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酿造设备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上部设置有活动盖体的发酵罐体,在该罐体的侧部设置有酱油流出口和罐体清理孔;其中酱油流出口设置于罐体的侧底部;发酵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循环加热机构、其底部为朝所述酱油流出口倾斜的斜向罐底,该斜向罐底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支撑,该环形支撑上设置有由滤布和支撑网构成的格栅淋油层。该发酵罐能够保证酱醪符合“低温、长期、高盐、稀态”的条件,有利于发酵能够顺利进行,利用该设备制备酱油具有生产效率高和设备简单的特点。

1.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包括上部设置有活动盖体的发酵罐体,在该罐体的侧部设置有酱油流出口和罐体清理孔;其中所述酱油流出口设置于罐体的侧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循环加热机构、其底部为朝所述酱油流出口倾斜的斜向罐底,该斜向罐底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支撑,该环形支撑上设置有由滤布和支撑网构成的格栅淋油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的内壁或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为设置有进出水口的螺旋循环夹套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分别设置有进出水口的循环夹套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淋油层位于所述罐体清理孔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酿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公开了一种使用于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酱油生产中的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 

背景技术

酱油是百姓餐桌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按生产方法可分为天然发酵酱油、人工发酵酱油和配制酱油三类。其中配制酱油工艺简单、产量高,成本低,但在生产中容易形成不安全物质,国家已经制定了强制性执行的标准。目前,我国的酱油酿造90%采用的是低盐固态发酵法,其中70%-80%是三级酱油。真正的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酱油(含前固后稀工艺酱油)只有10%,该工艺是在常温下混合发酵,符合自然界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复杂酶促反应,适于酶的催化特性, 因此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酱油品质较高,经检测其香气成分高达27多种,风味和营养物质也高达300多种。我国的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酱油分为南方的广式日照法及日式保温法。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沛,具有天然晒露法生产酱油的得天独厚条件;北方大多冬天较长,天气也较为寒冷,制酱需时约一年以上,制约了广式日照法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发酵时间的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材料。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包括上部设置有活动盖体的发酵罐体,在该罐体的侧部设置有酱油流出口和罐体清理孔;其中所述酱油流出口设置于罐体的侧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循环加热机构、其底部为朝所述酱油流出口倾斜的斜向罐底,该斜向罐底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支撑,该环形支撑上设置有由滤布和支撑网构成的格栅淋油层。

构成上述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的内壁或外壁上;

——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为设置有进出水口的螺旋循环夹套结构;

——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分别设置有进出水口的循环夹套结构;

——所述的格栅淋油层位于所述罐体清理孔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构成该发酵罐的罐壁上设置有水循环加热机构,因此能够保证罐体内酱醪固体料的温度保持,不仅缩短了发酵时间,而且还能够保证酱醪符合“低温、长期、高盐、稀态”的条件,有利于原辅料充分酶解、促进各种风味物质的形成,抑制外来微生物的污染,使得发酵能够顺利进行;其二,由于发酵罐体的底部设置为朝所述酱油流出口倾斜的斜向罐底,便于酱油由淋油装置中浸出,减少了后续大型压榨设备酱醪压榨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约了设备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套在罐中的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独立夹套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的结构和使用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上部设置有活动盖体1和进料孔16的发酵罐体2,在该罐体的侧部设置有酱油流出口3和罐体清理孔4;其中酱油流出口设置于罐体的侧底部;在发酵罐体的外壁5设置有具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的自上而下的螺旋水循环夹套8,在罐体的底部设置为朝酱油流出口3倾斜的斜向罐底9,在该斜向罐底上固定有用于支撑由滤布10和支撑网12构成的格栅淋油层的多个环形支撑13。 

使用该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发酵制备酱油时,在上述螺旋水循环夹套8中灌入设定温度的热水保证发酵罐中酱醪在固定温度、长期、高盐和稀态的条件,使原辅料充分酶解、促进各种风味物质的形成,又有利于抑制外来微生物的污染并保证发酵顺利进行;同时所生成的酱油通过由滤布10和支撑网12构成的格栅淋油层使酱油的浸出,通过酱油出口流出;剩余的酱醪固体料通过小型压榨设备压榨即可。 

在上述的原池淋油夹套保温发酵罐结构中, 

——构成水循加热机构设置的螺旋循环夹套8可以设置在如图2所示的酵罐体的内壁14上,其更利于罐体内酱醪固体料的温度保持;

——所述的水循环加热机构还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三个(至少两个)设置于罐壁外侧(或内侧)独立的分别设置有进、出水口6、7的循环夹套结构15,更有利于控制罐体中的温度;

——所述由滤布10和支撑网12构成的格栅淋油层位于罐体清理孔4下。

本文标签: 发酵罐原池淋油夹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