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芽孢悬液中加入渗透剂,并调节芽孢悬液的pH;步骤二、向芽孢悬液中加入萌发混合制剂;步骤三、对芽孢悬液进行热激激活处理,热激后冷却,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以诱导芽孢萌发;步骤四、将孵育后的芽孢加热处理,杀灭萌发后的芽孢;以及步骤五、重复步骤三~步骤四。本发明方法应用温和的方式杀灭萌发后的芽孢,能够最大限度保留食品品质和营养,与传统高温灭菌法相比更节能节水,整个过程只需要约5h,且经处理后无芽孢检出,杀灭效果好,比间歇式灭菌法耗时2d‑3d,大大缩短处理时间,更方便快捷。

1.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芽孢悬液中加入渗透剂,并调节所述芽孢悬液的pH为5-8;步骤二、向所述芽孢悬液中加入萌发混合制剂,所述萌发混合制剂可诱导芽孢萌发量至少达到99%以上;步骤三、对所述芽孢悬液进行热激激活处理10min-30min,热激后冷却,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以诱导芽孢萌发;步骤四、将孵育后的所述芽孢加热处理,杀灭萌发后的芽孢;以及步骤五、重复步骤三~步骤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渗透剂的活性成分包括Tween80、磷酸盐和植酸,其在所述芽孢悬液中的最终浓度范围分别是0.5g/kg-10g/kg、按PO计为1g/kg-10g/kg和0.1g/kg-0.2g/k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萌发混合制剂的活性成分包括L-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葡萄糖和果糖,其在所述芽孢悬液中的最终浓度范围分别是10mmol/L-100mmol/L、10mmol/L-50mmol/L、10mmol/L-100mmol/L、10mmol/L-50mmol/L、10mmol/L-50mmol/L和10mmol/L-50m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热激处理的温度是70℃-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孵育条件是温度30℃-60℃,时间10min-6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加热条件是温度80℃-100℃,时间10min-3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重复步骤三~步骤四至少2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杀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芽孢是一类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梭菌属(Clostridium)等微生物在环境胁迫(如低温、干旱和营养缺乏等)下形成的一类微生物休眠体。它对高温、高静压、干燥、辐射、低温、腐蚀性物质等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在极端环境中,芽孢休眠体可以存活数百年甚至几百万年,在食品安全领域,常见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的芽孢可造成食品的腐败和食源性疾病。为了杀灭食品中的芽孢,现代食品工业采用121℃高温灭菌法。这种极端的方式会引起食品色泽、风味、质构及营养成分等质量因素的不良变化。

萌发是一种芽孢自身的生理结构发生变化成为营养体的过程,萌发后芽孢抗逆性消失,通过温和处理即可实现对芽孢的杀灭。然而芽孢萌发存在两类问题,一方面,由于不同种属芽孢萌发受体的差异,现有萌发剂种类无法使所有芽孢萌发;另一方面,萌发剂无法快速通过芽孢多层次结构,芽孢萌发的效率极低。间歇式灭菌法(Tyndallization)就是采用芽孢萌发的理论,利用食品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反复诱导芽孢萌发再进行杀灭,而这种方式极为耗时,一个循环处理长达12h,一般循环3次,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目前这种方式在食品工业上极少使用。为了突破上述瓶颈,采用鸡尾酒式的外源混合萌发制剂,激活不同萌发受体,如GerA受体对应L-Ala,GerK受体对应脯氨酸或蛋氨酸,GerL受体对应丝氨酸或缬氨酸,GerB受体对应D-葡萄糖、D-果糖和钾离子等,快速诱导芽孢萌发。另一方面,为提升萌发效率,加入萌发因子渗透剂,如Tween 80、磷酸盐、植酸等,促进萌发因子向芽孢内膜渗透,萌发剂激活内膜上萌发受体,萌发后的芽孢很容易在温和条件下被杀灭。这种方式既能最大限度保留食品品质和营养,又能破解间歇式灭菌法耗时长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该方法以芽孢萌发后抗逆性丧失为理论依据,通过营养萌发剂分子和渗透剂快速诱导芽孢萌发,再通过温和的方式杀灭萌发后的芽孢。本发明方法最大限度保留食品品质和营养,与传统高温灭菌法相比更节能节水,整个过程只需要约5h,比间歇式灭菌法耗时2d-3d更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芽孢悬液中加入渗透剂,并调节所述芽孢悬液的pH为5-8;

步骤二、向所述芽孢悬液中加入萌发混合制剂,所述萌发混合制剂可诱导芽孢萌发量至少达到99%以上;

步骤三、对所述芽孢悬液进行热激激活处理10min-30min,热激后冷却,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以诱导芽孢萌发;

