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棉花、花生同期机械化播种,每带状种植4行棉花后再带状间作8行花生。棉花为机械化平作4行,棉花大小行播种,大行100厘米,小行60厘米,株距20厘米。花生为机械化垄作4垄8行,垄距9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1株。4行棉花和8行花生交替排列,宽幅机械化间作。本发明充分利用作物本身特性、生长时间及农田空间,既保证了花生生长条件,又增加了棉花的氮肥利用率、通风透光,达到绿色高效环保、减少棉花烂铃的目的。从而使棉花与花生的总产值显著提高。
1.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棉花、花生同期播种,每带状种植4行棉花后再带状间作8行花生,棉花播种带与花生播种带交替间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棉花为机械化平作4行,机械化一次性覆膜播种2行棉花,棉花大小行播种,大行100厘米,小行60厘米,平均行距80厘米,株距20厘米;花生为机械化垄作4垄8行,机械化播种2垄花生,垄距9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1株;棉花行与花生垄的间距50cm。 3.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棉花行与花生垄形成680厘米的带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棉花密度为6.25万株/公顷。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花生密度为22.22万株/公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属于棉花、花生耕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油脂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资,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地质特点、气候条件、种植习惯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相继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盐碱地棉花种植区、丘陵地花生种植区。
作物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不但可以改善根际营养条件,提高光能和耕地利用效率,而且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以及改善生态效益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棉花、花生在合理的间作套种条件下,棉花能充分利用花生固定的氮,花生能利用棉花活化的土壤磷;并且可使棉花、花生充分利用其形态上的高矮搭配、根系的深浅配合、互补与竞争理论、边际效应理论,有利于促进棉花与花生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研究发现,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可提高土壤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等作用。
现阶段间作套种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种植广泛,但是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差异较大,导致该种植模式下的作物品种、种植行距和类型也各不相同,能够用于该种植模式下的农业机械较少,机械化水平落后;在作物播种以及收获过程中仍需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工作效率低,降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和规模化经营。为加快间作套种模式的推广,应着重从作物间作技术入手,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种植的高效间作模式,例如同一地区统一规范作物种类、种植标准、结构等,为间作套种的机械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棉花-花生套种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棉花-花生机械化作业、同期播种,对于解决棉花-花生间作套种费时、费事、费工等问题,获得棉花-花生双高产的目的,以及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充分利用间作棉花边行优势,发挥个体优势,兼顾群体,通过花生自身固氮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最终通过两种作物不同的空间配置来调节生长。结合实际,调节棉花-花生种植比例,以适应机械化播种要求,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棉花-花生双高产的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技术,为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棉花、花生同期机械化播种,每带状种植4行棉花后再带状间作8行花生。
棉花为机械化平作4行,拖拉机带动棉花播种耧一次性覆膜播种2行棉花,棉花大小行播种,大行100厘米,小行60厘米,平均行距80厘米,株距20厘米,棉花密度为6.25万株/公顷。
花生为机械化垄作4垄8行,拖拉机带动花生播种耧起垄覆膜播种2垄花生,垄距9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1株,花生密度为22.22万株/公顷。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棉花与花生交替机械化带状间作,棉花行与花生垄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使棉花行与花生垄形成680厘米的带宽。4行棉花和8行花生交替排列,宽幅机械化间作,并且严格限制棉花、花生的行距和株距,以及棉花行与花生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棉花与花生的总产值显著提高。
