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及其豆浆机。该研磨粉碎机构,包括电机、动磨头及静磨头,该电机带动动磨头旋转,该动磨头套设于静磨头内,所述动磨头依次交替设有至少一组咬合齿及咬合槽,该静磨头对应的依次交替设有咬合齿及咬合槽,该动磨头咬合槽对应配合该静磨头的咬合齿,该动磨头的咬合齿对应配合该静磨头的咬合槽。该豆浆机包括该研磨粉碎机构。相对现有技术而言齿槽被横向截断,卡在上一组齿槽内的大颗粒豆料必须沿轴向经过下一组咬合齿的研磨,豆料依次经过多组齿槽研磨,并且在轴向及径向均得到研磨剪切,延长了豆料的流动路径,增大了粉碎面积,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

1.一种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包括电机、动磨头及静磨头,该电机带动动磨头旋转,该动磨头套设于静磨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头依次交替设有至少一组咬合齿及咬合槽,该静磨头对应的依次交替设有咬合槽及咬合齿,该动磨头咬合槽对应配合该静磨头的咬合齿,该动磨头的咬合齿对应配合该静磨头的咬合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齿的侧面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刀齿,刀齿与刀齿之间为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的深度大于其相邻咬合槽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头的刀齿的齿顶与静磨头对应的咬合槽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头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腰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6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头的咬合齿的齿高沿轴向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磨头的咬合齿与动磨头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头上还设有粗粉碎部,该粗粉碎部对应静磨头的咬合齿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槽及刀齿沿动磨头轴向的截面呈梯形。 10.一种豆浆机,包括机体及电控机构,该电控机构安装在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该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与电控机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构及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研磨粉碎机构及其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研磨豆浆机包括动磨头、静磨头及电机,电机带动动磨头转动,该动磨头上设有动研磨齿及齿槽,该静磨头上设有静研磨齿及齿槽,动磨头套设于静磨头内,豆料经动磨头及静磨头之间的间隙进行粉碎。然而,许多大颗粒的豆料卡在齿槽内直接顺着齿槽排出,从而无法参与较好的粉碎,降低了粉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粉碎效果较好的研磨粉碎机构。

也有必要提供一种粉碎效果较好的研磨粉碎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包括电机、动磨头及静磨头,该电机带动动磨头旋转,该动磨头套设于静磨头内,所述动磨头依次交替设有至少一组咬合齿及咬合槽,该静磨头对应的依次交替设有咬合齿及咬合槽,该动磨头咬合槽对应配合该静磨头的咬合齿,该动磨头的咬合齿对应配合该静磨头的咬合槽。

所述咬合齿的侧面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刀齿,刀齿与刀齿之间为齿槽。

所述齿槽的深度大于其相邻咬合槽的深度。

所述动磨头的刀齿的齿顶与静磨头对应的咬合槽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减小。

所述动磨头纵截面呈等腰梯形。

所述等腰梯形腰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60°。

所述动磨头的咬合齿齿高沿轴向逐渐增大。

所述静磨头的咬合齿与动磨头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所述动磨头上还设有粗粉碎部,该粗粉碎部对应静磨头的咬合齿设置。

所述咬合槽及刀齿沿动磨头轴向的截面呈梯形。

一种豆浆机,包括机体及电控机构,该电控机构安装在机体上,所述豆浆机还包括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该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与电控机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动、静磨头上设置多组咬合槽及咬合齿,并且动、静磨头上的咬合槽及咬合齿相互交错配合,相对现有技术而言齿槽被咬合槽横向截断,卡在上一组齿槽内的大颗粒豆料必须沿轴向经过下一组咬合齿的研磨,豆料依次经过多组咬合齿研磨,并且在轴向及径向均得到研磨剪切,延长了豆料的流动路径,增大了粉碎面积,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

所述纵向齿槽的深度大于其相邻的横向咬合槽的深度,从而使咬合槽形成齿状,增强其研磨效应,提高粉碎效率。

所述动磨头的刀齿的齿顶与静磨头对应的咬合槽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减小,豆料在从上到下流经时,实现从粗到细逐渐粉碎的过程。

所述动磨头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使得动磨头上每组刀齿都相同就可以实现动磨头的刀齿的齿顶与静磨头对应的咬合槽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刀齿加工更加方便。

所述动磨头的咬合齿齿高沿轴向逐渐增大,同样能够实现动磨头的刀齿的齿顶与静磨头对应的咬合槽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减小。