步骤四、将孵育后的所述芽孢加热处理,杀灭萌发后的芽孢;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步骤四。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渗透剂的活性成分包括Tween 80、磷酸盐和植酸,其在所述芽孢悬液中的最终浓度范围分别是0.5g/kg-10g/kg、按PO43-计为1g/kg-10g/kg和0.1g/kg-0.2g/kg。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萌发混合制剂的活性成分包括L-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葡萄糖和果糖,其在所述芽孢悬液中的最终浓度范围分别是10mmol/L-100mmol/L、10mmol/L-50mmol/L、10mmol/L-100mmol/L、10mmol/L-50mmol/L、10mmol/L-50mmol/L和10mmol/L-50mmol/L。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三中,热激处理的温度是70℃-100℃。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孵育条件是温度30℃-60℃,时间10min-60min。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加热条件是温度80℃-100℃,时间10min-30min。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五中,重复步骤三~步骤四至少2次。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以芽孢萌发后抗逆性丧失为理论依据,通过营养萌发剂分子和渗透剂快速诱导芽孢萌发,再通过温和的方式杀灭萌发后的芽孢;

本发明方法最大限度保留食品品质和营养,与传统高温灭菌法相比更节能节水,整个过程只需要约5h,且经处理后无芽孢检出,杀灭效果好,比间歇式灭菌法耗时2d-3d,大大缩短处理时间,更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所述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温和式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芽孢悬液中加入渗透剂,并调节所述芽孢悬液的pH值为5-8;

步骤二、向所述芽孢悬液中加入萌发混合制剂,所述萌发混合制剂可诱导芽孢萌发量至少达到99%以上;

步骤三、对所述芽孢悬液进行热激激活处理10min-30min,热激后冷却,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以诱导芽孢萌发;

步骤四、将孵育后的所述芽孢加热处理,杀灭萌发后的芽孢;以及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步骤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渗透剂的活性成分包括Tween 80、磷酸盐和植酸,其在所述芽孢悬液中的最终浓度范围分别是0.5g/kg-10g/kg、按PO43-计为1g/kg-10g/kg和0.1g/kg-0.2g/kg。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萌发混合制剂的活性成分包括L-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葡萄糖和果糖,其在所述芽孢悬液中的最终浓度范围分别是10 mmol/L-100mmol/L、10mmol/L-50mmol/L、10mmol/L-100mmol/L、10mmol/L-50mmol/L、10mmol/L-50mmol/L和10mmol/L-50mmol/L。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热激处理的温度是70℃-100℃。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孵育条件是温度30℃-60℃,时间10min-60min。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加热条件是温度80℃-100℃,时间10min-30min。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五中,重复步骤一~步骤四至少2次。

根据上述方法做出如下具体实施例并进行检测:

实施例1:

步骤一、制备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P.A.3679)芽孢菌悬液10mL,终浓度达到约1.0×106CFU/mL,向其中加入1g/L Tween 80、5g/L三聚磷酸钠和0.2g/L植酸,将pH调节至7.0;

步骤二、向芽孢悬液中加入混合萌发制剂,以使得芽孢悬液中混合萌发制剂的各成分的中浓度为:50mmol/L L-丙氨酸、50mmol/L天冬氨酸、50mmol/L甘氨酸、50mmol/L苏氨酸、10mmol/L葡萄糖和10mmol/L果糖;

步骤三、真空包装后采用80℃水浴热激处理20min,冷却至37℃,在此温度下孵育30min,以诱导芽孢萌发;

步骤四、再煮沸20min,杀灭萌发后的芽孢;

步骤五、重复上述过程三次,检测生孢梭菌芽孢的杀灭效果,发现无生孢梭菌芽孢检出。

实施例2:

步骤一、制备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 7953)芽孢菌悬液10mL,终浓度达到约1.0×106CFU/mL,加入5g/L Tween 80、5g/L三聚磷酸钠和0.2g/L植酸,将pH调节至8.0;

步骤二、向芽孢悬液中加入混合萌发制剂,以使得芽孢悬液中混合萌发制剂的各成分的中浓度为:100mmol/L L-丙氨酸、50mmol/L天冬氨酸、50mmol/L甘氨酸、50mmol/L苏氨酸、20mmol/L葡萄糖和20mmol/L果糖;

步骤三、真空包装后采用100℃水浴热激处理20min,冷却至55℃,在此温度下孵育30min,以诱导芽孢萌发;

步骤四、再煮沸30min,杀灭萌发后的芽孢;

步骤五、重复上述过程三次,检测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发现无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检出。

实施例3:

步骤一、制备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芽孢菌悬液10mL,终浓度达到约1.0×106CFU/mL,加入10g/L Tween 80、1g/L三聚磷酸钠和0.1g/L植酸,将pH调节至5.0;

步骤二、向芽孢悬液中加入混合萌发制剂,以使得芽孢悬液中混合萌发制剂的各成分的中浓度为:10mmol/L L-丙氨酸、50mmol/L天冬氨酸、100mmol/L甘氨酸、10mmol/L苏氨酸、50mmol/L葡萄糖和10mmol/L果糖;

步骤三、真空包装后采用70℃水浴热激处理30min,冷却至30℃,在此温度下孵育60min,以诱导芽孢萌发;

步骤四、再80℃处理30min,杀灭萌发后的芽孢;

步骤五、重复上述过程四次,检测蜡样芽孢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发现无蜡样芽孢杆菌芽孢检出。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标签: 芽孢细菌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