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纳米银/石墨烯鱼缸,由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分隔成多个区域的鱼缸本体,多个区域为净水区、养鱼区和排水区,所述养鱼区与所述净水区间设有第一玻璃挡板和楔形台;所述楔形台和所述鱼缸本体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净水区的第一玻璃挡板与净水区接触的一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一;所述排水区和净水区由循环装置连接。通过循环装置将排水区的养鱼污水抽到净水区,利用纳米银/石墨烯材料的杀菌性能,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充分保障养鱼区的用水的洁净度,使鱼缸清洁时不用将鱼儿捞出,不会影响鱼儿的生长,且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彻底,可有效抑制鱼儿因水质带来的疾病。

1.一种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分隔分成多个区域的鱼缸本体,所述多个区域为净水区、养鱼区和排水区,所述养鱼区与所述净水区间设有第一玻璃挡板和楔形台;所述楔形台和所述鱼缸本体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净水区的第一玻璃挡板与净水区接触的一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一;所述排水区和净水区由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和导流装置组成;所述导流装置沿所述鱼缸本体的底部和/或侧壁设置,所述抽水装置与导流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导流装置的另一端与净水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0.1~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鱼缸的纵向截面看,所述楔形台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楔形台的长度与鱼缸的底部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鱼缸的纵向截面看,所述楔形台的斜边与鱼缸底部的角度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由鱼缸本体由底部垂直向上设置在玻璃挡板的一侧,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一的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一玻璃挡板的面积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为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区的鱼缸本体内壁还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二的厚度为0.1~0.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区底部还设有排污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银/石墨烯鱼缸。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鱼缸由位于鱼缸内一侧的水泵、过滤网组成。通常养鱼时,鱼缸底部会积淀大量的鱼粪、鱼食等杂物,需要定期换水,保持鱼缸的清洁。常规鱼缸的换水采用水泵将鱼缸内的水抽取然后排放到设置在鱼缸上部的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再排入鱼缸,通过这样的水循环将鱼缸中的杂物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保持鱼缸的清洁。但是,常规的鱼缸无法实现鱼缸底部的清洁,要清洁鱼缸底部,只能将鱼缸中的水全部抽干,然后再用刷子将鱼缸底部刷洗干净后再放入新水。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但需要定期进行彻底换水,人为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对于鱼缸中的鱼儿来说,抽干水后将其拿出,然后再放进去,对其正常的生长会有一定的影响。且现有的鱼缸清洁一般用臭氧或杀菌剂对水进行杀菌,杀菌效率不高,杀菌不彻底,杀菌,过滤后的水对鱼体生长会带来不利影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二维材料,它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具有六角型蜂窝状平面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突出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高效的电子传递性等优异特性。最近研究表明:石墨烯的层状结构可直接刺穿细菌的细胞膜,引发细菌内容物的泄露并致其死亡,且石墨烯对哺乳动物的细胞毒性较小。此外,石墨烯可作为无机纳米粒子的优良载体,使纳米粒子稳定性提高。因此,选用合适的方式,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不仅可提高银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改善其水溶性,而且两者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经检索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用于鱼缸中水的净化和清洁,暂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纳米银鱼缸,该鱼缸通过结构的改进,充分利用了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特性,将石墨烯/纳米银材料应用于鱼缸的净水区,另配合鱼缸本体内部的楔形台结构,使待过滤净化的水中的鱼粪、鱼食等杂物不会再重新流回养鱼区,充分保障养鱼区的用水的洁净度,使鱼缸清洁时不用将鱼儿捞出,不会影响鱼儿的生长,且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彻底,可有效抑制鱼儿因水质带来的疾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采用纳米银/石墨烯鱼缸,由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分隔分成多个区域的鱼缸本体,所述多个区域为净水区、养鱼区和排水区,所述养鱼区与所述净水区间设有第一玻璃挡板和楔形台;

所述楔形台和所述鱼缸本体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净水区的第一玻璃挡板与净水区接触的一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一;

所述排水区和净水区由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和导流装置组成;所述导流装置沿所述鱼缸本体的底部和/或侧壁设置,所述抽水装置与导流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导流装置的另一端与净水区相连。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纳米银/石墨烯鱼缸结构简单,通过循环装置将排水区的养鱼污水抽到净水区,利用纳米银/石墨烯材料的杀菌性能,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重力作用,鱼的粪便和鱼食等杂物均沉到鱼缸底部,净化后,将玻璃挡板从楔形台上抽离,形成排水缝隙,净化后的水就会流回养鱼区,形成循环。充分保障养鱼区的用水的洁净度,使鱼缸清洁时不用将鱼儿捞出,不会影响鱼儿的生长,且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彻底,可有效抑制鱼儿因水质带来的疾病。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0.1~0.3mm。

进一步地,沿所述鱼缸的纵向截面看,所述楔形台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楔形台的长度与鱼缸的底部宽度相同。

