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烧豆浆机,包括杯体和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和其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炉通过蒸汽管路与杯体连通,所述锅炉上插接有用于检测锅炉内水位和温度的锅炉感温棒,锅炉底部设有防锅炉干烧的温控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锅炉干烧,使用安全。
1.一种防干烧豆浆机,包括杯体和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和其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炉通过蒸汽管路与杯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上插接有用于检测锅炉内水位和温度的锅炉感温棒,锅炉底部设有防锅炉干烧的温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锅炉顶部设有锅炉嘴和锅炉出气管,所述锅炉嘴上设有锅炉盖,所述锅炉出气管与蒸汽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出气管伸入至锅炉内部,所述锅炉出气管底端低于锅炉感温棒底端,锅炉出气管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感温棒底端低于所述锅炉出气管底端,锅炉感温棒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盖与锅炉嘴通过卡扣结构紧密配合连接,锅炉盖与锅炉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锅炉感温棒与锅炉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盖内设有浮子和泄压阀,锅炉盖上设有分别与浮子和泄压阀位置对应的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外桶和不锈钢内桶,不锈钢内桶内部底部设有一桶底感温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路通过一靠蒸汽压力开启的输入阀与杯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烧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电热管加热;二、电磁加热;三、蒸汽加热。前两种加热方式的原理均是通过加热元件直接或间接通过金属将热量传递给浆液,达到加热的目的。而蒸汽加热的原理是先通过发热元件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使得液体沸腾产生高温蒸汽,通过蒸汽与浆液接触以达到加热的目的。前两种加热方式普遍存在加热不均、容易导致物料局部过热而变质等问题,尤其对于直接将电热管置于浆液中的结构,尤其存在上述缺陷。而且由于加热管上残留很多物料,导致豆浆机的清洗十分麻烦。相比之下,蒸汽加热的方式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成为目前市场上豆浆机最佳的加热方式。
现有的蒸汽加热豆浆机,一般是通过设定加热时间来控制加热过程的起止。这种结构的豆浆机,无法自动防止蒸汽发生装置干烧,而仅能依靠使用者的主观判断加尽量多的水至蒸汽发生装置内,这样一来又容易造成蒸汽发生装置内水的残留。而使用者如果因为疏忽大意不及时更换水,多次沸腾的残留水容易变质从而污染浆料。而且容易产生水垢沉积于蒸汽发生装置内,难于清洗,水垢的沉积容易造成蒸汽发生装置导热受影响,缩短了蒸汽发生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水垢还容易造成蒸汽管路的堵塞。而且如果因为使用者疏忽,水量没有加足,极易造成蒸汽发生器干烧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能防止锅炉干烧的豆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干烧豆浆机,包括杯体和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和其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锅炉通过蒸汽管路与杯体连通,所述锅炉上插接有用于检测锅炉内水位和温度的锅炉感温棒,锅炉底部设有防锅炉干烧的温控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器的设置,当锅炉内水烧干,锅炉感温棒检测到锅炉温度达到135度以上,温控器就会将加热装置断电,停止加热过程,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锅炉干烧,同时实现了自动制浆过程。而且由于每次都会将锅炉内的水烧干后自动断电,所以不会出现锅炉内水长期残留而出现水垢过多而堵塞管路的情况,使用安全。另外,锅炉感温棒保证锅炉内加入的最低水位,水一定要加至锅炉感温棒底端的位置,否则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这是煮熟豆浆的最低水位要求,以防止加入水量过少,导致豆浆无法充分煮熟,影响口感和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
锅炉顶部设有锅炉嘴和锅炉出气管,所述锅炉嘴上设有锅炉盖,所述锅炉出气管与蒸汽管路连通。打开锅炉盖即可对锅炉进行加水操作,十分方便。进一步的,所述锅炉盖与锅炉嘴通过卡扣结构紧密配合连接,有效避免锅炉盖由于蒸汽的作用与锅炉脱离。锅炉盖与锅炉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实现锅炉的良好密封,蒸汽不会外泄而出现危险。