所述动磨头上还设有粗粉碎部,该粗粉碎部对应静磨头的一组咬合齿设置,从而使得物料进行一次粗粉碎,该粗粉碎部对应刀齿设置从而提高粗粉碎的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述动磨头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述动磨头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静磨头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所述静磨头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0、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11、电机;12、动磨头;121、咬合槽;122、咬合齿;1221、刀齿;123、齿槽;124、粗粉碎部;13、静磨头;131、咬合槽;132、咬合齿;1321、刀齿;133、齿槽;20、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21、动磨头;211、咬合齿;30、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31、动磨头;311、咬合槽;312、咬合齿;32、静磨头;321、咬合槽;322、咬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豆浆机用研磨粉碎机构10包括电机11、动磨头12及静磨头13。该电机11带动动磨头12旋转。该动磨头12套设于静磨头13内。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动磨头12依次交替设有至少一组咬合槽121及咬合齿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咬合槽121为两组,咬合齿122为三组,每组咬合齿122的外周圆的直径均相同。同一组中的咬合齿122由刀齿1221呈环形阵列分布,且刀齿1221与刀齿1221之间为齿槽123。所述动磨头12上还设有粗粉碎部124。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所述,静磨头13沿依次交替设有至少一组咬合槽131及咬合齿132,在本实施方式中,咬合槽131为三组,咬合齿132为三组,每组咬合齿132的外周圆的直径均相同。同一组中的咬合齿132由刀齿1321呈环形阵列分布,且刀齿1321与刀齿1321之间为齿槽133。其中有一组咬合齿132对应动磨头12的粗粉碎部124设置。

所述动磨头12上咬合齿122对应静磨头13上的咬合槽131,所述静磨头13上的咬合齿132对应动磨头12上咬合槽121,该动磨头12及静磨头13上的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相互交错配合。

研磨时,物料经粗粉碎部124及静磨头13上的咬合齿132之间的间隙进行一次初步粉碎,经初步粉碎后的物料沿轴向进入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进行轴向上粉碎,然后进入下一组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进行粉碎,期间物料在径向上也有粉碎作用,依次经过多组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从而完成粉碎过程。

通过在动、静磨头上设置多组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并且动、静磨头上的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相互交错配合,相对现有技术而言齿槽(123、133)被横向截断,卡在上一组齿槽(123、133)内的大颗粒豆料必须沿轴向及径向经过下一组咬合齿(122、132)及咬合槽(121、131)的研磨,豆料依次经过多组刀齿研磨,并且在轴向及径向均得到研磨剪切,延长了豆料的流动路径,增大了粉碎面积,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

所述研磨粉碎机构应用于家用豆浆机,该家用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控制装置及研磨粉碎机构,该研磨粉碎机构安装在机头上并伸入杯体中,该研磨粉碎机构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该机头扣置在杯体上。

当然,该家用豆浆机也可以是电机下置式豆浆机,包括机座、杯体、控制装置及研磨粉碎机构,该研磨粉碎机构安装在机座上并伸入杯体中,该研磨粉碎机构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该杯体扣置在杯体上。

所述研磨粉碎机构也可以应用于商用豆浆机,该商用豆浆机包括机座、粉碎组件、煮浆组件、控制装置及水箱,该水箱、粉碎组件、煮浆组件及控制装置安装在机座上,该研磨粉碎机构为粉碎组件的一部分,该研磨粉碎机构及煮浆组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可以理解,所述动磨头上每组刀齿的外周圆的直径沿轴向依次变大,从而使得动磨头的刀齿与静磨头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变小,从而使得物料逐渐被挤压实现从粗到细逐渐粉碎的过程,提高粉碎效率。

可以理解,所述齿槽的深度大于其相邻咬合槽的深度,从而使咬合槽形成齿状,增强器研磨效应,提高粉碎效率。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研磨粉碎豆浆机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该研磨粉碎豆浆机20与研磨粉碎豆浆机10的区别在于:所述动磨头21纵截面呈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腰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60°,该动磨头21上咬合齿211的外周圆的直径沿轴向逐渐变大。

所述动磨头21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使得动磨头21上每组咬合齿211都相同就可以实现动磨头21的咬合齿211的齿顶与静磨头13对应的咬合槽131之间的间隙沿轴向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物料逐渐被挤压实现从粗到细逐渐粉碎的过程,提高粉碎效率。同时咬合齿211相同使得刀齿加工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所述静磨头上的刀齿至动磨头上的咬合槽沿轴向逐渐变小。

可以理解,所述齿槽的深度大于其相邻咬合槽的深度,从而使咬合槽形成齿状,增强器研磨效应,提高粉碎效率。

可以理解,所述静磨头对应动磨头设置,其纵截面也是呈等腰梯形。

实施方式三: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研磨粉碎豆浆机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该研磨粉碎豆浆机30与研磨粉碎豆浆机10的区别在于:所述动磨头31上的咬合槽311及咬合齿312沿动磨头31轴向的截面呈梯形,对应的所述静磨头32上的咬合槽321及咬合齿322沿静磨头32轴向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咬合齿(312、322)及咬合槽(311、321)沿轴向的截面呈梯形,使得豆浆沿轴向的阻力减小,而且不易积存豆渣,使得清洗更加方便。

本文标签: 豆浆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