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生态治疗方法。当对虾表现出固着类寄生虫疾病症状,取虾体头胸甲、游泳足、鳃三个部位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固着类寄生虫体个数≧30个时,放养体长2‑10cm的奥尼罗非鱼300‑1000尾/亩。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停止投喂6‑12天,检测肠胃内容物粗蛋白含量<9.27%。定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对虾体表,当虾体纤毛虫体数量≦3个,对虾肠胃充盈,肝胰腺与体表色泽正常,即治愈疾病。本发明利用对虾养殖池搭配杂食性奥尼罗非鱼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有机质,切断纤毛虫生长繁育的营养来源,为治疗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提供了一种不使用药物的高效环保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池塘的选择:放养虾苗后,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淡水和半咸水池塘;2)鱼苗放养与饲料投喂方法:①鱼苗放养:放养奥尼罗非鱼;②停料: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停止投喂;3)饲料投喂:停料结束,确认虾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治愈初期,开始投喂饲料,先投喂浮水膨化鱼饲料,再投喂颗粒沉水虾饲料;虾病治愈稳定后,每天定时投喂;4)水质的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正常按照虾塘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施放微生物制剂、多元有机酸和腐植酸钠进行水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虾苗游泳行动缓慢,弹跳无力,脱壳不遂,吃料不生长或生长极其缓慢,表现出以上疾病症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①虾病的外观症状:体色发暗、透明度差、体表粗糙,严重者游泳足变黄、黄鳃,或体表长微绒毛状异物,体质廋弱,肝胰腺萎缩,肠道纤细变模糊,明显疾病症状者个体达到四分之一以上;②虾病的镜检:纤毛虫个体样本抽检标准为一个池塘在不同的5个地点撒网,每次撒网取样本中体色明显异常或活力明显最差者,取对虾头胸甲、游泳足、鳃三个部位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寄生虫体个数最多者计数,该池塘对虾固着类纤毛虫虫体的个数是5个取样地点镜检计数的平均值,≧30个则确认感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淡水和半咸水池塘,池塘盐度为0-12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放养奥尼罗非鱼,是指放养体长2-10cm的奥尼罗非鱼,300-1000尾/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停料,是指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停止投喂6-12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停料,停料时间长短由以下3个因素决定:①解剖观察奥尼罗非鱼肠胃内容物的颜色,判断池塘底部有机质的清除情况,当肠胃内容物全部为底泥的颜色,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9.27%;②对虾外观指标:肠道的充盈程度,肝胰腺的形状与大小,体表的色泽与透明度;③对虾体表的虫体个数,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3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虾病治愈稳定后,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按鱼苗体重的3%,虾按虾苗体重的4%,上午9:00喂鱼,10:00喂虾,下午16:00喂鱼,17:00喂虾,鱼料投喂量上午为50%,下午为50%,虾料投喂量上午为40%,下午为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生态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其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自从凡纳滨对虾引入中国养殖以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病害高发与种质退化等弊端日趋严重,特别是2015年凡纳滨对虾毁灭性病害的发生,使对虾产业遭受严重打击,凡纳滨对虾产业陷入了低谷。人工养殖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发生是综合的原因,而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在对虾养殖中引起的危害愈来愈严重,水产业者却始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凡纳滨对虾的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病原体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以水体中有机质微粒为食,并不直接侵害宿主组织,而是以宿主作为附着生活的基地。虾类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体表粗糙,有绒毛状附着物。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表头胸甲、游泳足、鳃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肌肉萎缩,体质消瘦,发生偷死,影响虾的存活率及产量。患病虾从外观症状基本可以初诊,确诊需取病灶部分在显微镜下观察。

凡纳滨对虾鱼虾混养中搭配不同生态习性的鱼类,可有效防治虾病,防病的原理因混养鱼类生态习性不同而异。奥尼罗非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底部残留的有机质絮凝团、附生藻类(如青苔)和水体中有机颗粒物等,清洁池塘环境,减少有机质分解的耗氧量,保持水体生态平衡,为对虾生长提供稳定的水质环境。目前已有鱼虾混养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102910715A、CN104094880A、CN102405863A、CN102100204A和CN102077797A等,公开了不同的鱼类与凡纳滨对虾混养的养殖方法,用于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但是均没有涉及混养鱼类对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在现今的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用药物直接杀灭,效果明显,但是常常因药物的剂量掌握不准,对对虾影响巨大,往往杀虫过后伴随空肠空胃和红体游塘,继而大量死亡;其二是采取促进对虾脱壳的办法,对对虾的影响较小,但是取得效果的时间较长,常因为处理不及时耽误治疗的时机,纤毛虫疾病难以根治,导致养殖失败。

