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处理;(2)播种;(3)播种后管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在充分理了解珙桐种子的结构以及珙桐种子发芽特性的基础上,打破种子的休眠期,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改善种苗的营养吸收特性,提高种苗的抗逆性,进而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极具市场推广应用价值。

1.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处理:a.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备用;b.将操作a中选取的珙桐种子和特制沙土按照层间铺设的方式堆在超声波清洗机内,具体是先铺设一层沙土,然后在特制沙土上铺设一层种子,再在种子上铺设一层特制沙土,总计堆放种子6~7层,堆种过程中,保持特制沙土中的含水率为72~78%,堆种处理5~6d后取出备用,在堆种处理的同时进行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c.将操作b中堆种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无菌水中,然后将无菌水置于-35~-25℃环境中静置4~5h后,取出立马将种子表面的冰块敲碎,剥离出种子备用;d.将操作c中冷冻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浸种液中进行浸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6d;e.将操作d中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催芽箱内,保持催芽箱内的温度为31~33℃,保持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2.5~93.5%,催芽处理3~4h后,即可取出播种;(2)播种: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珙桐种子播种到育苗棚的穴盘中,每孔播种1~3颗种子,然后将穴盘置于磁场环境中直到种子发芽;(3)播种后管理:a.等到步骤(2)中的种子发芽,种苗的高度长到2~3cm时,进行补光处理,同时喷洒叶面肥;b.等到操作a中的种苗高度7~8cm时,将种苗移栽到种植基地中,株距为70×70~80×8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操作b中特制沙土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取长期种植紫云英的泥土置于干燥箱内干燥至含水率为9~13%,然后将干燥后的泥土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粉碎后过10目筛备用;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步骤1)中过筛后的泥土粉末62~68份、细沙35~37份、粗沙39~41份、黄土石15~19份、碳酸镧8~10份共同投入搅拌罐内,以550~65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后置于湿度为52~58%的,温度为46~54℃的环境中放置7~8d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干燥时保持干燥箱内的温度为62~6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细沙的粒径为0.32~0.38mm,粗沙的粒径为1.1~1.4mm,黄土石的粒径为0.22~0.28mm,碳酸镧的粒径为0.045~0.0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操作b中超声波的频率为72~78k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脱落酸0.55~0.65份、赤霉素1.05~1.15份、没食子酸1.4~1.6份、水杨酸2.2~2.8份、无水乙醇20~22份、无菌水220~28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处理时保持浸种液中的温度为38~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磁场的强度为1300~1500G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操作a中补光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每隔3~4h进行一次不光处理,每次不光处理的程序为:首先用波长为400~430nm的紫光照射10~12min,然后用波长为700~730nm的红光照射4~6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操作a中叶面肥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硝酸钾4~5份、磷酸铵1~2份、硫酸镁0.7~0.9份、七水硫酸亚铁0.5~0.7份、硫酸锰0.03~0.05份、硫酸铜0.0002~0.0003份、氯化钴0.000012~0.000018份、钼酸钠0.00002~0.00003份、硝酸镧0.0003~0.0005份、硝酸钐0.001~0.002份、纯化水600~700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亦称为水梨子或鸽子树,为珙桐科(Davidiaceae)珙桐属(Davidi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珍稀树种,作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需要加强保护。珙桐树高10~20米,开花时,其棕红色头状花序和基部两片苞叶的结构形似白鸽,远看就像一群白鸽栖息在绿荫丛中,因而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珙桐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就是种子繁殖,但是珙桐用种子繁殖较为不易,往往发芽率低、发芽时间长,种苗的成活率非常低,给很多种植户带来极大地困扰,而且现今关于加快珙桐种子发芽,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种苗成活率的研究非常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在充分理了解珙桐种子的结构以及珙桐种子发芽特性的基础上,打破种子的休眠期,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改善种苗的营养吸收特性,提高种苗的抗逆性,进而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极具市场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处理:

a. 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备用;

b. 将操作a中选取的珙桐种子和特制沙土按照层间铺设的方式堆在超声波清洗机内,具体是先铺设一层沙土,然后在特制沙土上铺设一层种子,再在种子上铺设一层特制沙土,总计堆放种子6~7层,堆种过程中,保持特制沙土中的含水率为72~78%,堆种处理5~6d后取出备用,在堆种处理的同时进行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

c. 将操作b中堆种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无菌水中,然后将无菌水置于-35~-25℃环境中静置4~5h后,取出立马将种子表面的冰块敲碎,剥离出种子备用;

d. 将操作c中冷冻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浸种液中进行浸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6d;

e. 将操作d中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催芽箱内,保持催芽箱内的温度为31~33℃,保持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2.5~93.5%,催芽处理3~4h后,即可取出播种;

