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土拨鼠的科学养殖技术,其包括(1)圈舍建设、(2)土拨鼠繁殖、(3)土拨鼠的饲料配方、(4)饲养管理技术、(5)疾病防止、(6)出栏等这几个步骤,本发明方法主要通过特定的养殖圈舍,采用优良的选中和育种方法,结合饲料的优良配方和综合管理,使得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养殖的土拨鼠具有成活率高,肉质鲜美,生长周期短等优点。

1.土拨鼠的科学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圈舍建设: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舍由窝室和活动室两部分组成,大小相同,窝室规格为72×72×80厘米,两室之间留直径为20厘米的砖砌通道,供土拨鼠出入;(2)土拨鼠繁殖:包含a选种、b选配、c配种、d妊娠、e产仔;(3)土拨鼠的饲料配方:a青年獭、孕獭的精料配方:玉米40%、豆饼10%、麸皮44%、骨粉2%、食盐1%、血粉3%,每千克饲料另添加兔貂用多种维生素5克,微量元素少量;b哺乳母獭、仔獭的精料配方:玉米30%、麸皮26%、碎米20%、豆饼15%、血粉5%、骨粉3%、食盐0.5%、生长素0.5%,每千克另加兔貂用多种微生素10克。土拨鼠不饮水,主要从饲料中满足对水分的需要。土拨鼠采食速度快,十几分钟就可吃饱,主要采食时间在日出后两小时和黄昏前两小时,不需常备草料,但应坚持定时喂料,青料与精料按7∶3的比例投喂;(4)饲养管理技术:包含a冬眠期的管理,b土拨鼠配种期的管理,c哺乳期的管理,d静止期的管理,e仔獭的饲养管理;(5)疾病防止:土拨鼠的抗病力强,但如果饲养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疾病:a蛔虫病:幼獭和周岁以下的青年獭易患此病。病獭体弱消瘦,被毛杂乱无光,食欲不振,发育慢,严重时粪中可排出蛔虫体。治疗可用肠虫清一次半片喂服;b螨病、蚤病:两者均为体外寄生虫所致,侵害皮肤,并拌有痛痒,易造成脱毛及皮肤出现结痂,治疗时可用万分之三的除螨灵进行全身药浴,每次浸泡1分钟,一次可愈;(6)出栏: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种獭以青年獭出栏为宜;对皮用獭多为成年公獭以及不孕和停产的母獭,取皮以立冬为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土拨鼠的科学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土拨鼠俗称旱獭、美洲獭鼠等,土拨鼠为穴居动物,洞穴是土拨鼠冬眠、繁殖、过夜、避敌、休息、玩耍的共用场所,必须具备干燥清洁的地下窝室。土拨鼠体型大而肥壮,被毛为棕、黄、灰色,头短而阔,上唇为豁唇,上下各有一对门齿露于唇外,两眼为圆形,耳廓黑色,趾部尖端具有尖锐强硬的瓜,前肢节一趾退化,适于挖洞。耐饥饿,不饮水,喜食雨后草及露水草。喜群居,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曝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20℃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问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土拨鼠的寿命可长达15-20年,繁殖年限为10-15年。公母比例以1∶10为宜。春季是土拨鼠配种的季节,一般年产1-2胎。雌獭有6-7对乳头,怀孕期为30天左右,每胎产仔6-8只,多者达12只以上。土拨鼠是松鼠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集毛皮、肉用、药用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经济动物。土拨鼠毛皮坚实耐磨,保温性好,是制作裘皮、衣帽、披肩的上等原料,其肉属高蛋白食品,肉质细嫩,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其油脂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外用可治关节炎、烧伤等,内服有化瘀止血之功效。土拨鼠的心、肝、胆、爪等都可入药,有治病滋补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土拨鼠的科学养殖技术,可以达到其肉质和成活率大幅提高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圈舍建设: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舍由窝室和活动室两部分组成,大小相同,窝室规格为72×72×80厘米,窝室的四周由砖砌成,内壁及底部用水泥抹平。活动室除前面整个做笼门以外,其它三面也用砖、水泥砌抹,底面设竹木制底板,两室之间留直径为20厘米的砖砌通道,供土拨鼠出入;