综上所述,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发生已经严重危害到养殖的成功率,传统的寄生虫疾病治疗方法需要改进。本发明通过放养奥尼罗非鱼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利用奥尼罗非鱼的生态习性,清除池塘底部的有机质,切断寄生虫的营养来源,控制虫体的生长繁殖,减少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治疗所使用的药物,防止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对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生态治疗方法,在对虾养殖池塘放养杂食性的奥尼罗非鱼来清除池塘污物,起到“清洁工”的作用,保持水体生态平衡,为对虾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治疗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一种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生态治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养殖池塘的选择:放养虾苗后,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淡水和半咸水池塘;

2)鱼苗放养与停料方法:

①鱼苗放养:放养奥尼罗非鱼;

②停料: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停止投喂饲料;

3)饲料投喂:停料结束,确认虾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治愈初期,开始投喂饲料,先投喂浮水膨化鱼饲料喂鱼,再投喂颗粒沉水虾饲料喂虾;虾病治愈稳定后,每天定时投喂;

4)水质的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正常按照虾塘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施放微生物制剂、多元有机酸和腐植酸钠进行水质调节。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虾苗游泳行动缓慢,弹跳无力,脱壳不遂,吃料不生长或生长极其缓慢,表现出以上疾病症状;

所述的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

①虾病的外观症状:体色发暗、透明度差、体表粗糙,严重者游泳足变黄、黄鳃,或体表长微绒毛状异物,体质廋弱,肝胰腺萎缩,肠道纤细变模糊,明显疾病症状者个体达到四分之一以上;

②虾病的镜检:纤毛虫个体样本抽检标准为一个池塘在不同的5个地点撒网,每次撒网取样本中体色明显异常或活力明显最差者,取对虾头胸甲、游泳足、鳃三个部位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寄生虫体个数最多者计数,该池塘对虾固着类纤毛虫虫体的个数是5个取样地点镜检计数的平均值,≧30个则确认感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步骤1)所述的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优选池塘盐度为0-12度。

步骤2)所述的放养奥尼罗非鱼,优选放养体长2-10cm的奥尼罗非鱼,300-1000尾/亩。

步骤2)所述的停料,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停止投喂6-12天,停料时间长短由以下3个因素决定:

①解剖观察奥尼罗非鱼肠胃内容物的颜色,判断池塘底部有机质的清除情况,当肠胃内容物全部为底泥的颜色,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9.27%;

②对虾外观指标,如:肠道的充盈程度,肝胰腺的形状与大小,体表的色泽与透明度;

③对虾体表的虫体个数,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3个,治愈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开始投喂饲料。

步骤3)所述的虾病治愈后,每天定时投喂,优选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按鱼苗体重的3%,虾按虾苗体重的4%,上午9:00喂鱼,10:00喂虾,下午16:00喂鱼,17:00喂虾,鱼料每天投喂量上午为50%,下午为50%,虾料每天投喂量上午为40%,下午为6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生态治疗方法,通过对凡纳滨对虾发病池塘放养奥尼罗非鱼进行底质清理的方法,利用奥尼罗非鱼杂食性的生态习性特点,切断固着类纤毛虫的营养来源,控制虫体的繁殖与生长。固着类纤毛虫与池塘底部有机质有关,当塘底具有较多的有机质,纤毛虫大量繁殖,虾活动能力相应降低,停留在池塘底部的时间长,附生纤毛虫生长的机会进一步增加,疾病多发,放入适量的奥尼罗非鱼后,在饥饿状态下,奥尼罗非鱼驱赶对虾离开池底,减少对虾在池底停留的时间,增强对虾活动能力,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加快疾病的治愈。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改善池塘生态环境,使池塘底部有机絮凝团和附生藻类减少90%以上。

2、本发明能降低凡纳滨对虾体表的固着类纤毛虫虫体个数,减少因寄生虫的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对虾慢料或停食,提高对虾的成活率。

3、本发明对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药品,防止药物残留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保证鱼虾的健康生长,显著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4、本发明所需材料简单,方法简便,极适合在对虾养殖地区进行推广与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时间:2015年8月9日,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发病池塘。池塘条件为池塘正方形,水泥板护坡,沙泥底质,配备4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1台1.5KW潜水式抽水泵,面积9.51亩,凡纳滨对虾苗3.15万尾/亩,放养时间29d,虾苗平均体长4.5cm,水深1.1米,盐度2度,水温29℃。由于连续阴天大雨,池水盐度水温巨变,倒藻导致池水清澈见底,虾不吃料,罾网里的饲料一整天吃不完,爬边。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90%,空肠空胃率50%,体表粗糙,游泳足较黄;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30个以上,确诊对虾患有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确诊对虾患病后,养殖池塘放养平均体长为10cm的奥尼罗非鱼300尾/亩。

