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将选料、清洗、加热沥干、压榨出汁、残渣挤压、澄清、粗滤、超滤、酸糖调配、添加香精、均质、反渗透浓缩、杀菌、装瓶的步骤,按照一定的生产步骤顺序排列,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流程条件,监控流程中各步骤的生产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蕨类饮料;特设加热沥干步骤,将植物原料先行加热,叶片细胞活动起来,便于接下来压榨的高出汁量;整个生产工艺方法步骤简单清晰,为生产出健康环保、安全可靠、色香味俱全的蕨类饮料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植物原料的出汁率高,减少了生产的经济成本,在保证饮品质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更高。

1.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步骤:(1)选料:选择新鲜的蕨类植物,所述植物叶片无枯黄无虫蛀,颜色呈碧绿或翠绿状;(2)清洗:采用喷水法,清洗植物叶片,去除植物叶片表面的泥土和浮尘,然后将其放入浓度为0.3%~0.8%的盐水中浸泡5~10分钟,进一步消毒后再将其放置于流动池中采用流动清水法过滤;(3)加热沥干:将植物叶片放入热水中热烫7秒,然后在冷水中过滤后自然放置沥干;(4)压榨出汁:将沥干后的植物原料放入挤压机中挤压或者放入搅拌机中破碎或者放入碾碎机中切割,所述碾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直至切割挤压完全出汁;(5)残渣挤压:将切割破碎的植物原料颗粒残渣再次用重力挤压的方式挤压取汁;(6)澄清:将步骤5后所得的蕨类植物汁常温下自然静置10~12小时后,并在第4小时以后,加入防腐剂,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及其钠盐或者山梨酸;(7)粗滤:利用板框,将澄清后的蕨类植物汁从板框上方过滤,去除汁水中的植物残渣和小颗粒叶片;(8)超滤:利用超滤法二次过滤,得出更加清澈的蕨类植物汁;(9)酸糖调配:向经步骤8过滤后得出的蕨类植物汁中投入酸糖配料,调配口味,所述糖酸比例为13:1~15:1,所述经步骤8过滤后得出的蕨类植物汁原汁量不小于调配后果蔬汁总量的20%;(10)添加香精:向蕨类植物汁中添加食物香精,所述食物香精的重量在0.03%~0.06%;(11)均质:将调配好的蕨类饮料汁放入高压均质机内,蕨类饮料汁在高压下通过均质设备均质,使不同粒子的悬浮液均质化,饮料总体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饮料汁;(12)反渗透浓缩:利用反渗透膜,在常温下,将完成步骤11均质的蕨类饮料浓缩;(13)杀菌:可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灭菌,所述温度均设置在70℃~95℃,持续加热状态,维持15-30秒;(14)装瓶:经过步骤13冷却后的蕨类饮料直接装瓶储存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蕨类植物为蕨菜,更优的选择是蕨菜的嫩叶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流动池的流水速率为1.5米/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防腐剂为山梨酸,所述山梨酸的含量不超过0.4克/公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所述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所述经步骤7过滤后得出的蕨类饮料原汁量占调配后蕨类饮料总量的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在密封无氧条件下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装瓶中的待用瓶为易拉罐或者玻璃罐,最优选择是透明玻璃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蕨类饮品的生产工艺方法,属于食品中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饮食的新鲜性和健康性,其中以健康饮品尤其被大家所推崇。在众多的健康饮品中,蕨类饮料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烈,蕨类植物是纯天然的绿色健康型植物,其成长过程无添加剂成分,安全性更高,更主要的是,蕨类植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经常饮用可以防治高血压、头昏、荨麻疹和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疾病。在饮用蕨类饮料的同时,即可解决人们平时对饮用水分的需求,同时可以弥补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维生素、矿物等添加不足的问题,一物多效果,两全其美,因而,蕨类饮料是一种功能强大、安全可靠、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益,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品。 

蕨类饮料因为其原料基本取材于植物,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步骤更加的复杂和繁琐,对材料选取、温度控制,压榨过滤等环节都要求很高,本着健康环保、原汁原味的特点,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仔细设置,小心监控,确保每一步骤的精确完成,争取得到质量最上乘,口味最纯粹的健康饮品。在健康安全、口味良好的同时,也可以在生产工艺环节中增加特殊的小环节,小步骤或者特别设置的步骤条件,以此来获得出汁率高,产量高的蕨类饮料,减少饮品的生产成本,在保证饮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报酬的经济效益,因而,如何正确设置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何设置生产条件,控制生产参数,就成为了饮品生产商们争相寻获的问题关键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将选料、清洗、加热沥干、压榨出汁、残渣挤压、澄清、粗滤、超滤、酸糖调配、添加香精、均质、反渗透浓缩、杀菌、装瓶的步骤,按照一定的生产步骤顺序排列,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流程条件,监控流程中各步骤的生产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蕨类饮料;特设加热沥干步骤,将植物原料先行加热,叶片细胞活动起来,便于接下来压榨的高出汁量;整个生产工艺方法步骤简单清晰,为生产出健康环保、安全可靠、色香味俱全的蕨类饮料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植物原料的出汁率高,减少了生产的经济成本,在保证饮品质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步骤: 