2、土拨鼠繁殖

a选种:要求外貌端正,五官、四肢齐全,无外伤、尾巴完整,无弓形、绒毛丰厚、精神活泼,性情温顺食欲良好,无疾病。雌性土拨鼠乳头要多而均匀,胎产仔可达6只以上;

b选配:公母个体差异不大,般不超过500克,还应注意两者合笼后不打架,若发现打架,必须重新进行选配;

c配种:约20天土拨鼠发情持续时间长,每年只有1次,发情多在每年的4-6月。发情症状:外阴部外翻,阴毛向外倒,阴部潮红,流出粉红色的血迹,当流血停止后,阴部肿大,此时是交配的最好时机。一般土拨鼠发情时表现出串洞穴发出叫声、互相追逐、交往互嗅各自的生殖器官,特别是雄性更突出,交配时间一般5-15分钟。

d妊娠:妊娠期为32-40天,妊娠表现:食欲逐渐日增,被毛有光泽,不愿活动,怀孕后的雌性土拨鼠,从第5天起,乳头开始增大,到25天时,腹部明显增大,好静,临产前排尿频繁,用草筑窝;

e产仔:一般产4-6只,多者达12只,刚出生的幼獭,身体柔软、全身无毛秃光。呈粉红色裸体。两眼紧闭,尾巴很短,头较大,每只重约3050克。幼獭靠母獭乳汁发育生长,出生一周后,全身长出米黄色柔细致密的绒毛,一月龄后,幼獭便随母獭走出洞穴,到地面上开始活动,再经5-10天后,幼獭可断乳。

3、土拨鼠的饲料配方

a青年獭、孕獭的精料配方:玉米40%、豆饼10%、麸皮44%、骨粉2%、食盐1%、血粉3%,每千克饲料另添加兔貂用多种维生素5克,微量元素少量;

b哺乳母獭、仔獭的精料配方:玉米30%、麸皮26%、碎米20%、豆饼15%、血粉5%、骨粉3%、食盐0.5%、生长素0.5%,每千克另加兔貂用多种微生素10克。土拨鼠不饮水,主要从饲料中满足对水分的需要。土拨鼠采食速度快,十几分钟就可吃饱,主要采食时间在日出后两小时和黄昏前两小时,不需常备草料,但应坚持定时喂料,青料与精料按7∶3的比例投喂;

4、饲养管理技术:

a冬眠期的管理:早獭冬眠一般为半年,长者达10个月,短者约4个月, 一般从10月份开始冬眠到次年5月底6月初出蛰。冬眠是土拨鼠体温最低5-5.9℃,再低就可能死亡。冬眠时,呈昏睡状态,不吃不喝。冬眠时,呈昏睡状态,不吃不喝。此时舍温最低要保持在10.8摄氏度以上,最高不超过15℃,太高会造成土拨鼠不冬眠,要保持理想的舍温,将土拨鼠放在室内,或用塑料布做大棚,窝舍内放一定数量的保温稻草,也可在外面挖地窖,窖的深度要超.过当地冻层70厘米以下即可安全越冬;

b土拨鼠配种期的管理:出蛰后要加强营养,每天每只喂200 250克胡萝卜、100克白菜、在精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奶粉,以满足受配雌獭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c哺乳期的管理:土拨鼠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产仔后,雌獭每天需增加日粮量200-300克,平时日喂3次,产仔后增加1次,特别晚间更应喂些质量好的饲料。哺乳期在日粮中应增加牛奶100克、豆粉50克,放入饲料中做成窝窝头喂给。同时还要喂给一定数量的催乳药品,以促进多泌乳,饲料保持新鲜、不变质;

d静止期的管理:雄性成熟土拨鼠从配种后到入蛰前的一段时间为静止期;雌性成獭从仔獭分窝断奶到入蛰前为静止期。没有达到性成熟的土拨鼠,从出蛰到入蛰这段时间也为静止期。处于静止期的所有土拨鼠,出蛰以后的日食量很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增加,到入蛰前,日食量最大,主要是积累脂肪,准备越冬期的能量消耗,所以在禁止期只要喂一般的配合饲料就可以;