(2)播种:

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珙桐种子播种到育苗棚的穴盘中,每孔播种1~3颗种子,然后将穴盘置于磁场环境中直到种子发芽;

(3)播种后管理:

a. 等到步骤(2)中的种子发芽,种苗的高度长到2~3cm时,进行补光处理,同时喷洒叶面肥;

b. 等到操作a中的种苗高度7~8cm时,将种苗移栽到种植基地中,株距为70×70~80×80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特制沙土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取长期种植紫云英的泥土置于干燥箱内干燥至含水率为9~13%,然后将干燥后的泥土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粉碎后过10目筛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步骤1)中过筛后的泥土粉末62~68份、细沙35~37份、粗沙39~41份、黄土石15~19份、碳酸镧8~10份共同投入搅拌罐内,以550~65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后置于湿度为52~58%的,温度为46~54℃的环境中放置7~8d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时保持干燥箱内的温度为62~6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细沙的粒径为0.32~0.38mm,粗沙的粒径为1.1~1.4mm,黄土石的粒径为0.22~0.28mm,碳酸镧的粒径为0.045~0.05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超声波的频率为72~78kHz。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脱落酸0.55~0.65份、赤霉素1.05~1.15份、没食子酸1.4~1.6份、水杨酸2.2~2.8份、无水乙醇20~22份、无菌水220~28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处理时保持浸种液中的温度为38~4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磁场的强度为1300~1500G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补光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每隔3~4h进行一次不光处理,每次不光处理的程序为:首先用波长为400~430nm的紫光照射10~12min,然后用波长为700~730nm的红光照射4~6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叶面肥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硝酸钾4~5份、磷酸铵1~2份、硫酸镁0.7~0.9份、七水硫酸亚铁0.5~0.7份、硫酸锰0.03~0.05份、硫酸铜0.0002~0.0003份、氯化钴0.000012~0.000018份、钼酸钠0.00002~0.00003份、硝酸镧0.0003~0.0005份、硝酸钐0.001~0.002份、纯化水600~700份。

珙桐种皮厚度大,坚硬且紧密性高,影响种子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导致琪桐种子休眠期较长,发芽比一般种子困难,严重限制了珙桐的推广,因此本发明在现有的珙桐种子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进,首先是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从种源上进行优化,保证珙桐种子发芽率。紧接着将种子和特制的沙土在超声波的环境中进行堆种处理,其中特制沙土中添加了长期种植紫云英的泥土,泥土中的微生物对珙桐种子的种皮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添加的粗沙、细沙、黄土石和碳酸镧,以不同粒径进行混匀,在堆种的过程中,有助于氧气的进入,超声波的作用,促进沙土中功能成分的运动,加快种皮的腐烂,促进珙桐种子胚的发育,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长,沙土中添加的碳酸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化合物,能够提高珙桐种子中过氧化酶的活性,酚类物质增加,可以有效的防止病原物的入侵和扩展,另外可以提高种子对养分的吸收,改善种子的营养吸收特性,提高珙桐的抗逆性,还添加了黄土石,在超声波的辅助作用下,快速吸收堆种过程中周围空气中有害物质,放射负离子,净化空气,有效的保障胚的活性。然后将种子置于超低温环境中,低温环境有助于杀死种子表面的虫卵和病原菌,提升珙桐种子的品质,提高珙桐抗病虫害的能力,并且直接强冰块敲碎,能够高效的软化珙桐种皮,加快珙桐种子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此时将珙桐种子投入到浸种液中进行浸泡,浸种液中功能成分能促使珙桐种子体内多种酶的活性表达,如珙桐种子内的淀粉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得到显著的提高,而这两种酶活性的提高,能够极大的加强珙桐种子细胞呼吸强度,可以进一步促进珙桐种子胚的发育,提高种子的活力,改善种子的发芽特性。最后在催芽箱内进行催芽处理,提供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加快种子发芽。为了进一步改善种苗的生长特性,将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穴盘中,然后置于磁场环境中直至种子发芽,种子在播种前,其内部细胞膜上的正负电荷处于非常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播种后才会在地球内部电场的缓慢作用下,种子内部大部分正负电荷逐渐顺序排列,产生一种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生长的趋势,从而使种子萌发生长加快,本发明利用外界磁场辅助加快种子发芽,带种子发芽,种苗高度长到2~3cm时,进行补光处理,同时喷洒叶面肥,本发明打破常规的光照处理,采用两种光波交替间歇性的对种苗进行补光处理,不同波长的光波进行间歇刺激,不仅能够促进叶片对叶面肥的吸收,加快光合作用的进行,促进种苗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刺激种苗中抗逆基因的表达,提高种苗的抗逆性,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在充分理了解珙桐种子的结构以及珙桐种子发芽特性的基础上,打破种子的休眠期,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改善种苗的营养吸收特性,提高种苗的抗逆性,进而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极具市场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处理:

a. 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备用;

b. 将操作a中选取的珙桐种子和特制沙土按照层间铺设的方式堆在超声波清洗机内,具体是先铺设一层沙土,然后在特制沙土上铺设一层种子,再在种子上铺设一层特制沙土,总计堆放种子6层,堆种过程中,保持特制沙土中的含水率为72%,堆种处理5d后取出备用,在堆种处理的同时进行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

c. 将操作b中堆种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无菌水中,然后将无菌水置于-35℃环境中静置4h后,取出立马将种子表面的冰块敲碎,剥离出种子备用;

d. 将操作c中冷冻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浸种液中进行浸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d;

e. 将操作d中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催芽箱内,保持催芽箱内的温度为31℃,保持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2.5%,催芽处理3h后,即可取出播种;

(2)播种:

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珙桐种子播种到育苗棚的穴盘中,每孔播种1颗种子,然后将穴盘置于磁场环境中直到种子发芽;

(3)播种后管理:

a. 等到步骤(2)中的种子发芽,种苗的高度长到2cm时,进行补光处理,同时喷洒叶面肥;

b. 等到操作a中的种苗高度7cm时,将种苗移栽到种植基地中,株距为70×70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特制沙土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取长期种植紫云英的泥土置于干燥箱内干燥至含水率为9%,然后将干燥后的泥土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粉碎后过10目筛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步骤1)中过筛后的泥土粉末62份、细沙35份、粗沙39份、黄土石15份、碳酸镧8份共同投入搅拌罐内,以55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后置于湿度为52%的,温度为46℃的环境中放置7d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时保持干燥箱内的温度为6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细沙的粒径为0.32mm,粗沙的粒径为1.1mm,黄土石的粒径为0.22mm,碳酸镧的粒径为0.04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超声波的频率为72kHz。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脱落酸0.55份、赤霉素1.05份、没食子酸1.4份、水杨酸2.2份、无水乙醇20份、无菌水22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处理时保持浸种液中的温度为3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磁场的强度为1300G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补光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每隔3h进行一次不光处理,每次不光处理的程序为:首先用波长为400nm的紫光照射10min,然后用波长为700nm的红光照射4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叶面肥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硝酸钾4份、磷酸铵1份、硫酸镁0.7份、七水硫酸亚铁0.5份、硫酸锰0.03份、硫酸铜0.0002份、氯化钴0.000012份、钼酸钠0.00002份、硝酸镧0.0003份、硝酸钐0.001份、纯化水600份。

实施例2

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处理:

a. 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备用;

b. 将操作a中选取的珙桐种子和特制沙土按照层间铺设的方式堆在超声波清洗机内,具体是先铺设一层沙土,然后在特制沙土上铺设一层种子,再在种子上铺设一层特制沙土,总计堆放种子6层,堆种过程中,保持特制沙土中的含水率为75%,堆种处理5.5d后取出备用,在堆种处理的同时进行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

c. 将操作b中堆种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无菌水中,然后将无菌水置于-30℃环境中静置4.5h后,取出立马将种子表面的冰块敲碎,剥离出种子备用;

d. 将操作c中冷冻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浸种液中进行浸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d;

e. 将操作d中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催芽箱内,保持催芽箱内的温度为32℃,保持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3%,催芽处理3.5h后,即可取出播种;

(2)播种:

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珙桐种子播种到育苗棚的穴盘中,每孔播种2颗种子,然后将穴盘置于磁场环境中直到种子发芽;

(3)播种后管理:

a. 等到步骤(2)中的种子发芽,种苗的高度长到2.5cm时,进行补光处理,同时喷洒叶面肥;

b. 等到操作a中的种苗高度7.5cm时,将种苗移栽到种植基地中,株距为75×75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特制沙土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取长期种植紫云英的泥土置于干燥箱内干燥至含水率为11%,然后将干燥后的泥土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粉碎后过10目筛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步骤1)中过筛后的泥土粉末65份、细沙36份、粗沙40份、黄土石17份、碳酸镧9份共同投入搅拌罐内,以60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后置于湿度为55%的,温度为50℃的环境中放置7.5d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时保持干燥箱内的温度为6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细沙的粒径为0.35mm,粗沙的粒径为1.25mm,黄土石的粒径为0.25mm,碳酸镧的粒径为0.0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超声波的频率为75kHz。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脱落酸0.6份、赤霉素1.1份、没食子酸1.5份、水杨酸2.5份、无水乙醇21份、无菌水25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处理时保持浸种液中的温度为4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磁场的强度为1400G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补光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每隔3.5h进行一次不光处理,每次不光处理的程序为:首先用波长为415nm的紫光照射11min,然后用波长为715nm的红光照射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叶面肥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硝酸钾4.5份、磷酸铵1.5份、硫酸镁0.8份、七水硫酸亚铁0.6份、硫酸锰0.04份、硫酸铜0.00025份、氯化钴0.000015份、钼酸钠0.000025份、硝酸镧0.0004份、硝酸钐0.0015份、纯化水650份。

