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加热豆浆机,包括杯体、底座、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粉碎装置和用于驱动粉碎装置的电机,粉碎装置连接于杯体底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机设于底座内,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和其底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可拆卸的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粉碎装置通过离合器与电机轴连接;所述杯体上设有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入管通过输入阀与杯体连通,所述锅炉上连通有输出单向阀,蒸汽输入管与输出单向阀接触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杯体和底座为可拆卸结构,易于清洗且使用安全。

1.一种蒸汽加热豆浆机,包括杯体、底座、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粉碎装置和用于驱动粉碎装置的电机,粉碎装置连接于杯体底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机设于底座内,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和其底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可拆卸的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粉碎装置通过离合器与电机轴连接;所述杯体上设有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入管通过一靠蒸汽压力开启的输入阀与杯体连通,所述锅炉上连通有输出单向阀,蒸汽输入管与输出单向阀接触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入管与输出单向阀连接处设有用于开启输出单向阀的插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锅炉顶部设有锅炉嘴和锅炉出气口,所述锅炉嘴上设有锅炉盖,所述锅炉出气口通过蒸汽输出管与输出单向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盖与锅炉嘴通过卡扣结构紧密配合连接,锅炉盖与锅炉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外桶和不锈钢内桶,所述外桶底部设有一圈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与锅炉盖之间设有防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设于锅炉盖上的凸块以及设于外延部内侧壁形状与凸块匹配的凹槽,在锅炉盖旋紧时,所述凸块位置与凹槽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盖内设有浮子和泄压阀,锅炉盖上设有分别与浮子和泄压阀位置对应的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盖与底座之间通过一连接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上还插接有锅炉感温棒,所述锅炉感温棒与锅炉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连接于粉碎装置上的上离合器和连接于电机轴上的下离合器,所述上离合和下离合器其中一个由尼龙材料制成,另一个由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加热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电热管加热;二、电磁加热;三、蒸汽加热。前两种加热方式的原理均是通过加热元件直接或间接通过金属将热量传递给浆液,达到加热的目的。而蒸汽加热的原理是先通过发热元件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使得液体沸腾产生高温蒸汽,通过蒸汽与浆液接触以达到加热的目的。前两种加热方式普遍存在加热不均、容易导致物料局部过热而变质等问题,尤其对于直接将电热管置于浆液中的结构,尤其存在上述缺陷。而且由于加热管上残留很多物料,导致豆浆机的清洗十分麻烦。相比之下,蒸汽加热的方式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成为目前市场上豆浆机最佳的加热方式。

现有的蒸汽加热豆浆机,多是连体结构,即杯体与底座之间为不可拆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1806534U中公布了一种蒸汽加热的豆浆机,其蒸汽容器安装于底壳内,蒸汽容器顶部开设有带单向阀的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与豆浆机的杯体连通。这样的结构导致豆浆机的清洗十分不方便,清洗过程容易导致电路系统浸水而影响豆浆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清洗且使用安全的蒸汽加热豆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汽加热豆浆机,包括杯体、底座、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粉碎装置和用于驱动粉碎装置的电机,粉碎装置连接于杯体底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机设于底座内,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和其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杯体可拆卸的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粉碎装置通过离合器与电机轴连接;所述杯体上设有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入管通过一靠蒸汽压力开启的输入阀与杯体连通,所述锅炉上连通有输出单向阀,蒸汽输入管与输出单向阀接触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杯体与底座做成可拆卸结构,将所有的电路及电路元器件均设置在底座内,杯体中没有任何电路及电路元器件,这样的结构大大方便了对杯体的清洗。制浆完成后,只需将杯体从底座上取下清洗即可,而且因清洗过程不会触碰到任何电路元件,大大提高了豆浆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输入阀可以是电磁阀或者机械阀等,只要能够实现在一定的蒸汽压力范围内才能开启,而杯体内浆液的压力不足以使其开启的功能即可,这样可以保证蒸汽可以进入杯体内,而杯体内的浆液不会通过输入阀进入蒸汽输入管内,因此,输出单向阀和输入阀的设置保证蒸汽仅能从锅炉流向杯体,而不会出现倒吸的状况。而且由于蒸汽管道与输出单向阀为接触导通,即当杯体正确置于底座上时,输出单向阀才能顺利传输蒸汽,而当拿起杯体时,输出单向阀即停止传输蒸汽,从而防止了由于使用者误操作导致的蒸汽喷出事故,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所述蒸汽输入管与输出单向阀连接处设有用于开启输出单向阀的插入端,只有当插入端插入输出单向阀时,该输出单向阀才会开启,实现蒸汽的导通。

