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轨道,支撑座基于轨道对称设置有两个,该轨道包括有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且第一轨道基于第二轨道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轨道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轨道活动连接,第一轨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以及放置筐,第二轨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以及放置筐,且放置筐朝向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以及采摘剪刀,采摘剪刀与第一固定块活动连接,且第二固定块与轨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损伤或污染藜蒿嫩茎,移动放置筐方便省力,工作效率高的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

1.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包括支撑座(1)以及轨道,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呈倒立“T”字板状,并基于轨道对称设置有两个,该轨道包括有第一轨道(2)以及第二轨道(3),且第一轨道(2)基于第二轨道(3)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轨道(2)一端与支撑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轨道(3)活动连接,第一轨道(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0)以及放置筐(4),第二轨道(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0)放置筐(4),且放置筐(4)朝向第一轨道(2)以及第二轨道(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4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0)以及采摘剪刀(5),采摘剪刀(5)与第一固定块(40)活动连接,且第二固定块(41)与轨道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轨道(3)的直径小于第一轨道(2)的直径,且第一滑槽(20)基于第一轨道(2)呈放射状设置有6-8个,第二滑槽(30)基于第二轨道(3)呈放射状设置有6-8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块(41)朝向轨道的一侧呈五分之三圆环状,其内壁上基于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30)相应的设置有固定圆柱(410)以及弹性块(411),该固定圆柱(410)通过弹性块(411)与第二固定块(41)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的高度以及长度大于放置筐(4)的高度以及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V”字状固定齿(1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采收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

背景技术

藜蒿一般采用大棚种植,大棚的结构大都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盖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藜蒿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它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藜蒿,提高生活品质。然而藜蒿的采收是一项很繁重辛苦的工作,藜蒿能食用的部分仅是藜蒿杆茎上部最嫩的1/3~1/2部分,切摘下来的藜蒿嫩茎如果直接放置到地里,容易污染嫩茎,再次搬运时也容易损伤到嫩茎;如果放到放置筐内,放置筐随着装入量增加,拖动放置筐很费力,切摘效率低。因此,需要研制一种不会损伤或污染藜蒿嫩茎,移动放置筐方便省力,工作效率高的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损伤或污染藜蒿嫩茎,移动放置筐方便省力,工作效率高的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轨道,支撑座呈倒立“T”字板状,并基于轨道对称设置有两个,该轨道包括有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且第一轨道基于第二轨道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轨道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轨道活动连接,第一轨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以及放置筐,第二轨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放置筐,且放置筐朝向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以及采摘剪刀,采摘剪刀与第一固定块活动连接,且第二固定块与轨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轨道的直径小于第一轨道的直径,且第一滑槽基于第一轨道呈放射状设置有6-8个,第二滑槽基于第二轨道呈放射状设置有6-8个。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块朝向轨道的一侧呈五分之三圆环状,其内壁上基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应的设置有固定圆柱以及弹性块,该固定圆柱通过弹性块与第二固定块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座的高度以及长度大于放置筐的高度以及长度。

进一步地,支撑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V”字状固定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棚内设置两个支撑座,两支撑座之间设置可以伸缩的轨道,放置筐可以滑动安装在轨道上;在切摘藜蒿时,将藜蒿嫩茎放置于放置筐内,避免泥土或杂质污染嫩茎,并且随着工作位置的变化可以移动放置筐,省力方便,效率高,当放置筐装满时,将放置筐从轨道上卸下来用运输工具运走即可,避免再次捆扎搬动藜蒿而使其损伤。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可以根据工作位置而灵活设置,轨道可以伸缩,且放置筐的安装拿取方便,滑动顺畅,使用省力,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藜蒿嫩茎切摘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中:1-支撑座,10-固定齿,2-第一轨道,20-第一滑槽,3-第二轨道,30-第二滑槽,4-放置筐,40-第一固定块,41-第二固定块,410-固定圆柱,411-弹性块,5-采摘剪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棚内轨道式藜蒿采收装置,包括支撑座1以及轨道,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呈倒立“T”字板状,并基于轨道对称设置有两个,该轨道包括有第一轨道2以及第二轨道3,且第一轨道2基于第二轨道3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轨道2一端与支撑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轨道3活动连接,第一轨道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0以及放置筐4,第二轨道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0放置筐4,且放置筐4朝向第一轨道2以及第二轨道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4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0以及采摘剪刀5,采摘剪刀5与第一固定块40活动连接,且第二固定块41与轨道滑动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轨道3的直径小于第一轨道2的直径,保证了轨道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一滑槽20基于第一轨道2呈放射状设置有6-8个,第二滑槽30基于第二轨道3呈放射状设置有6-8个,第二固定块41朝向轨道的一侧呈五分之三圆环状,其内壁上基于第一滑槽20以及第二滑槽30相应的设置有固定圆柱410以及弹性块411,该固定圆柱410通过弹性块411与第二固定块41弹性连接,使此新型结构在使用时,放置筐4的安装拿取方便,滑动顺畅。

为了保证放置筐4能够顺利地放入轨道上,支撑座1的高度以及长度大于放置筐4的高度以及长度。

支撑座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V”字状固定齿10,通过固定齿10固定地面上,使得该藜蒿切摘装置整体稳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在大棚内进行藜蒿的切摘时,先根据大棚内部的藜蒿的实际采摘长度来进行两个第一轨道2与第二轨道3之间的长度调节,然后再将两个支撑座1下端面上的固定齿10与地面相合,接着将放置筐4上的第二固定块41对准第一轨道2与第二轨道3,进行固定圆柱410与第一滑槽20以及第二滑槽30的相卡合,然后拿起采摘剪刀5进行藜蒿的切摘,而当需要进行放置筐4的移动时,直接通过固定圆柱410与第一滑槽20以及第二滑槽30的滑动连接即可,省时省力,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藜蒿嫩茎切摘的质量。

本文标签: 轨道装置棚内式藜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