进一步,沿所述鱼缸的纵向截面看,所述楔形台的斜边与鱼缸底部的角度为30°~45°。

楔形台的设置是为了阻挡净水区底部沉淀的粪便和鱼食等杂物,不会重新流回养鱼区,污染养鱼区的水质。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由鱼缸本体由底部垂直向上设置在玻璃挡板的一侧,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一的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一玻璃挡板的面积的1/2。

为了达到净水区的水的净化效果,又节省鱼缸的生产成本,本新型限定了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第一玻璃挡板和第二玻璃挡板过盈配合。此种结构设置使玻璃挡板和凹槽能紧密配合,多个区域的水不会轻易漏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装置为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流量计。导流管通过抽水装置,即抽水泵,能快速地将排水区的水抽取到净水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区的鱼缸本体内壁还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二。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二的厚度为0.1~0.3mm。此结构的设置,为了使除菌效果更好,节省养鱼污水处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区底部还设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有利于净水区底部的杂物的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纳米银/石墨烯鱼缸结构简单,通过循环装置将排水区的养鱼污水抽到净水区,利用纳米银/石墨烯材料的杀菌性能,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重力作用,鱼的粪便和鱼食等杂物均沉到鱼缸底部,净化后,将玻璃挡板从楔形台上抽离,形成排水缝隙,净化后的水就会流回养鱼区,形成循环。充分保障养鱼区的用水的洁净度,使鱼缸清洁时不用将鱼儿捞出,不会影响鱼儿的生长,且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彻底,可有效抑制鱼儿因水质带来的疾病。

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现有鱼缸中常规设置的过滤网,仅依靠纳米银/石墨烯材料即可以达到净化和杀菌的作用,且杀菌效果好,保证鱼儿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污管道的设置,能在平时的换水过程中,净水区底部的杂质轻易地排放出鱼缸外,实现鱼缸底部的清洁功能,而且对鱼儿没有任何影响,且极为方便,实用性非常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鱼缸本体,11-排水区,12-养鱼区,13-净水区,2-第一玻璃挡板,21-凹槽一,3-导流装置,4-抽水装置,5-排污管道,6-楔形台,61-凹槽二,7-第二挡板。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中附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玻璃剖视图。

其中,100-纳米银/石墨烯薄膜,200-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包括分成多个区域的鱼缸本体1,多个区域由第一玻璃挡板2和第二挡板7分隔,分隔为净水区13、排水区11和养鱼区12,养鱼区12与净水区13间设有第一玻璃挡板2和楔形台6;

其中,楔形台6和鱼缸本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玻璃挡板2和第二玻璃挡板7相适配的凹槽一21和凹槽二61,两个凹槽与对应的玻璃挡板过盈配合。净水区13的第一玻璃挡板2与净水区13接触的一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一;其厚度为0.1~0.3mm,本实施例优选为0.2mm;其面积至少为第一玻璃挡板2的面积的1/2,本实施例中,面积与第一玻璃挡板面积相同。沿鱼缸的纵向截面看,楔形台为直角三角形,其长度与鱼缸的底部宽度相同;楔形台的斜边与鱼缸底部的角度为30°~45°,本实施例为40°。

排水区11和净水区13由循环装置连接,包括抽水装置4和导流装置3组成;导流装置3沿所述鱼缸本体1的底部和侧壁设置,抽水装置4与导流装置3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净水区13相连,抽水装置4和导流装置3间设有流量计8。

为了加速杀菌和净化,在净水区13的鱼缸本体内壁还侧附有一层纳米银/石墨烯薄膜二,其厚度为0.1~0.3mm,本实施例厚度为0.2mm。

另外,在净水区13底部还设有用于排放杂质的排污管道5。

本纳米银/石墨烯鱼缸结构简单,通过循环装置将排水区的养鱼污水抽到净水区,利用纳米银/石墨烯材料的杀菌性能,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重力作用,鱼的粪便和鱼食等杂物均沉到鱼缸底部,净化后,将玻璃挡板从楔形台上抽离,形成排水缝隙,净化后的水就会流回养鱼区,形成循环。充分保障养鱼区的用水的洁净度,使鱼缸清洁时不用将鱼儿捞出,不会影响鱼儿的生长,且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彻底,可有效抑制鱼儿因水质带来的疾病。

图2为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玻璃剖视图,由图可知,纳米银/石墨烯薄膜100贴合在玻璃200上,石墨烯,是一种很好的作为纳米银载体的选择,石墨烯本身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又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因此,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抑菌、杀菌性能极强,保证鱼儿的存活率。

本纳米银/石墨烯鱼缸,充分利用了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特性,将石墨烯/纳米银材料应用于鱼缸的净水区,另配合鱼缸本体内部的楔形台结构,使待过滤净化的水中的鱼粪、鱼食等杂物不会再重新流回养鱼区,充分保障养鱼区的用水的洁净度,使鱼缸清洁时不用将鱼儿捞出,不会影响鱼儿的生长,且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彻底,可有效抑制鱼儿因水质带来的疾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标签: 石墨鱼缸纳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