锅炉顶部设有锅炉嘴和锅炉出气口,锅炉嘴用于加入产生蒸汽所需的水,所述锅炉嘴上设有锅炉盖,锅炉盖可以轻松拆卸,方便加水和对锅炉的清洗操作。所述锅炉出气口通过蒸汽输出管与输出单向阀连通。

所述锅炉盖与锅炉嘴通过卡扣结构紧密配合连接,有效避免锅炉盖由于蒸汽的作用与锅炉脱离。锅炉盖与锅炉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实现锅炉的良好密封,蒸汽不会外泄而出现危险。

所述杯体包括外桶和不锈钢内桶,所述外桶底部设有一圈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与锅炉盖之间设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设于锅炉盖上的凸块以及设于外延部内侧壁形状与凸块匹配的凹槽,在锅炉盖旋紧时,所述凸块位置与凹槽对应。该防呆结构作用是,只有在锅炉盖旋紧时,杯体和底座之间才能装配成功;否则,锅炉盖会与外延部干涉,导致豆浆机无法装配使用。该防呆结构能够防止由于锅炉盖没盖好导致的蒸汽外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锅炉盖与底座之间通过一连接绳连接。提醒使用者加水后盖上锅炉盖。

所述锅炉盖内设有浮子和泄压阀,锅炉盖上设有分别与浮子和泄压阀位置对应的排气孔。当锅炉内压力大于0.14MPa时,会顶开泄压阀堵头,通过锅炉盖上的排气孔,使锅炉和大气连通。当锅炉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即锅炉内压力大于浮子重力和大气压力之和时),会使浮子向上移动,通过浮子密封圈,形成密闭空间,以确保锅炉内的密封,及时将产生的蒸汽通入杯体内,对杯体进行加热;反之,当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即大气压力和浮子自身重力之和大于锅炉内压力时),浮子会因自身的重力而下降,通过浮子和锅炉盖上的排气孔,使锅炉和大气连通,防止倒吸。浮子和泄压阀的设置有效的确保了锅炉的使用安全,不会出现倒吸及锅炉压力过大的情况。

所述锅炉上还插接有锅炉感温棒,用于测量锅炉内的水位高度和温度。如果锅炉内所加水位没有达到锅炉感温棒底端,则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此来保证锅炉内有足够多的水可以煮熟浆料。锅炉感温棒采用插接的方式装配于锅炉上,方便拆装。为了锅炉的良好密封,在锅炉感温棒与锅炉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离合器包括连接于粉碎装置上的上离合器和连接于电机轴上的下离合器,所述上离合和下离合器其中一个由尼龙材料制成,另一个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和尼龙材料其中一个硬度较大,一个硬度小但弹性较好,这样的组合方式,既能有效传动,同时良好的弹性能够有效防震,减少制浆过程的噪声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杯体和底座结构,杯体部分没有任何电路和电路元器件,大大方便了杯体的清洗,同时清洗过程不会触碰电路元器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输出单向阀实现蒸汽传输,只有当杯体与底座正常装配时,才能够使得输出单向阀导通进而实现正常的蒸汽传输,而当杯体与底座分离时,则输出单向阀关闭,防止由于使用者误操作导致的蒸汽喷出,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豆浆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立体图;

图5为锅炉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盖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锅炉盖未装配到位状态图;

图9为锅炉盖装配到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杯体1、底座2、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粉碎装置和用于驱动粉碎装置的电机6,杯体1可拆卸的连接于底座2上,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机6设于底座2内。杯体1包括外桶11和不锈钢内桶12。