(1)选料:选择新鲜的蕨类植物,所述植物叶片无枯黄无虫蛀,颜色呈碧绿或翠绿状;

(2)清洗:采用喷水法,清洗植物叶片,去除植物叶片表面的泥土和浮尘,然后将其放入浓度为0.3%~0.8%的盐水中浸泡5~10分钟,进一步消毒后再将其放置于流动池中采用流动清水法过滤;

(3)加热沥干:将植物叶片放入热水中热烫7秒,然后在冷水中过滤后自然放置沥干;

(4)压榨出汁:将沥干后的植物原料放入挤压机中挤压或者放入搅拌机中破碎或者放入碾碎机中切割,所述碾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直至切割挤压完全出汁;  

(5)残渣挤压:将切割破碎的植物原料颗粒残渣再次用重力挤压的方式挤压取汁。

(6)澄清:将步骤5后所得的蕨类植物汁常温下自然静置10~12小时后,并在第4小时以后,加入防腐剂,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及其钠盐或者山梨酸。 

(7)粗滤:利用板框,将澄清后的蕨类植物汁从板框上方过滤,去除汁水中的植物残渣和小颗粒叶片。 

(8)超滤:利用超滤法二次过滤,得出更加清澈的蕨类植物汁; 

(9)酸糖调配:向经步骤8过滤后得出的蕨类植物汁中投入酸糖配料,调配口味,所述糖酸比例为13:1~15:1,所述经步骤8过滤后得出的蕨类植物汁原汁量不小于调配后蕨类饮料总量的20%。

(10)             添加香精:向蕨类植物汁中添加食物香精,所述食物香精的重量在0.03%~0.06%。 

(11)             均质:将调配好的蕨类饮料汁放入高压均质机内,蕨类饮料汁在高压下通过均质设备均质,使不同粒子的悬浮液均质化,饮料总体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饮料汁。 

(12)             反渗透浓缩:利用反渗透膜,在常温下,将完成步骤11均质的蕨类饮料浓缩。 

(13)             杀菌:可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灭菌,所述温度均设置在70℃~95℃,持续加热状态,维持15-30秒。 

(14)             装瓶:经过步骤13冷却后的蕨类饮料直接装瓶储存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蕨类植物为蕨菜,更优的选择是蕨菜的嫩叶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流动池的流水速率为1.5米/秒。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6中的防腐剂为山梨酸,所述山梨酸的含量不超过0.4克/公斤。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9中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所述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所述经步骤7过滤后得出的蕨类饮料原汁量占调配后蕨类饮料总量的3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2在密封无氧条件下完成。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4装瓶中的待用瓶为易拉罐或者玻璃罐,最优选择是透明玻璃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蕨类植物在春天长出的嫩叶部分本身就有特殊的清香,因而给蕨类饮品的良好口感提供了有力保证,更加的清新,更加的诱人。

(2)步骤1选择新鲜的蕨类植物,保证了蕨类饮料原料的新鲜度,排除了质量不佳和有虫蛀的植物原料,为后续的叶片破碎和取汁提供了良好的品质保证,打好蕨类饮料生产的第一道基础,为获取高效率和高品质的蕨类饮料成品做好保障工作。 

(3)采用喷水法首先去除植物叶片表面的泥土和浮尘,避免饮品成品中沾染污物,然后将其放入浓度为0.3%~0.8%的盐水中浸泡5~10分钟,通过一定比例的盐水侵泡进一步消毒,盐水的比例和浸泡时间都有特别限制,浸泡时间太短,无法完成盐水的消毒作用,浸泡时间过长,水中的盐分容易损坏叶片表面的花青素,然后再通过流动池中的流动水法过滤,充分去除叶片表面的盐分,防止盐分对蕨类饮料的成品口感产生不利因素,蕨类植物原料也更加干净。 

(4)流动池的流水速率也是经过试验特别设定的,因为植物叶片的重量较轻盈,若清水流动速度设置过快,容易冲走植物叶片,叶片得不到充分的过滤,过滤不彻底,残留盐分过多,容易影响饮料成品口感。 

