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土壤处理、选苗、移栽、园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土壤处理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减少黄芪植株的病害,同时通过施入基肥和追肥,保证黄芪生长期间的营养需求,田间管理缩短了黄芪的生长周期,综合利用,有效提高了黄芪的产量及品质。

1.一种黄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土壤处理: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灌水便利的沙壤土,深耕30-50cm,将土壤翻出,每亩撒生石灰消毒,然后亩施用基肥农家肥300-400kg、颗粒钾肥120-150kg、磷酸二氢铵50-60kg、硫酸铵45-55kg、EDTA螯合铁80-100kg、亚硒酸钠50-60kg、芽孢杆菌25-30kg、葡萄糖酸锌50-60kg、七水硫酸镁45-55kg,整地做畦,畦宽60-80cm,相邻畦间挖排水沟,排水沟宽20-25cm;(2)选苗:选健壮的黄芪幼苗植株,苗根茎部带原土;(3)移栽:将上述步骤(2)黄芪幼苗植株移栽至上述沙壤土中,然后回填5-6cm腐殖土,填上土后在撒5-8cm厚度的草木灰;(4)园间管理:移栽好黄芪植株后根部浇水,根部浇透,根据田间的水量,合理灌溉排水,使附在果树根部的土的湿度为60%-70%,黄芪生长期间追肥2次,所述的追肥为亩施入鸡粪250-300kg、食用菌菌渣150-200kg、银杏叶提取物45-55kg、腐殖土160-180kg、糖蜜110-13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60kg、硫酸锌65-75kg;(5)病虫害防治: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15天喷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洒1次,连续2-3次;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整地时每亩施70%五氯硝基苯1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可施石灰氮20-25公斤作基肥;白绢病可用50%混杀硫或30%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用其中一种,每隔5-7d浇注1次;也可用20%利克菌8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每10-15d防治1次;虫害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洒,每隔7天1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为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的栽培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芪为深根系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黄芪喜凉爽气候,抗旱、耐寒、怕热,怕给水涝洼,气氛过高会抑制叶部生长,土壤过湿会引起根部腐烂,种子萌发不喜高温;

因黄芪属于大宗药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内销量均比较巨大,虽然价格有所浮动,但总体来看,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目前农户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种植不规范、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致使黄芪产量和品质没能有所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黄芪的产量及品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芪的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黄芪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土壤处理: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灌水便利的沙壤土,深耕30-50cm,将土壤翻出,每亩撒生石灰消毒,然后亩施用基肥农家肥300-400kg、颗粒钾肥120-150kg、磷酸二氢铵50-60kg、硫酸铵45-55kg、EDTA螯合铁80-100kg、亚硒酸钠50-60kg、芽孢杆菌25-30kg、葡萄糖酸锌50-60kg、七水硫酸镁45-55kg,整地做畦,畦宽60-80cm,相邻畦间挖排水沟,排水沟宽 20-25cm;

(2)选苗:选健壮的黄芪幼苗植株,苗根茎部带原土;

(3)移栽:将上述步骤(2)黄芪幼苗植株移栽至上述沙壤土中,然后回填5-6cm腐殖土,填上土后在撒5-8cm厚度的草木灰;

(4)园间管理:移栽好黄芪植株后根部浇水,根部浇透,根据田间的水量,合理灌溉排水,使附在果树根部的土的湿度为60%-70%,黄芪生长期间追肥2次,所述的追肥为亩施入鸡粪250-300kg、食用菌菌渣150-200kg、银杏叶提取物45-55kg、腐殖土160-180kg、糖蜜110-13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60kg、硫酸锌65-75kg;

(5)病虫害防治: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15天喷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洒1次,连续2-3次;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整地时每亩施70%五氯硝基苯1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可施石灰氮20-25公斤作基肥;白绢病可用50%混杀硫或30%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用其中一种,每隔5-7d浇注1次;也可用20%利克菌8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每10-15d防治1次;虫害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洒,每隔7天1次。

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为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土壤处理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减少黄芪植株的病害,同时通过施入基肥和追肥,保证黄芪生长期间的营养需求,田间管理缩短了黄芪的生长周期,综合利用,有效提高了黄芪的产量及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黄芪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土壤处理: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灌水便利的沙壤土,深耕40cm,将土壤翻出,每亩撒生石灰消毒,然后亩施用基肥农家肥350kg、颗粒钾肥135kg、磷酸二氢铵55kg、硫酸铵50kg、EDTA螯合铁90kg、亚硒酸钠55kg、芽孢杆菌28kg、葡萄糖酸锌55kg、七水硫酸镁50kg,整地做畦,畦宽70cm,相邻畦间挖排水沟,排水沟宽 20-25cm;

(2)选苗:选健壮的黄芪幼苗植株,苗根茎部带原土;

(3)移栽:将上述步骤(2)黄芪幼苗植株移栽至上述沙壤土中,然后回填5-6cm腐殖土,填上土后在撒5-8cm厚度的草木灰;

(4)园间管理:移栽好黄芪植株后根部浇水,根部浇透,根据田间的水量,合理灌溉排水,使附在果树根部的土的湿度为65%,黄芪生长期间追肥2次,所述的追肥为亩施入鸡粪280kg、食用菌菌渣180kg、银杏叶提取物50kg、腐殖土170kg、糖蜜12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5kg、硫酸锌70kg;

(5)病虫害防治: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15天喷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洒1次,连续2-3次;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整地时每亩施70%五氯硝基苯1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可施石灰氮20-25公斤作基肥;白绢病可用50%混杀硫或30%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用其中一种,每隔5-7d浇注1次;也可用20%利克菌8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每10-15d防治1次;虫害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洒,每隔7天1次。

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为害。

本文标签: 黄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