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包括机架、前后喷射机构、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和输送传动机构;所述前后喷射机构由进框喷头套和喷头机构组成;述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包括菌瓶固定机构、开合盖机构和下部凸轮机构;所述输送传动机构由输送电机、链条和输送辊筒组成;食用菌自动液体接种装置使用动作顺畅、接种喷量均匀、基本无污染事故发生,接种效率高,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可为食用菌企业的技术转型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一种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前后喷射机构、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和输送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由左主体框架(11)、右主体框架(12)、前机器支撑腿部(13)和后机器支撑腿部(14)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左主体框架(11)、右主体框架(1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上部框架(15)、右上部框架(16);所述前后喷射机构由进框喷头套(21)和喷头机构(22)组成,两个所述进框喷头套(21)对称安装在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二者的前、后部位,所述进框喷头套(21)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喷头机构(22)安装在进框喷头套(21)上;所述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包括菌瓶固定机构、开合盖机构和下部凸轮机构(3),所述下部凸轮机构(3)安装在左主体框架(11)和右主体框架(12)之间,所述菌瓶固定机构由下框架(41)、压瓶凸轮连杆(42)、第一直线导杆(43)、第一直线轴承(44)和压瓶装置(45)组成,所述压瓶凸轮连杆(42)上部安装在下框架(41)的框体上,所述压瓶凸轮连杆(42)与下部凸轮机构(3)的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轴承(44)固定设置在下框架(41)的顶部,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2)穿过第一直线轴承(44),并且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3)的下端与下框架(41)之间通过缓冲装置(46)相连接,所述压瓶装置(45)设置下框架(41)底部;所述开合盖机构由上框架(51)、第二直线轴承(52)、开合盖装置(53)、第二直线导杆(54)、承载板(55)和开合盖凸轮连接杆(56),所述上框架(51)与承载板(55)之间通过第二直线轴承(52)相连接,所述上框架(5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的顶部,所述开合盖装置(53)固定安装在承载板(55)的下部,所述开合盖凸轮连接杆(56)的上端与承载板(55)转动连接,所述开合盖凸轮连接杆(56)的下端与下部凸轮机构(3)的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杆(54)上端固定安装在承载板(55)上,第二直线导杆(54)的下端穿过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二者的顶部,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3)的顶部伸入安装到第二直线轴承(52)内;所述输送传动机构由输送电机、链条和输送辊筒组成,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左主体框架(11)和右主体框架(12)二者的内壁上,所述输送辊筒安装在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二者的内壁上,所述输送辊筒与输送电机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下部凸轮机构(3)安装在左主体框架(11)和右主体框架(12)二者的内壁上,并且所述下部凸轮机构(3)与输送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3)设置有四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机构(22)喷射产生的不小于85%的雾化水滴的直径小于4um,所述喷头机构(22)的喷射角度小于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装置还包括接种工位缺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是食用菌制种技术上的一次创新革命。其具有制种时间短,接种效率高、定植封面快、发菌周期短、菌龄较一致以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并为高效自动化作业提供了便捷条件。但自动化的液体接种技术目前国内尚未成功开发和应用。

传统食用菌品种,长期以来一直沿袭落后的手工作业、靠天吃饭的旧有方式。自动化液体接种机如能成功投入生产使用,将是国内广大食用菌从业者的福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接种效率,节省人工劳动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包括机架、前后喷射机构、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和输送传动机构;

所述机架由左主体框架、右主体框架、前机器支撑腿部和后机器支撑腿部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左主体框架、右主体框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上部框架、右上部框架;

所述前后喷射机构由进框喷头套和喷头机构组成,两个所述进框喷头套对称安装在左上部框架和右上部框架二者的前、后部位,所述进框喷头套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喷头机构安装在进框喷头套上;

所述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包括菌瓶固定机构、开合盖机构和下部凸轮机构,所述下部凸轮机构安装在左主体框架和右主体框架之间,所述菌瓶固定机构由下框架、压瓶凸轮连杆、第一直线导杆、第一直线轴承和压瓶装置组成,所述压瓶凸轮连杆上部安装在下框架的框体上,所述压瓶凸轮连杆与下部凸轮机构的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固定设置在下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一直线导杆穿过第一直线轴承,并且所述第一直线导杆的下端与下框架之间通过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压瓶装置设置下框架底部;所述开合盖机构由上框架、第二直线轴承、开合盖装置、第二直线导杆、承载板和开合盖凸轮连接杆,所述上框架与承载板之间通过第二直线轴承相连接,所述上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上部框架和右上部框架的顶部,所述开合盖装置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下部,所述开合盖凸轮连接杆的上端与承载板转动连接,所述开合盖凸轮连接杆的下端与下部凸轮机构的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杆上端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第二直线导杆的下端穿过左上部框架和右上部框架二者的顶部,所述第一直线导杆的顶部伸入安装到第二直线轴承内;

