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去除组培苗上面的污染使种苗能继续生长,同时挽救稀缺的种苗,减少损失。本发明的主要过程是:将滁菊组培污染瓶放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瓶盖将升汞倒入瓶中至淹没培养基表面进行消毒,然后剪下滁菊组培苗放入升汞中消毒处理,最后将消毒好的组培苗剪成茎段接入另一培养基瓶中再培养。
1.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技术环节:①污染瓶中消毒:将滁菊组培污染瓶放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瓶盖将0.1%升汞倒入瓶中至淹没培养基表面进行消毒处理;②污染苗消毒:用剪刀将瓶中滁菊苗的中上部分剪下放入0.1%升汞中处理,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③接种:用剪刀将消毒后的滁菊苗剪成0.5cm长左右的茎段,用镊子将茎段接种到另一培养基瓶中,每瓶接种2个茎段;④培养:将接种好的组培瓶放入组培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升汞淹没培养基表面高度为0.2-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升汞消毒培养基时间为5-8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升汞消毒滁菊苗时间为1-2mi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组培苗污染的处理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领域,在植物优良种质的保存、繁殖、脱毒复壮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而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既可保持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又可加速优良品种的繁殖。在无菌培养中,总或多或少有部分苗子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污染致使组培苗死亡,导致部分稀缺的材料丢失。本方法就是针对污染苗采取相应的消毒方式,最大程度挽救污染苗,减少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污染导致组培苗的死亡,提供一种处理组培污染苗方法的技术,挽救稀缺种苗的死亡,减少损失。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环节:
①污染瓶中消毒:将滁菊组培污染瓶放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瓶盖将0.1%升汞倒入瓶中至淹没培养基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②污染苗消毒:用剪刀将瓶中滁菊苗的中上部分剪下放入0.1%升汞中处理,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
③接种:用剪刀将消毒后的滁菊苗剪成0.5cm长左右的茎段,用镊子将茎段接种到另一培养基瓶中,每瓶接种2个茎段;
④培养:将接种好的组培瓶放入组培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
所述升汞淹没培养基表面高度最好为0.2-0.5cm,所述消毒处理培养基时间最好为5-8min,所述消毒处理滁菊苗时间最好为1-2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组织培养污染瓶及苗的消毒处理,有效地消除了组培苗的污染,使得种苗较好地保存培养下来,减少了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技术环节:
①污染瓶中消毒:将滁菊组培污染瓶放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瓶盖将0.1%升汞倒入瓶中至淹没培养基表面高度为为0.3cm,消毒处理5min;
②污染苗消毒:用剪刀将瓶中滁菊苗的中上部分剪下放入0.1%升汞中处理1min,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
③接种:用剪刀将消毒后的滁菊苗剪成0.5cm长左右的茎段,用镊子将茎段接种到另一培养基瓶中,每瓶接种2个茎段;
④培养:将接种好的组培瓶放入组培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挽救滁菊组培苗霉菌污染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8706319a50647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