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包括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生物酶解装置、膜分离装置和喷雾干燥装置,物理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分离水输送通道与生物酶解装置连接;分离水输送通道用于将鱼水输送到生物酶解装置;生物酶解装置用于使鱼水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物酶解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夹层;内壳上设置有蒸汽输入管、冷却水输入管、蛋白酶输入管、鱼水输入管和水解液排出管;鱼水输入管与分离水输送通道连通。该制备装置能够有效回收鱼加工过程中蒸煮液和压榨液中的营养成分,得到高质量的鱼水解蛋白短肽,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1.一种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包括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生物酶解装置、膜分离装置和喷雾干燥装置,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分离水输送通道与生物酶解装置连接,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用于把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和压榨液分离成鱼油和鱼水;其中鱼油经鱼油输出管输出,得到精制鱼油;所述的分离水输送通道用于将鱼水输送到生物酶解装置;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用于使鱼水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夹层;所述的内壳上设置有蒸汽输入管、冷却水输入管、蛋白酶输入管、鱼水输入管和水解液排出管;所述的鱼水输入管与分离水输送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输入管用于向夹层中输入100-110℃的蒸汽,蒸汽压力为0.1-0.15MPa;冷却水输入管用于向夹层中输入冷却水,使夹层中的水解液的温度降到30-35℃,所述的水解液排出管用于排出水解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的水解液排出管通过水解液输送通道与膜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的水解液输送通道用于将在生物酶解装置中发生水解后的水解液输送到膜分离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分离装置用于对水解液进行脱盐和浓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分离装置通过浓缩液输送通道与喷雾干燥装置连接;所述的浓缩液输送通道用于将脱盐和浓缩后的浓缩液输送到喷雾干燥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干燥装置用于使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鱼水解蛋白短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为离心分离器,利用鱼油和鱼水的密度不同将鱼油和鱼水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鱼加工的原料利用率低,通常只产出鱼粉,其他的下脚料通常都浪费掉了。例如在冷冻鲜鱼的开始处理阶段,是对原料鱼进行蒸煮和压榨,分离出大部分的水分和鱼油,剩下的固体用于制作鱼粉,蒸煮液和压榨液通常被抛弃,造成极大的浪费。实际上,蒸煮液和压榨液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何回收蒸煮液和压榨液中的营养成分成为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料利用率低、营养成分浪费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包括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生物酶解装置、膜分离装置和喷雾干燥装置,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分离水输送通道与生物酶解装置连接,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用于把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和压榨液分离成鱼油和鱼水;其中鱼油经鱼油输出管输出,得到精制鱼油;所述的分离水输送通道用于将鱼水输送到生物酶解装置;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用于使鱼水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夹层;所述的内壳上设置有蒸汽输入管、冷却水输入管、蛋白酶输入管、鱼水输入管和水解液排出管;所述的鱼水输入管与分离水输送通道连通。
所述的蒸汽输入管用于向夹层中输入100-110℃的蒸汽,蒸汽压力为0.1-0.15MPa;冷却水输入管用于向夹层中输入冷却水,使夹层中的水解液的温度降到30-35℃,所述的水解液排出管用于排出水解液。
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的水解液排出管通过水解液输送通道与膜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的水解液输送通道用于将在生物酶解装置中发生水解后的水解液输送到膜分离装置。
所述的膜分离装置用于对水解液进行脱盐和浓缩。
所述的膜分离装置通过浓缩液输送通道与喷雾干燥装置连接;所述的浓缩液输送通道用于将脱盐和浓缩后的浓缩液输送到喷雾干燥装置。
所述的喷雾干燥装置用于使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鱼水解蛋白短肽。
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为离心分离器,利用鱼油和鱼水的密度不同将鱼油和鱼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应用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法(SEC-HPLC)控制蛋白酶酶解程序,能够有效回收鱼加工过程中蒸煮液和压榨液中的营养成分,得到高质量的鱼水解蛋白短肽,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包括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生物酶解装置、膜分离装置和喷雾干燥装置,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分离水输送通道10与生物酶解装置连接,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用于把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和压榨液分离成鱼油和鱼水;其中鱼油经鱼油输出管14输出,得到精制鱼油;所述的分离水输送通道10用于将鱼水输送到生物酶解装置;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用于使鱼水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包括内壳1和外壳2,所述的内壳1和外壳2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夹层3;所述的内壳上设置有蒸汽输入管4、冷却水输入管5、蛋白酶输入管6、鱼水输入管7和水解液排出管8;所述的鱼水输入管7与分离水输送通道10连通。
所述的分离水输送通道10将鱼水通过鱼水输入管7输送到生物酶解装置的内壳1中,所述的蒸汽输入管4用于向夹层3中输入100-110℃的蒸汽,蒸汽压力为0.1-0.15MPa,加热45分钟以后,停止输入蒸汽,待内壳1中的鱼水温度达到70-75℃的时候,从蛋白酶输入管6向内壳1中中加入蛋白酶,应用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法(SEC-HPLC)控制蛋白酶酶解程序,使鱼水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完成后,再次通过蒸汽输入管4输入蒸汽,使内壳1中的鱼水温度达到90-100℃,保持10-15分钟灭酶,然后通过冷却水输入管5向夹层3中输入冷却水,使夹层3中的水解液的温度降到30-35℃,然后由水解液排出管8排出。
所述的生物酶解装置的水解液排出管8通过水解液输送通道11与膜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的水解液输送通道11用于将在生物酶解装置中发生水解后的水解液输送到膜分离装置。
所述的膜分离装置用于对水解液进行脱盐和浓缩。
所述的膜分离装置通过浓缩液输送通道12与喷雾干燥装置连接;所述的浓缩液输送通道12用于将脱盐和浓缩后的浓缩液输送到喷雾干燥装置。
所述的喷雾干燥装置用于使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鱼水解蛋白短肽。
所述的物理油水分离装置为离心分离器,利用鱼油和鱼水的密度不同将鱼油和鱼水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酶解终点控制蛋白质分子量分布,3000Da以下蛋白质分子含量高于90%,进一步用膜分离进行脱盐和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的粉末即为鱼水解蛋白短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鱼水解蛋白短肽的制备装置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541663a52599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