所述输送传动机构由输送电机、链条和输送辊筒组成,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左主体框架和右主体框架二者的内壁上,所述输送辊筒安装在左上部框架和右上部框架二者的内壁上,所述输送辊筒与输送电机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下部凸轮机构安装在左主体框架和右主体框架二者的内壁上,并且所述下部凸轮机构与输送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线导杆设置有四根。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机构喷射产生的不小于85%的雾化水滴的直径小于4um,所述喷头机构的喷射角度小于75°。

作为优选,所述接种装置还包括接种工位缺件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食用菌自动液体接种装置使用动作顺畅、接种喷量均匀、基本无污染事故发生,接种效率高,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可为食用菌企业的技术转型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各个机构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各个机构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的装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1、左主体框架;12、右主体框架;13、前机器支撑腿部;14、后机器支撑腿部;15、左上部框架;16、右上部框架;21、进框喷头套;22、喷头结构;3、下部凸轮机构;41、下框架;42、压瓶凸轮连杆;43、第一直线导杆;44、第一直线轴承;45、压瓶装置;46、缓冲装置;51、上框架;52、第二直线轴承;53、开合盖装置;54、第二直线导杆;55、承载板;56、开合盖凸轮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食用菌的自动化液体接种装置,包括机架、前后喷射机构、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和输送传动机构;

所述机架由左主体框架11、右主体框架12、前机器支撑腿部13和后机器支撑腿部14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左主体框架11、右主体框架1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上部框架15、右上部框架16;

所述前后喷射机构由进框喷头套21和喷头机构22组成,两个所述进框喷头套21对称安装在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二者的前、后部位,所述进框喷头套21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喷头机构22安装在进框喷头套21上;喷头机构由大角度雾化喷射头、流量计、同步带压接装置和直线轴承组成。喷射机构的直线轴承与喷头套机构的直线导杆连接,喷射机构的同步带压接装置与喷头套机构的同步带连接,电机转动带动同步带实现喷射机构在直线导杆上的前后移动。

所述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包括菌瓶固定机构、开合盖机构和下部凸轮机构3,所述下部凸轮机构3安装在左主体框架11和右主体框架12之间,所述菌瓶固定机构由下框架41、压瓶凸轮连杆42、第一直线导杆43、第一直线轴承44和压瓶装置45组成,所述压瓶凸轮连杆42上部安装在下框架41的框体上,所述压瓶凸轮连杆42与下部凸轮机构3的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轴承44固定设置在下框架41的顶部,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2穿过第一直线轴承44,并且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3的下端与下框架41之间通过缓冲装置46相连接,所述压瓶装置45设置下框架41底部;所述开合盖机构由上框架51、第二直线轴承52、开合盖装置53、第二直线导杆54、承载板55和开合盖凸轮连接杆56,所述上框架51与承载板55之间通过第二直线轴承52相连接,所述上框架5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的顶部,所述开合盖装置53固定安装在承载板55的下部,所述开合盖凸轮连接杆56的上端与承载板55转动连接,所述开合盖凸轮连接杆56的下端与下部凸轮机构3的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杆54上端固定安装在承载板55上,第二直线导杆54的下端穿过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二者的顶部,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3的顶部伸入安装到第二直线轴承52内;

所述输送传动机构由输送电机、链条和输送辊筒组成,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左主体框架11和右主体框架12二者的内壁上,所述输送辊筒安装在左上部框架15和右上部框架16二者的内壁上,所述输送辊筒与输送电机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下部凸轮机构3安装在左主体框架11和右主体框架12二者的内壁上,并且所述下部凸轮机构3与输送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输送电机正、反转通过链条和输送滚筒的链轮啮合,带动输送滚筒转动,实现菌瓶框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直线导杆43设置有四根。

普通的径管喷淋很难保证接种液达到均匀喷射,本装置采用大角度高压雾化加湿喷射技术,喷射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实等速的往返移动,保证菌瓶能够均匀的接收到喷射的接种液,所述喷头机构22喷射产生的不小于85%的雾化水滴的直径小于4um,所述喷头机构22的喷射角度小于75°。

此外,所述接种装置还包括接种工位缺件检测装置,当接种位出现空位缺件时,检测装置会自动感应停止喷射接种,防止误动作的发生。

其工作方式为:带菌瓶的框进入自动接种装置,经输送传动机构传输到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通过下部凸轮机构3的转动完成对菌瓶的起盖动作,已起盖的菌瓶通过输送传动部反方向传输,到达前喷射工位,前喷射装置在电机驱动下前后移动完成对菌瓶前部均匀的喷射。前部喷射接种后的菌瓶经输送传动部传送到后喷射工位,后喷射装置在电机驱动下前后移动完成对菌瓶后部均匀的喷射。喷射完后的菌瓶经输送传动部传送返回到菌瓶固定开合盖机构,通过下部凸轮机构3的转动完成对菌瓶的固定、合盖的动作。合盖后的菌瓶经输送传动部送出接种机,进入下一工序和循环。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标签: 食用菌液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