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均不投饲料,停料时间长短根据3个因数确定:①解剖观察奥尼罗非鱼肠胃内容物的颜色,判断池塘底部有机质的清除情况,当肠胃内容物全部为底泥的颜色,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9.27%;②对虾外观指标,如肠道的充盈程度,肝胰腺的形状与大小,体表的色泽与透明度;③对虾体表的虫体个数,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3个。

3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40%,空肠胃率25%,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20个。

6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15%,空肠空胃率3%,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5个。

12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5%,无空肠空胃,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1个。治愈寄生虫性虾病,开始投喂饲料。

为巩固治疗的效果和防止疾病的复发,采取以下饲料投喂的方法:虾病治愈后,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按鱼苗体重的3%,虾按虾苗体重的4%,上午9:00喂鱼,10:00喂虾,下午16:00喂鱼,17:00喂虾,鱼料投喂量上午为50%,下午为50%,虾料投喂量上午为40%,下午为60%。

水质的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正常按照虾塘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施放微生物制剂、多元有机酸和腐植酸钠进行水质调节。

实施例2:

时间:2015年8月13日,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发病池塘。池塘条件为沙泥底质,水泥板护坡,配备4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面积8.6亩,凡纳滨对虾苗3.38万尾/亩,放养时间25d,虾苗平均体长4cm,水深1.1米,盐度0度,水温29℃。由于连续阴天大雨,池水盐度水温巨变,倒藻导致池水清澈见底,虾不吃料,罾网里的饲料一整天吃不完,爬边。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70%,空肠空胃率40%,体表粗糙,游泳足较黄;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30个,确诊对虾患有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确诊对虾患病后,养殖池塘放养平均体长为2cm的奥尼罗非鱼1000尾/亩。

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均不投饲料,停料时间长短根据3个因数确定:①解剖观察奥尼罗非鱼肠胃内容物的颜色,判断池塘底部有机质的清除情况,当肠胃内容物全部为底泥的颜色,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9.27%;②对虾外观指标,如肠道的充盈程度,肝胰腺的形状与大小,体表的色泽与透明度;③对虾体表的虫体个数,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3个。

3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25%,空肠空胃率10%,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8个。

6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6%,无空肠空胃,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3个。治愈寄生虫性虾病,开始投喂饲料。

为巩固治疗的效果和防止疾病的复发,采取以下饲料投喂的方法:虾病治愈后,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按鱼苗体重的3%,虾按虾苗体重的4%,上午9:00喂鱼,10:00喂虾,下午16:00喂鱼,17:00喂虾,鱼料投喂量上午为50%,下午为50%,虾料投喂量上午为40%,下午为60%。

水质的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正常按照虾塘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施放微生物制剂、多元有机酸和腐植酸钠进行水质调节。

实施例3:

时间:2015年8月10日,确诊凡纳滨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发病池塘。池塘条件为沙泥底质,水泥板护坡,配备4台1.5KW水车式和1台3KW涌浪式增氧机,面积12.9亩,凡纳滨对虾苗2.8万尾/亩,放养时间35d,虾苗平均体长5cm,水深1.1米,盐度12度,水温29℃。由于连续阴天大雨,池水盐度水温巨变,倒藻导致池水清澈见底,虾不吃料,罾网里的饲料一整天吃不完,爬边。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85%,空肠空胃率70%,体表粗糙,游泳足较黄;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30个,确诊对虾患有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确诊对虾患病后,养殖池塘放养平均体长为6cm的奥尼罗非鱼600尾/亩。

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虾均不投饲料,停料时间长短根据3个因数确定:①解剖观察奥尼罗非鱼肠胃内容物的颜色,判断池塘底部有机质的清除情况,当肠胃内容物全部为底泥的颜色,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9.27%;②对虾外观指标,如肠道的充盈程度,肝胰腺的形状与大小,体表的色泽与透明度;③对虾体表的虫体个数,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3个。

3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40%,空肠空胃率25%,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10个。

6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10%,空肠空胃率1%,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5个。

10天后撒网取样观察:虾苗肝胰腺萎缩率5%,无空肠空胃,体表光滑,体色透明;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2个。治愈寄生虫性虾病,开始投喂饲料。

为巩固治疗的效果和防止疾病的复发,采取以下饲料投喂的方法:虾病治愈后,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按鱼苗体重的3%,虾按虾苗体重的4%,上午9:00喂鱼,10:00喂虾,下午16:00喂鱼,17:00喂虾,鱼料投喂量上午为50%,下午为50%,虾料投喂量上午为40%,下午为60%。

水质的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正常按照虾塘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施放微生物制剂、多元有机酸和腐植酸钠进行水质调节。

本文标签: 纤毛虫对虾治疗方法生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