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属于菌菇培育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对菌棒双排接种,在菌棒的一面刺双排孔,并将刺孔一面向光放置,利用核桃壳等制备烟水混合液与香菇生产料结合,经过装袋、灭菌、双排接种、灭菌、接种面刺双排孔、转色出菇来生产香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对菌棒一面双排接种,双排刺孔增氧,并将菌棒单面见光,向光面岀菇的方法,提高出菇率,并使菇体均匀分布,香菇产量提高了20%,且质量高,无次品菇。
1.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菌棒一面进行双排接种,在菌棒的一面刺双排孔,并将刺孔一面向光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采用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2)配料:将核桃壳燃烧,收集烟雾导入水中,制成烟水混合液,将烟水混合液加入香菇生产料中,制成不同长度的菌棒,装到袋内形成菌袋,进行灭菌处理;(3)双排接种:对步骤(1)制备的菌棒一面进行打眼接种,根据菌棒的长度的不同,接种平行的两排,每排4-5眼,共8-10个眼;(4)刺孔增氧:菌袋长满后在接种面双排打孔共10-12个,孔经0.8-1.5mm,深度超过菌棒的半径,进行二次增氧;(5)转色培养:菌棒转色温度看天色而定为18-22℃或24-28℃,季节不同,转色温度不同,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6)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为5-10℃,接种面再次双排打孔,孔深超过半径;保持菌棒温度为20-22℃,打孔眼菌丝恢复洁白绒毛状;幼菇很均匀的在定位定向的空间内出菇;(7)培养生产:幼菇出菇后,保持温度8-15℃,空间湿度85-90%,菌盖长至2.5-3cm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水混合液为粘稠液体,呈黑褐色,酸碱度即PH值为3.5-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所接种平行的两排的香菇菌棒打在菌丝内1cm,孔经3mm,深5-7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菌棒浸水或注水,含水量为45%-65%,菌棒湿度为8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菌棒上的木屑用手一拉即断,菌棒上的PH值为3.9-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香菇生产料与烟水混合液配比为0.4: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属于菌菇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富含铁.钾.维生素B群.维生素D原和各种氨基酸,是高蛋白.低脂肪功能性的食品,香菇中麦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所含脂肪酸,对降低人体血脂有益,随着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正在不断被发掘。
香菇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占世界各生产国的70%,传统的生产工艺使香菇质量产量很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的香菇培养方法,改善香菇种植模式,使质量产量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根据香菇生物学原理,发明香菇定向定位出菇技术,克服传统的香菇质量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对菌棒一面进行双排接种,在菌棒的一面刺双排孔,并将刺孔一面向光放置。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采用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
(2)配料:将核桃壳燃烧,收集烟雾导入水中,制成烟水混合液,将烟水混合液加入香菇生产料中,制成不同长度的菌棒,装到袋内形成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3)双排接种:对步骤(1)制备的菌棒一面进行打眼接种,根据菌棒的长度的不同,接种平行的两排,每排4-5眼,共8-10个眼;
(4)刺孔增氧:菌袋长满后在接种面双排打孔共10-12个,孔经0.8-1.5mm,深度超过菌棒的半径,进行二次增氧;
(5)转色培养:菌棒转色温度看天色而定为18-22℃或24-28℃,季节不同,转色温度不同,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
(6)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为5-10℃,接种面再次双排打孔,孔深超过半径;保持菌棒温度为20-22℃,打孔眼菌丝恢复洁白绒毛状;幼菇很均匀的在定位定向的空间内出菇;
(7)培养生产:幼菇出菇后,保持温度8-15℃,空间湿度85-90%,菌盖长至2.5-3cm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本发明通过双排刺孔接种,提高了本发明的香菇的出菇率,通过采用配料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原料蒸馏提取物,经过试验提高了香菇的出菇率及香菇的品质,对步骤(5)中的转色温度根据季节不同而有变化但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菌袋在不同季节选择的转色状态是相同的。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优选的,上述烟水混合液为粘稠液体,呈黑褐色,酸碱度即PH值为3.5-4。
优选的,上述步骤(3)所接种平行的两排的香菇菌棒打在菌丝内1cm,孔经3mm,深5-7mm。
优选的,上述步骤(7)中的菌棒浸水或注水,含水量为45%-65%,菌棒湿度为85%。
优选的,上述步骤(6)中菌棒上的木屑用手一拉即断,菌棒上的PH值为3.9-4.2。