(5)特设加热沥干步骤,将植物原料先行加热,叶片细胞活动起来,便于接下来压榨的高出汁量,同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叶绿素等花青素在高温下流失,饮料失去纯真的营养成分和顺滑的口感,自然沥干使得植物原料更加干燥,避免水分混合进入,影响后期的酸糖口味配比。 

(6)在步骤6的澄清过程中,长时间的静置蕨类植物汁容易发酵变质,因而需要添加适当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为苯甲酸及其钠盐或者山梨酸。 

(7)考虑到蕨类植物汁的PH值以及各种防腐剂的性质,山梨酸是最为优质的选择。山梨酸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并且毒性仅为苯甲酸的1/4,是较为理想的酸性溶液防腐剂,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动向来看,也有逐步取代泵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 

(8)步骤7,8均为过滤步骤,通过二层过滤,能够除去澄清之后蕨类植物汁中的细小悬浮物,去除大部分的胶体硅和大量有机物,蕨类植物汁得到净化,得到澄清透明且稳定的健康蕨类植物汁,口感更佳,外观更加清澈透明,品质更高。 

(9)蕨类植物汁本身的口感比较生涩,为了适应大众需求,需要向蕨类植物汁中添加酸糖辅助配料,以抑制植物汁本身的生涩感和青葱味道,提高饮料的口感,酸糖比例要控制在13:1~15:1,以防止饮品过甜或过酸,同时蕨类植物汁的原汁量不小于调配后蕨类饮料总量的20%,这是为了保证植物汁的纯度。在众多的酸糖调味品中,建议向蕨类植物汁添加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纯度高,效果好,味道佳。 

(10)蕨类植物汁本身就有新鲜植物的青葱味道,直接饮用可能味道比较刺激,不温和。为了减少这种刺激味道,需要在其中添加一定的食品香精,以获得香气充沛的饮品,增加饮用者的青睐程度,提高销售量。 

(11)均质步骤使得蕨类饮料汁可以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饮料汁,便于后期的再加工,同时也增加饮料汁的口感,更加的醇厚,层次更加分明,口感更佳。 

(12)利用渗透膜的选择筛分作用,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水分透过,而其他组分被截留,从而达到浓缩蕨类饮料的目的,饮料口感更佳顺滑,纯度更高,无杂质,整理品质更高。 

(13)反渗透浓缩步骤特别设置条件为常温、密封和无氧情况下,可最大程度的完成浓缩,避免蕨类饮料的品质发生变化,最小程度的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14)果蔬汁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酵母菌和霉菌,蕨类植物汁中也是,这两种微生物都不太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除,因而在杀菌步骤,利用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均可通过提高杀菌温度,达到杀菌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具体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步骤1是选料,选择新鲜的蕨类植物,植物叶片无枯黄无虫蛀,颜色呈碧绿或翠绿状,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植物原料的质量基础,排除质量不佳和被虫蛀的植物原料,在后续的压榨和取汁步骤中增加取汁率,保证蕨类饮料成品的口感和质量,打好生产的第一道基础。

采用喷水法首先去除植物叶片表面的泥土和浮尘,避免饮品成品中沾染污物,然后将其放入浓度为0.3%~0.8%的盐水中浸泡5~10分钟,通过一定比例的盐水侵泡进一步消毒,盐水的比例和浸泡时间都有特别限制,浸泡时间太短,无法完成盐水的消毒作用,浸泡时间过长,水中的盐分容易损坏叶片表面的花青素,然后再通过流动池中的流动水法过滤,充分去除叶片表面的盐分,防止盐分对蕨类饮料的成品口感产生不利因素,蕨类植物原料也更加干净。 

然后特设的加热沥干步骤,将植物原料先行加热,叶片细胞活动起来,便于接下来压榨的高出汁量,同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植物叶片放入热水中热烫7秒,然后在冷水中过滤,这样可以避免叶绿素等花青素在高温下流失,饮料失去纯真的营养成分和顺滑的口感,自然沥干使得植物原料更加干燥,避免水分混合进入,影响后期的酸糖口味配比。 

将沥干后的植物原料放入挤压机中挤压或者放入搅拌机中破碎或者放入碾碎机中切割,所述碾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随着切割及碾压进程的不断推进,切割及碾压速度的不断加快,蕨类植物叶片整体破碎,直至切割挤压产生蕨类植物汁,;  

为了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植物原料,提高出汁率,将切割破碎的植物原料颗粒残渣再次用重力挤压的方式挤压取汁,增加植物原料基础的出汁率,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饮料的生产成本,获得较大程度的经济效益。