相关研究表明,棉花是可塑性很强的作物,其种植密度在3-6万株/公顷时,其产量差异不显著,所以与单纯种植棉花相比,该模式种植的棉花产量不减或略减,以实施例给出的数据为例,棉花减产3%左右;该模式种植的花生与单纯种植花生相比,花生减产幅度小,以实施例给出的数据为例,花生减产25%左右。采用本发明的间作模式,可获得棉花、花生双丰收。相同面积下,不论与单作棉花还是单作花生相比,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即同等面积下,采用本发明的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后,棉花通风透光率增强,通过花生自身固氮,大大减少田间无机化肥使用量,绿色生态环保。该模式在棉花产量没有明显下降的基础上,多收获一季花生,并且花生产量为单作花生的75%,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提高增产幅度在之前的间作模式中是没有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据统计2016年皮棉价格16400元/吨,花生价格5200元/吨,单作棉花皮棉产量1500Kg/公顷,单作花生荚果产量6000Kg/公顷,试验所未提及的灌溉、管理方法等各种因素以及其他费用均无明显差异。本发明的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中棉花产量1455Kg/公顷、花生产量4500Kg/公顷,棉花产量较常规单作棉花,每公顷皮棉产量减少约45Kg,但多收一季花生,实际增收经济效益22812元/公顷;较单作花生,每公顷产量降低约1500Kg,但其增加一季棉花产量,实际增收经济效益16212元/公顷;较常规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模式节省人工8000元/公顷。且采用机械化方式,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益。所以运用本发明的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综合效益。
(2)减少氮肥施用量。本发明的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采用棉花、花生带状间作,充分利用作物本身特性、生长时间及农田空间,既保证了花生生长条件,又利用花生自身固氮的特点,从而增加了棉花的氮肥利用率,减少无机化肥尿素的使用量150Kg/公顷,更绿色高效环保。
(3)减少棉花烂铃。常规单作棉田,棉花后期郁闭严重,通风透光差,导致棉花烂铃,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一般年份减产20%,严重发生则减产50%以上。本发明采用棉花、花生机械化带状间作,且棉花采用大小行播种,增加了棉花的通风透光效果,大大减轻棉田郁闭,达到减少烂铃、减少脱落的效果,同时还减少僵瓣产生,提高棉花品质,一般较大田生产烂铃率降低70%-9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棉花-花生带状间作示意图。
图中,1代表棉花,2代表花生;L1代表棉花间大行行距100cm,L2代表棉花间小行行距60cm,L3代表棉花行与花生垄间的距离50cm,L4代表花生垄距90cm,L5代表棉花行与花生垄形成的带宽680c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试验方法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述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实施例一: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聊城市农科院科技示范园进行种植试验,选用肥力、土质、采光一致的地块,试验用材料为鲁棉研28号、花育25号。2016年4月25日按照4行棉花、8行花生带状间作,具体操作方式为:棉花为机械覆膜平作,平均行距80厘米、株距20厘米,棉花密度为6.25万株/公顷,花生为机械起垄覆膜,一垄双行,垄距9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1株,花生密度为22.22万株/公顷。设置棉花单作对照组和花生单作对照组,棉花单作对照组和花生单作对照组均采用当地传统种植方式单一种植,对照组棉花多追施一季无机化肥尿素150Kg/公顷。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棉花、花生品种一致、同期播种,其它田间管理均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一致。
产量计算:试验地块棉花皮棉产量为1430Kg/公顷,花生产量为4513Kg/公顷;对照棉花单作产量为1496Kg/公顷;对照花生单作产量为6012Kg/公顷。结合2016年皮棉价格16400元/吨,花生价格5200元/吨;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实收经济效益为46920元/公顷,对照组单作棉花实收经济效益为24534元/公顷,对照组单作花生实收经济效益为31262元/公顷。本发明的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较对照组单作棉花或单作花生均实现了高产高效。
表1本发明方法、传统方法与棉花、花生单作比较
实施例二: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进行种植试验,选用肥力、土质、采光一致的地块,试验用材料为鲁棉研28号、花育25号。2016年4月23日按照4行棉花、8行花生带状间作,具体操作方式为:棉花为机械平作覆膜,平均行距76厘米、株距21厘米,棉花密度为6.26万株/公顷,花生为机械垄作覆膜,一垄双行,垄距85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1株,花生密度为23.53万株/公顷。设置棉花单作对照组和花生单作对照组,棉花单作对照组和花生单作对照组均采用当地传统种植方式单一种植,对照组棉花多追施一季无机化肥尿素150Kg/公顷。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棉花、花生品种一致、同期播种,其它田间管理均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一致。
产量及效益分析见表2,本发明的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其中棉花产量较常规单作棉花,每公顷皮棉产量减少54Kg,但多收花生4468Kg,实际比单作棉花增收经济效益22348元/公顷;较单作花生,每公顷花生产量降低1419Kg,但其增加皮棉产量1462Kg,实际比单作花生增收经济效益16748元/公顷。所以运用本发明的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较对照组单作棉花或单作花生均实现了高产高效,减少无机化肥施用量,能够显著提高综合效益。
表2棉花-花生带状间作与常规棉花单作、花生单作生产情况对比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棉花‑花生带状间作轻简化栽培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9314396a51369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