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香菇生产料与烟水混合液配比为0.4:1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对菌棒一面双排接种,双排刺孔增氧,并将菌棒单面见光,向光面岀菇的方法,提高出菇率,并使菇体均匀分布,香菇产量提高了20%,且质量高,无次品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对菌棒一面进行双排接种,在菌棒的一面刺双排孔,并将刺孔一面向光放置。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采用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2)配料:将核桃壳燃烧,收集烟雾导入水中,制成烟水混合液,烟水混合液为粘稠液体,呈黑褐色,酸碱度即PH值为3.7,将烟水混合液加入香菇生产料中,香菇生产料与烟水混合液配比为0.4:100,制成不同长度的菌棒,装到袋内形成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3)双排接种:对步骤(1)制备的菌棒一面进行打眼接种,根据菌棒的长度的不同,接种平行的两排,每排4眼,共8个眼,接种平行的两排的香菇菌棒打在菌丝内1cm,孔经3mm,深5mm;
(4)刺孔增氧:菌袋长满后在接种面双排打孔共10个,孔经0.8mm,深度超过菌棒的半径,进行二次增氧;
(5)转色培养:菌棒转色温度看天色而定为20℃或25℃,季节不同,转色温度不同,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
(6)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为8℃,接种面再次双排打孔,孔深超过半径;保持菌棒温度为21℃,打孔眼菌丝恢复洁白绒毛状;幼菇很均匀的在定位定向的空间内出菇,菌棒上的的木屑用手一拉即断,菌棒上的的PH值为4.1;
(7)培养生产:幼菇出菇后,保持温度12℃,空间湿度87%,菌棒浸水或注水,含水量为50%,菌棒湿度为85%,菌盖长至2.7cm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对菌棒一面进行双排接种,在菌棒的一面刺双排孔,并将刺孔一面向光放置。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采用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2)配料:将核桃壳燃烧,收集烟雾导入水中,制成烟水混合液,烟水混合液为粘稠液体,呈黑褐色,酸碱度即PH值为3.7,将烟水混合液加入香菇生产料中,香菇生产料与烟水混合液配比为0.4:100,制成不同长度的菌棒,装到袋内形成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3)双排接种:对步骤(1)制备的菌棒一面进行打眼接种,根据菌棒的长度的不同,接种平行的两排,每排5眼,共10个眼,接种平行的两排的香菇菌棒打在菌丝内1cm,孔经3mm,深7mm;
(4)刺孔增氧:菌袋长满后在接种面双排打孔共12个,孔经1.5mm,深度超过菌棒的半径,进行二次增氧;
(5)转色培养:菌棒转色温度看天色而定为20℃或25℃,季节不同,转色温度不同,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
(6)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为8℃,接种面再次双排打孔,孔深超过半径;保持菌棒温度为21℃,打孔眼菌丝恢复洁白绒毛状;幼菇很均匀的在定位定向的空间内出菇,菌棒上的木屑用手一拉即断,菌棒上的PH值为4.1;
(7)培养生产:幼菇出菇后,保持温度12℃,空间湿度87%,菌棒浸水或注水,含水量为50%,菌棒湿度为85%,菌盖长至2.7cm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对菌棒一面进行双排接种,在菌棒的一面刺双排孔,并将刺孔一面向光放置。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采用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2)配料:将核桃壳燃烧,收集烟雾导入水中,制成烟水混合液,烟水混合液为粘稠液体,呈黑褐色,酸碱度即PH值为3.7,将烟水混合液加入香菇生产料中,香菇生产料与烟水混合液配比为0.4:100,制成不同长度的菌棒,装到袋内形成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3)双排接种:对步骤(1)制备的菌棒一面进行打眼接种,根据菌棒的长度的不同,接种平行的两排,每排4眼,共8个眼,接种平行的两排的香菇菌棒打在菌丝内1cm,孔经3mm,深6mm;
(4)刺孔增氧:菌袋长满后在接种面双排打孔共11个,孔经1.2mm,深度超过菌棒的半径,进行二次增氧;
(5)转色培养:菌棒转色温度看天色而定为20℃或25℃,季节不同,转色温度不同,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
(6)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为8℃,接种面再次双排打孔,孔深超过半径;保持菌棒温度为21℃,打孔眼菌丝恢复洁白绒毛状;幼菇很均匀的在定位定向的空间内出菇,菌棒上的木屑用手一拉即断,菌棒上的PH值为4.1;
(7)培养生产:幼菇出菇后,保持温度12℃,空间湿度87%,菌棒浸水或注水,含水量为50%,菌棒湿度为85%,空间湿度85%,菌盖长至2.7cm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实施例4
一种普通香菇棒栽培出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采用核桃壳,水,香菇生产料,香菇生产料包括木质素提取物,木屑,稀土元素;
(2)配料:将核桃壳燃烧,收集烟雾导入水中,制成烟水混合液,烟水混合液为粘稠液体,呈黑褐色,酸碱度即PH值为3.7,将烟水混合液加入香菇生产料中,香菇生产料与烟水混合液配比为0.4:100,制成不同长度的菌棒,装到袋内形成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3)接种:对步骤(1)制备的菌棒进行接种,在菌棒上均匀打10个孔进行接种,接种的香菇菌棒打在菌丝内1cm,孔经3mm,深6mm;
(4)转色培养:菌棒转色温度看天色而定为20℃或25℃,菌棒营养充分积累后,菌袋有弹性,转为咖啡色;
(5)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为8℃,幼菇很均匀的在定位定向的空间内出菇,菌棒上的木屑用手一拉即断,菌棒上的PH值为4.1;
(6)幼菇出菇后,保持温度12℃,空间湿度87%,菌棒浸水或注水,含水量为50%,菌棒湿度为85%,菌盖长至2.7cm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将上述实施例1-3与对比例即实施例4的普通生产香菇方法对比的结果如下表:
由表可知,使用本产品的方法的出菇率高、幼菇生长状态良好,无次品菇,香菇的产量平均提高20%。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用于香菇棒栽培的定向定位出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07705a52732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