为了锅炉的良好密封,在锅炉感温棒与锅炉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锅炉感温棒和锅炉出气管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预加热方式,所述锅炉出气管伸入至锅炉内部,所述锅炉出气管底端低于锅炉感温棒底端,锅炉出气管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锅炉内的水量至少在锅炉感温棒底端位置处。在这样的水量下,锅炉出气管底端在水面之下,只有当锅炉内的水量减少至到达锅炉出气管底端处及以下时,才能够产生蒸汽从锅炉出气管输出,即这种设置方式下,锅炉存在一个预加热过程。而产生蒸汽所对应的剩余水量的体积,即锅炉出气管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在这个水量条件下,才能够保证浆液充分煮熟,同时又避免浆液沸腾太久。
第二种是直接出蒸汽过程,所述锅炉感温棒底端低于所述锅炉出气管底端,锅炉感温棒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当消费者加水至锅炉感温棒底端位置时,报警提醒解除,即提醒水量已加够,此时,锅炉出气管底端位于水面下方,此时只要加热锅炉,即会产生蒸汽,蒸汽即会从锅炉输出。因为这种方式下,就没有上述的预加热过程,而是直接输出蒸汽。本设置方式中,锅炉感温棒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也是为了第一种设置方式的目的:保证浆液充分煮熟,同时又避免浆液沸腾太久。
所述锅炉盖内设有浮子和泄压阀,锅炉盖上设有分别与浮子和泄压阀位置对应的排气孔。当锅炉内压力大于0.14MPa时,会顶开泄压阀堵头,通过锅炉盖上的排气孔,使锅炉和大气连通。当锅炉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即锅炉内压力大于浮子重力和大气压力之和时),会使浮子向上移动,通过浮子密封圈,形成密闭空间,以确保锅炉内的密封,及时将产生的蒸汽通入杯体内,对杯体进行加热;反之,当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即大气压力和浮子自身重力之和大于锅炉内压力时),浮子会因自身的重力而下降,通过浮子和锅炉盖上的排气孔,使锅炉和大气连通,防止倒吸。浮子和泄压阀的设置有效的确保了锅炉的使用安全,不会出现倒吸及锅炉压力过大的情况。
所述杯体包括外桶和不锈钢内桶,不锈钢内桶内部底部设有一桶底感温棒。用于实时检测桶内的浆液温度。
所述蒸汽管路通过一靠蒸汽压力开启的输入阀与杯体连通。输入阀可以是电磁阀或者机械阀等,只要能够实现在一定的蒸汽压力范围内才能开启、而杯体内浆液的压力不足以使其开启的功能即可。这样可以保证蒸汽可以进入杯体内,而杯体内的浆液不会通过输入阀进入蒸汽输入管内,因此保证蒸汽仅能从锅炉流向杯体,而不会出现浆料倒吸的情况。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器的设置,当锅炉内水烧干,锅炉感温棒检测到锅炉温度达到135度以上,温控器就会将加热装置断电,停止加热过程,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锅炉干烧,同时实现了自动制浆过程。而且由于每次都会将锅炉内的水烧干后自动断电,所以不会出现锅炉内水长期残留而出现水垢过多而堵塞管路的情况,使用安全。而且另外设计了浮子、泄压阀等安全结构,有效了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炉立体结构图;
图3为锅炉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锅炉盖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干烧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杯体1和蒸汽发生装置。杯体包括外桶和不锈钢内桶,不锈钢内桶内部底部设有一桶底感温棒6。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3和其底部的发热管4,置于一与杯体连接的底座2内,锅炉3通过蒸汽管路与杯体1连通,而蒸汽管路1通过一靠蒸汽压力开启的输入阀5与杯体1连通。
锅炉的具体结构如图2-4所示,锅炉3上插接有用于检测锅炉内水位和温度的锅炉感温棒34,锅炉感温棒与锅炉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锅炉3底部设有防锅炉干烧的温控器38。锅炉3顶部设有锅炉嘴31和锅炉出气管32,锅炉出气管32与蒸汽管路连通。锅炉嘴31上设有锅炉盖33,锅炉盖33与锅炉嘴31通过卡扣结构紧密配合连接,锅炉盖33与锅炉嘴3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锅炉出气管32伸入至锅炉内部,锅炉出气管32底端低于锅炉感温棒34底端,锅炉出气管32底端所在水平面至锅炉底面的容积为250~350ml。
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的使用安全,如图5所示,在锅炉盖33内设有浮子35和泄压阀36,锅炉盖33上设有分别与浮子35和泄压阀36位置对应的排气孔37。当锅炉内压力大于0.14MPa时,会顶开泄压阀36堵头,通过锅炉盖33上的排气孔,使锅炉和大气连通。当锅炉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即锅炉内压力大于浮子重力和大气压力之和时),会使浮子向上移动,通过浮子密封圈,形成密闭空间,以确保锅炉内的密封,及时将产生的蒸汽通入杯体内,对杯体进行加热;反之,当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即大气压力和浮子自身重力之和大于锅炉内压力时),浮子35会因自身的重力而下降,通过浮子和锅炉盖33上的排气孔,使锅炉3和大气连通,防止倒吸。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防干烧豆浆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099678a51813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