将步骤5后所得的蕨类植物汁常温下自然静置10~12小时后,并在第4小时以后,加入防腐剂,因为长时间的静置,蕨类植物汁容易发酵变质,因而需要添加适当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为苯甲酸及其钠盐或者山梨酸。 

接下来利用板框,将澄清后的蕨类植物汁从板框上方过滤,去除汁水中的植物残渣和小颗粒叶片。然后再利用超滤法二次过滤,得出更加清澈的蕨类植物汁。步骤7,8均为过滤步骤,通过二层过滤,能够除去澄清之后蕨类植物汁中的细小悬浮物,去除大部分的胶体硅和大量有机物,蕨类植物汁得到净化,得到澄清透明且稳定的健康蕨类植物汁,口感更佳,外观更加清澈透明,品质更高。 

因为蕨类植物汁本身的口感比较生涩,为了适应大众需求,需要向蕨类植物汁中添加酸糖辅助配料,以抑制植物汁本身的生涩感和青葱味道,提高饮料的口感,所以接下来的步骤是酸糖比例的调配,向经步骤8过滤后得出的蕨类植物汁中投入酸糖配料,调配口味,酸糖比例要控制在13:1~15:1,以防止饮品过甜或过酸,同时蕨类植物汁的原汁量不小于调配后蕨类植物汁总量的20%,这是为了保证植物汁的纯度。 

蕨类植物汁本身就有新鲜植物的青葱味道,直接饮用可能味道比较刺激,不温和。为了减少这种刺激味道,需要在其中添加一定的食品香精,以获得香气充沛的饮品,增加饮用者的青睐程度,提高销售量,所以在调配好口味后还需要进行香精添加的步骤,食物香精的重量在0.03%~0.06%。 

将调配好的蕨类饮料汁放入高压均质机内,蕨类饮料汁在高压下通过均质设备均质,使不同粒子的悬浮液均质化,均质步骤使得蕨类饮料总体可以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饮料汁,便于后期的再加工,同时也增加饮料汁的口感,更加的醇厚,层次更加分明,口感更佳。 

为提高饮料纯度和浓度,下面完成浓缩步骤,利用渗透膜的选择筛分作用,在常温下,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水分透过,而其他组分被截留,从而达到浓缩蕨类饮料的目的,饮料口感更佳顺滑,纯度更高,无杂质,整理品质更高。 

所有的食品都有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杀菌。果蔬汁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酵母菌和霉菌,蕨类植物汁中也是,这两种微生物都不太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除,因而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灭菌,将温度设置在70℃~95℃,持续加热状态,维持15-30秒,即可达到杀菌目的。 

最后待经过上述所有步骤后冷却下来的蕨类饮料直接装瓶储存即可,整个蕨类饮料的生产工艺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蕨类植物为蕨菜,更优的选择是蕨菜的嫩叶部分,因为蕨菜的嫩叶部分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和矿物,叶片粗厚,更加适合加工成饮料。

另外一方面,在步骤2中的流动池冲洗过滤时,流动池的流水速率为1.5米/秒。这个流水速率也是经过试验特别设定的,因为植物叶片的重量较轻盈,若清水流动速度设置过快,容易冲走植物叶片,叶片得不到充分的过滤,过滤不彻底,残留盐分过多,容易影响饮料成品口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考虑到蕨类植物汁的PH值以及各种防腐剂的性质,山梨酸是最为优质的选择。山梨酸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并且毒性仅为苯甲酸的1/4,是较为理想的酸性溶液防腐剂,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动向来看,也有逐步取代泵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所述山梨酸的含量不超过0.4克/公斤。

为保证口感,在众多的酸糖调味品中,建议向蕨类植物汁添加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纯度高,效果好,味道佳。经步骤8过滤后得出的蕨类植物汁原汁量占调配后蕨类饮料总量的3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2在密封无氧条件下完成,反渗透浓缩步骤特别设置条件为常温、密封和无氧情况下,可最大程度的完成浓缩,避免蕨类饮料的品质发生变化,最小程度的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而步骤14装瓶中的待用瓶为易拉罐或者玻璃罐,更加适合蕨类饮料的存储环境,最优选择是透明玻璃罐,这样便于选用者从透明玻璃罐外面看到蕨类饮料的颜色,感觉更加的新鲜,更加的健康,增进人们的购买欲望,销售量更高,市场前景更好。

  

须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举例的说明并非限制本创作之应用,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述。

  

本文标签: 蕨类生产工艺饮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