e仔獭的饲养管理:仔獭生长发育速度快,9月龄体重可达2.25千克左右。而雄性又比雌性生长发育快。仔獭的体重与母獭哺乳期的饲料质量有关,因此,仔獭在45日龄前,应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加喂牛奶和骨粉,鱼粉及豆制品。饲喂应采取定时定量。45日龄后即可断奶,实行分开饲养,每窝小獭应在一个窝室中饲养使之习惯于群居生活,仔獭分窝后,最初有食欲不振,精神不安,胆小怕人等表现而影响生长发育,在此期间应在饲料中添加25克熟黄豆粉或鸡蛋,每天再喂胡萝卜100-150克,并增加适量微量元素。8-9月为小土拨鼠采食高峰期,应当增加饲喂次数和饲料量,使小土拨鼠积累体内脂肪,以备越冬能量消耗;

5、疾病防止:土拨鼠的抗病力强,但如果饲养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疾病。

a蛔虫病:幼獭和周岁以下的青年獭易患此病。病獭体弱消瘦,被毛杂乱无 光,食欲不振,发育慢,严重时粪中可排出蛔虫体。治疗可用肠虫清一次半片喂服。

b螨病、蚤病:两者均为体外寄生虫所致,侵害皮肤,并拌有痛痒,易造成脱毛及皮肤出现结痂,治疗时可用万分之三的除螨灵进行全身药浴,每次浸泡1分钟,一次可愈;

6、出栏: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种獭以青年獭出栏为宜;对皮用獭多为成年公獭以及不孕和停产的母獭,取皮以立冬为佳;

采用上述方案后,土拨鼠通过选择、配种、繁育、饲养管理,采用特定的养殖场,配合本发明方法中特有的饲料,土拨鼠的生长速度加快,肉质口感提高,病疫降低,大大的提高了饲养土拨鼠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圈舍建设: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舍由窝室和活动室两部分组成,大小相同,窝室规格为72×72×80厘米,窝室的四周由砖砌成,内壁及底部用水泥抹平。活动室除前面整个做笼门以外,其它三面也用砖、水泥砌抹,底面设竹木制底板,两室之间留直径为20厘米的砖砌通道,供土拨鼠出入;

2、土拨鼠繁殖

a选种:要求外貌端正,五官、四肢齐全,无外伤、尾巴完整,无弓形、绒毛丰厚、精神活泼,性情温顺食欲良好,无疾病。雌性土拨鼠乳头要多而均匀,胎产仔可达6只以上;

b选配:公母个体差异不大,般不超过500克,还应注意两者合笼后不打架,若发现打架,必须重新进行选配;

c配种:约20天土拨鼠发情持续时间长,每年只有1次,发情多在每年的4-6月。发情症状:外阴部外翻,阴毛向外倒,阴部潮红,流出粉红色的血迹,当流血停止后,阴部肿大,此时是交配的最好时机。一般土拨鼠发情时表现出串洞穴发出叫声、互相追逐、交往互嗅各自的生殖器官,特别是雄性更突出,交配时间一般5-15分钟。

d妊娠:妊娠期为32-40天,妊娠表现:食欲逐渐日增,被毛有光泽,不愿活动,怀孕后的雌性土拨鼠,从第5天起,乳头开始增大,到25天时,腹部明显增大,好静,临产前排尿频繁,用草筑窝;

e产仔:一般产4-6只,多者达12只,刚出生的幼獭,身体柔软、全身无毛秃光。呈粉红色裸体。两眼紧闭,尾巴很短,头较大,每只重约30 50克。幼獭靠母獭乳汁发育生长,出生一周后,全身长出米黄色柔细致密的绒毛,一月龄后,幼獭便随母獭走出洞穴,到地面上开始活动,再经5-10天后,幼獭可断乳。