实施例3

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处理:

a. 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备用;

b. 将操作a中选取的珙桐种子和特制沙土按照层间铺设的方式堆在超声波清洗机内,具体是先铺设一层沙土,然后在特制沙土上铺设一层种子,再在种子上铺设一层特制沙土,总计堆放种子7层,堆种过程中,保持特制沙土中的含水率为78%,堆种处理6d后取出备用,在堆种处理的同时进行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

c. 将操作b中堆种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无菌水中,然后将无菌水置于-25℃环境中静置5h后,取出立马将种子表面的冰块敲碎,剥离出种子备用;

d. 将操作c中冷冻处理后的种子投入浸种液中进行浸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6d;

e. 将操作d中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催芽箱内,保持催芽箱内的温度为33℃,保持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3.5%,催芽处理4h后,即可取出播种;

(2)播种:

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珙桐种子播种到育苗棚的穴盘中,每孔播种3颗种子,然后将穴盘置于磁场环境中直到种子发芽;

(3)播种后管理:

a. 等到步骤(2)中的种子发芽,种苗的高度长到3cm时,进行补光处理,同时喷洒叶面肥;

b. 等到操作a中的种苗高度8cm时,将种苗移栽到种植基地中,株距为80×80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特制沙土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取长期种植紫云英的泥土置于干燥箱内干燥至含水率为13%,然后将干燥后的泥土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粉碎后过10目筛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步骤1)中过筛后的泥土粉末68份、细沙37份、粗沙41份、黄土石19份、碳酸镧10份共同投入搅拌罐内,以65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后置于湿度为58%的,温度为54℃的环境中放置8d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时保持干燥箱内的温度为6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细沙的粒径为0.38mm,粗沙的粒径为1.4mm,黄土石的粒径为0.28mm,碳酸镧的粒径为0.05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b中超声波的频率为78kHz。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脱落酸0.65份、赤霉素1.15份、没食子酸1.6份、水杨酸2.8份、无水乙醇22份、无菌水28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操作d中浸种处理时保持浸种液中的温度为4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磁场的强度为1500G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补光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每隔4h进行一次不光处理,每次不光处理的程序为:首先用波长为430nm的紫光照射12min,然后用波长为730nm的红光照射6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操作a中叶面肥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硝酸钾5份、磷酸铵2份、硫酸镁0.9份、七水硫酸亚铁0.7份、硫酸锰0.05份、硫酸铜0.0003份、氯化钴0.000018份、钼酸钠0.00003份、硝酸镧0.0005份、硝酸钐0.002份、纯化水700份。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1)种子处理中操作b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1)种子处理中操作c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3

本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1)种子处理中操作d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照组1

现有的常规的珙桐种子处理方法。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然后从中挑取重量大小近乎完全一致的珙桐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将挑取的珙桐种子随机分成5组,再分别用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以及对照组的方法对应处理每组珙桐种子,处理后,测定相关指标。

具体实验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2处理的珙桐种子脯氨酸含量名下高于对比实施例1和对照组,而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逆性强的植物往往积累的较多,本发明处理的珙桐种子抗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1,种子活力升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会下降,本发明处理的珙桐种子中的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对比实施例和对照组,种子形成代谢快,种子具有很好的发芽特性;

对比实施例4

本对比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2)播种的磁场环境,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5

本对比实施例5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3)播种后管理中的补光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6

本对比实施例6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3)播种后管理中的叶面肥,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7

本对比实施例7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3)播种后管理中操作a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照组2

现有的常规的珙桐播种育苗方法。

为了进一步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颗粒饱满、性状稳定、无病虫害的成熟珙桐种子,然后从中挑取重量大小近乎完全一致的珙桐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将挑取的珙桐种子随机分成9组,再分别用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对比实施例7以及对照组的方法对应处理每组珙桐种子,处理后,进行播种,然后测定种子的的发芽率,发芽平均时长,并按照每组对应的种植方式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后测定种苗的成活率。

具体实验对比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由上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珙桐的播种育苗方法,在充分理了解珙桐种子的结构以及珙桐种子发芽特性的基础上,打破种子的休眠期,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改善种苗的营养吸收特性,提高种苗的抗逆性,进而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极具市场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标签: 珙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