽高雅,滋味醇鲜浓厚,回甘明显,每杯可续泡3-5次而韵味不变,实为绿色天然的新型健康饮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由于采用软化作业,使原、辅料得到充分软化,便于下一步揉捻成型且减少短碎,其次,投料速度与喷水量相匹配,能够满足原、辅料软化需水要求,并且不会造成溶有原、辅料内含营养成分的多余的水分流失,保持了原、辅料营养及保健功效不衰减,另外,温度及时间指标能满足全部原、辅料软化需求,此外,通过原、辅料混合-初喷淋-恒温软化-软化喷淋,分步进行,软化效果较好;通过揉捻做型,将原、辅料均匀混合成为一个整体,使消炎、祛火茶成品具备良好的外形;通过干燥工序,对揉捻做型完成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进行快速干燥,保持色泽油润;通过定型提香,将参数控制在满足干燥效果的同时分阶段进行提香,进一步促进了此过程中原、辅料内香气物质的形成,使消炎、祛火茶成品具备丰富高雅的香气,饮用起来更加天然舒爽。
因此,本发明制备出的消炎、祛火茶成品,具备以下优点:
1、本消炎、祛火茶成品由纯天然原料经过科学配比,采用新型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原材料混合均匀,整体感强,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滋味天然鲜爽,饮之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2、饮用时口味纯正鲜爽,清香四溢,不失原茶韵味,饮后爽口止渴、消炎祛火,长期饮用可起到消炎、祛火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5.5%的白茶原料3kg和含水量均为5.0%的辅料荞麦5kg、金银花10kg、蒲公英105kg和菊花5kg混合,得到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5kg/min,喷水量控制在1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2分钟,最后,将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0.5kg/min,水温为60℃,软化时间为5分钟;
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1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
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干燥时间为10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白茶类茶品半成品;
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白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0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5%,即制成白茶类茶品。
白茶原料为白毫银针。
该白茶类茶品最佳饮用方式为:取此白茶类茶品2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度开水,冲泡2分钟即可品饮,清爽高雅,滋味醇鲜浓厚,回甘明显,每杯可续泡5次而韵味不变,实为绿色天然的新型健康饮品。
实施例2:
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6.0%的白茶原料5kg和含水量均为4.5%的辅料荞麦5kg、金银花12kg、蒲公英95kg和菊花8kg混合,得到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10kg/min,喷水量控制在2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5分钟,最后,将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1kg/min,水温为65℃,软化时间为8分钟;
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2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
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白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白茶类茶品半成品;
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白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5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7%,即制成白茶类茶品。
白茶原料为白牡丹。
该白茶类茶品最佳饮用方式为:取此白茶类茶品3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7度开水,冲泡1分钟即可品饮,清爽高雅,滋味醇鲜浓厚,回甘明显,每杯可续泡5次而韵味不变,实为绿色天然的新型健康饮品。
对比实验:在本市随机选择300名志愿者,其中男150名,女150名,志愿者年龄在10-80岁之间,按照性别及年龄将300名志愿者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100人。
甲组志愿者,均品尝实施例1所得白茶类茶品,每人每天取实施例1白茶类茶品2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度开水,冲泡2分钟后饮用,每杯续泡5次饮用,连续饮用3个月。
乙组志愿者,均品尝市售的白茶、荞麦、金银花、蒲公英和菊花的干茶物理拼配的复合茶,每人每天取市售复合茶2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度开水,冲泡2分钟后饮用,每杯续泡5次饮用,连续饮用3个月。
丙组志愿者,不饮用任何茶,作为阴性对照组,连续3个月。
统计数据显示:
甲组志愿者83人认为本白茶类茶品色泽油润,口感佳,滋味天然鲜爽,无涩味。坚持饮用本白茶类茶品3个月后76人认为消炎、祛火效果明显。
乙组志愿者39人认为市售复合茶色泽油润,口感佳,滋味天然鲜爽,无涩味;71人认为市售复合茶口感差,外形分散难看,不易冲泡。坚持饮用市售复合茶3个月后,志愿者认为变化不明显。
丙组志愿者变化不明显。
用实施例2所得白茶类茶品重复上述对比实验,所得结果无实质变化。
上述实验显示,本发明白茶类茶品,色泽油润,口感佳,滋味天然鲜爽,无涩味,饮之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饮用时口味纯正鲜爽,清香四溢,不失原茶韵味,饮后爽口止渴、消炎祛火,长期饮用可起到消炎、祛火等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消炎、祛火茶的制备工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195321a52023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