3、土拨鼠的饲料配方

a青年獭、孕獭的精料配方:玉米40%、豆饼10%、麸皮44%、骨粉2%、食盐1%、血粉3%,每千克饲料另添加兔貂用多种维生素5克,微量元素少量;

b哺乳母獭、仔獭的精料配方:玉米30%、麸皮26%、碎米20%、豆饼15%、血粉5%、骨粉3%、食盐0.5%、生长素0.5%,每千克另加兔貂用多种微生素10克。土拨鼠不饮水,主要从饲料中满足对水分的需要。土拨鼠采食速度快,十几分钟就可吃饱,主要采食时间在日出后两小时和黄昏前两小时,不需常备草料,但应坚持定时喂料,青料与精料按7∶3的比例投喂;

4、饲养管理技术:

a冬眠期的管理:早獭冬眠一般为半年,长者达10个月,短者约4个月,一般从10月份开始冬眠到次年5月底6月初出蛰。冬眠是土拨鼠体温最低5-5.9℃,再低就可能死亡。冬眠时,呈昏睡状态,不吃不喝。冬眠时,呈昏睡状态,不吃不喝。此时舍温最低要保持在10.8摄氏度以上,最高不超过15℃,太高会造成土拨鼠不冬眠,要保持理想的舍温,将土拨鼠放在室内,或用塑料布做大棚,窝舍内放一定数量的保温稻草,也可在外面挖地窖,窖的深度要超.过当地冻层70厘米以下即可安全越冬;

b土拨鼠配种期的管理:出蛰后要加强营养,每天每只喂200 250克胡萝卜、100克白菜、在精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奶粉,以满足受配雌獭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c哺乳期的管理:土拨鼠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产仔后,雌獭每天需增加日粮量200-300克,平时日喂3次,产仔后增加1次, 特别晚间更应喂些质量好的饲料。哺乳期在日粮中应增加牛奶100克、豆粉50克,放入饲料中做成窝窝头喂给。同时还要喂给一定数量的催乳药品,以促进多泌乳,饲料保持新鲜、不变质;

d静止期的管理。雄性成熟土拨鼠从配种后到入蛰前的一段时间为静止期;雌性成獭从仔獭分窝断奶到入蛰前为静止期。没有达到性成熟的土拨鼠,从出蛰到入蛰这段时间也为静止期。处于静止期的所有土拨鼠,出蛰以后的日食量很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增加,到入蛰前,日食量最大,主要是积累脂肪,准备越冬期的能量消耗,所以在禁止期只要喂一般的配合饲料就可以;

e仔獭的饲养管理:仔獭生长发育速度快,9月龄体重可达2.25千克左右。而雄性又比雌性生长发育快。仔獭的体重与母獭哺乳期的饲料质量有关,因此,仔獭在45日龄前,应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加喂牛奶和骨粉,鱼粉及豆制品。饲喂应采取定时定量。45日龄后即可断奶,实行分开饲养,每窝小獭应在一个窝室中饲养使之习惯于群居生活,仔獭分窝后,最初有食欲不振,精神不安,胆小怕人等表现而影响生长发育,在此期间应在饲料中添加25克熟黄豆粉或鸡蛋,每天再喂胡萝卜100-150克,并增加适量微量元素。8-9月为小土拨鼠采食高峰期,应当增加饲喂次数和饲料量,使小土拨鼠积累体内脂肪,以备越冬能量消耗;

5、疾病防止:土拨鼠的抗病力强,但如果饲养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疾病。

a蛔虫病:幼獭和周岁以下的青年獭易患此病。病獭体弱消瘦,被毛杂乱无光,食欲不振,发育慢,严重时粪中可排出蛔虫体。治疗可用肠虫清一次半片喂服。

b螨病、蚤病:两者均为体外寄生虫所致,侵害皮肤,并拌有痛痒,易造成脱毛及皮肤出现结痂,治疗时可用万分之三的除螨灵进行全身药浴,每次浸泡1分钟,一次可愈;

6、出栏: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种獭以青年獭出栏为宜;对皮用獭多为成年公獭以及不孕和停产的母獭,取皮以立冬为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标签: 土拨鼠养殖技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