粉碎装置包括刀具51和刀轴52,连接于不锈钢内桶12底部,刀轴52穿过杯体底部,通过离合器与电机轴连接。所述离合器包括连接于粉碎装置上的上离合器81和连接于电机轴上的下离合器82,所述上离合器81和下离合器82分别由橡胶材料和尼龙材料制成。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3和其底部的加热管4,所述杯体1上设有蒸汽输入管72,如图3放大图所示,蒸汽输入管72通过一靠蒸汽压力开启的输入阀71与杯体1连通,所述锅炉3上连通有输出单向阀73,蒸汽输入管72与输出单向阀73接触连通。所述输入阀71的压力开启范围是0.01-0.09Mpa,而该压力范围只有蒸汽的压力才足以将其打开,反过来,杯体内的浆液压力通常不足以打开输入阀71,避免了浆液的倒吸。由图3可以看出,蒸汽输入管72与输出单向阀连接处设有插入端721,用于开启输出单向阀73,所述插入端721做成楔形,以便于产生一个引导作用易于其插入到输出单向阀73。只有当该插入端721插入输出单向阀73时,该输出单向阀73才会开启,实现蒸汽的导通。防止由于使用者误操作导致蒸汽喷出而造成的伤害。

锅炉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锅炉3顶部设有锅炉嘴31和锅炉出气口32,锅炉嘴31用于加水。锅炉嘴31上设有锅炉盖33,所述锅炉盖与锅炉嘴通过卡扣结构紧密配合连接,如图5中剖视图和图6放大图所示,有效避免锅炉盖33由于蒸汽的作用与锅炉3脱离。而且锅炉盖33可以轻松拆卸,方便加水和对锅炉3的清洗操作。锅炉盖与锅炉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锅炉出气口32通过蒸汽输出管(图中未示出)与输出单向阀73连通。锅炉3上还插接有锅炉感温棒34,用于测量锅炉3内的水位高度和水温。在锅炉感温棒与锅炉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锅炉盖33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锅炉盖33内设有浮子35和泄压阀36,锅炉盖33上设有分别与浮子35和泄压阀位置对应的排气孔37。当锅炉内压力大于0.14MPa时,会顶开泄压阀堵头,通过锅炉盖33上的排气孔37,使锅炉和大气连通。当锅炉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即锅炉内压力大于浮子重力和大气压力之和时),会使浮子35向上移动,通过浮子35密封圈,形成密闭空间,以确保锅炉内的密封,及时将产生的蒸汽通入杯体内,对杯体进行加热;反之,当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即大气压力和浮子35自身重力之和大于锅炉内压力时,浮子35会因自身的重力而下降,通过浮子35和锅炉盖33上的排气孔37,使锅炉3和大气连通,防止倒吸。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杯体1和底座2之间还设有防呆结构,在杯体的外桶11底部设有一圈外延部111,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设于锅炉盖33上的凸块以及设于外延部111内侧壁形状与凸块匹配的凹槽112,在锅炉盖33旋紧时,所述凸块位置与凹槽112对应,该凸块是从锅炉盖33所在平面延伸出并与锅炉盖一体成型,如图8和9所示。制作时,仅需要将锅炉盖33顶部加工成包含所述凸块的形状即可,而无需额外增加部件,加工方便。该锅炉盖33的防呆结构,巧妙的设计了锅炉盖33和与之匹配的凹槽的形状,当锅炉盖33没旋到位时,如图8中所示,锅炉盖33会与外桶11底部干涉,导致豆浆机无法装配使用。只有当锅炉盖33旋转到位时,如图9所示,才能够保证杯体1与底座2成功装配,实现各电路和气路系统的良好接触,豆浆机正常工作。该防呆结构能够防止由于锅炉盖33没盖好导致的蒸汽外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防呆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例如还可以是在锅炉盖顶部设置一纵向的凸起,而在锅炉盖旋紧位置时,该凸起对应的外延部的位置上设有相应形状的孔供锅炉盖上的凸起插入。

所述锅炉盖33与底座之间通过一连接绳(图中未示出)连接,提醒使用者加水后盖上锅炉盖33。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还可以设置通过置于杯体上的顶盖触发的保护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保护开关包括设于杯体一侧的安全杆和设于底座内对应安全杆下端位置的触动组件,所述触动组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触动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杆、套于微动开关杆上的弹簧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杆的下端顶压微动开关的触点。顶盖没盖或者没有盖好时,自动断电;只有当顶盖旋到位时,才会触动安全杆,进而触动微动开关杆,使电路导通。

本文标签: 蒸汽豆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