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一、清洗温室养殖甲鱼,然后顺次割颈放血、去内脏,在热水中浸泡数秒,去除外膜,去除脂肪,清洗干净,采用整只形式或分割成头、腿、裙边不同部位的形式;二、采用紫苏溶液对第一步处理后的甲鱼料进行浸泡脱腥处理。本发明采用紫苏溶液来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能够有效地解决甲鱼宰杀困难、温室甲鱼腥味重的问题。

1.一种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一、清洗温室养殖甲鱼,然后顺次割颈放血、去内脏,在热水中浸泡数秒,去除外膜,去除脂肪,清洗干净,采用整只形式或分割成头、腿、裙边不同部位的形式;二、采用紫苏溶液对第一步处理后的甲鱼料进行浸泡脱腥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采用腹部开肚或背部开背的方式去内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在热水中浸泡处理时,热水温度为85℃-98℃,浸泡时间为10s-6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温室甲鱼与紫苏溶液的重量比为1∶0.8-1∶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浸泡时间为20min-120min。 6.如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紫苏溶液浓度为0.1%-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紫苏溶液通过如下方式制得:干紫苏叶的质量∶水的质量为0.1-1.0∶100,煮沸后,维持微沸状态5min-20min,然后冷却放置30min-60min,过滤得到紫苏溶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温室养殖甲鱼降低腥味的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甲鱼清洗、割颈放血、去外膜、脂肪后,用紫苏溶液降低其腥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食品和中药材料。自古以来甲鱼除鲜活烹调或利用甲壳等部分入药外,但,少有人考虑进行深加工开发利用。随着工厂化养鳖技术的兴起和推广,甲鱼养殖产量迅速提高,甲鱼价格得以下降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甲鱼加工也就大有潜力可挖、前景广阔。因此,其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为了延长产业链,提高龟鳖产品的附加值,加大甲鱼精深加工品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 

但是,甲鱼特别是温室甲鱼由于养殖过程中主要采用饲料喂养,生长速度快,腥味重,肉质较差,给甲鱼销售和加工带来更大的困难,销售价格一直以来都维持在低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温室甲鱼的腥味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紫苏溶液降低温室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能够有效地消除温室养殖甲鱼的腥味,温室养殖甲鱼去腥后,以宰杀后的甲鱼形态上市,可以方便消费者食用,提高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从而促进温室甲鱼养殖业的发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紫苏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按如下步骤: 

一、清洗温室养殖甲鱼,然后顺次割颈放血、去内脏,在热水中浸泡数秒,去除外膜,去除脂肪,清洗干净,采用整只形式或分割成头、腿、裙边不同部位的形式; 

二、用紫苏溶液对前一步的甲鱼料进行浸泡脱腥处理。 

优选的,第一步,采用腹部开肚或背部开背的方式去内脏。 

优选的,第一步,在热水中浸泡处理时,热水温度为85℃-98℃,浸泡时间为10s-60s。 

优选的,第二步,温室甲鱼与紫苏溶液的重量比为1∶0.8-1∶1.5。 

优选的,第二步,浸泡时间为20min-120min。 

优选的,第二步,紫苏溶液浓度为0.1%-1.0%。 

更进一步优选的,紫苏溶液通过干紫苏叶∶水(质量比)=(0.1-1.0)∶100,煮沸后,维持微沸状态5min-20min,然后冷却放置30min-60min,过滤得到相应浓度的紫苏溶液。 

本发明采用紫苏溶液来降低温室养殖甲鱼腥味的加工方法,其能够有效地解决甲鱼宰杀困难、温室甲鱼腥味重的问题。甲鱼腥味降低,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温室养殖甲鱼的销路。 

本发明方法对于温室养殖甲鱼去腥、方便消费者处理和食用甲鱼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未经处理的温室养殖甲鱼肉挥发性成分GC-MS总离子峰图。 

图2是紫苏溶液脱腥处理后的温室甲鱼肉挥发性成分GC-MS总离子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积极效果更加清楚明白,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对于具体实施方案的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把温室养殖甲鱼清洗,然后顺次割颈放血、采用腹部开肚的方式去内脏,然后在90℃的热水中浸泡30s,利用手工的方法去外膜、脂肪,自来水清洗干净后,通过0.1%的紫苏溶液(肉(w)∶水(w)=1∶1.5)浸泡30min,对处理好的整只甲鱼进行浸泡脱腥处理。 

实施例二: 

清洗温室养殖甲鱼,然后顺次割颈放血、采用背部开背的方式去内脏,然后在85℃的热水中浸泡60s,利用手工的方法去除外膜和脂肪,自来水清洗干净后,切下甲鱼头、甲鱼前腿、甲鱼后腿、甲鱼裙边、甲鱼龟甲,通过1.0%紫苏溶液(肉(w)∶水(w)=1∶0.8)浸泡120min,对分割后的甲鱼进行浸泡脱腥处理。 

实施例三: 

把温室养殖甲鱼清洗,然后顺次割颈放血、采用腹部开肚的方式去内脏,然后在98℃的热水中浸泡10s,利用手工的方法去外膜、脂肪,自来水清洗干净后,切下甲鱼头、甲鱼前腿、甲鱼后腿、甲鱼裙边、甲鱼龟甲,通过0.5%紫苏溶液(肉(w)∶水(w)=1∶1)浸泡40min,作去腥处理,以降低温室甲鱼腥味。 

上述各实施例的紫苏溶液通过如下方式制得:干紫苏叶的质量∶水的质量为0.1-1.0∶100,煮沸后,维持微沸状态5min-20min,然后冷却放置30min-60min,过滤得到紫苏溶液。 

附图和附表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主题: 

将经脱腥处理前后的甲鱼肉进行GC-MS分析,并比较两者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结果如图1、图2、表1、表2所示,经脱腥处理后,酯类、醇类和酮类等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减少了,紫苏溶液对原有风味物质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 

表1温室甲鱼肉脱腥处理前后挥发性成分种类比较(个) 

挥发性成分种类 脱腥前 紫苏脱腥 醛类 12 14 醇类 10 4 酮类 4 3 酯类 7 5 烃类 26 13 合计 59 39 其他 11 7

表2温室甲鱼肉脱腥处理前后挥发性成分含量比较(%) 

挥发性成分种类 脱腥前 紫苏脱腥 醛类 21.11 12.48 醇类 3.07 1.62 酮类 4.25 1.05 酯类 1.88 1.31 烃类 14.24 3.73 其他 2.62 63.59

紫苏作为一种中草药,最先用于医学领域,具有去腥的作用。本发明利用紫苏来降低温室甲鱼的腥味,能得到消费者认可,以满足市场要求,提高了温室甲鱼的销路和产品附加值。 

以上列举仅为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所以从本发明公开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变形所得的加工方法,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标签: 紫苏甲鱼腥味温室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