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由20%~50%的主要成分、20%~30%的助剂以及余量的载体组成;主要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10):(1~10):20的咪鲜胺、嘧菌酯和噻呋酰胺的混合物;根据各种药剂的不同病害作用机理,将其完美结合起来,辅以合适的助剂和载体,寻求最合适的配比对水稻种子以合适的用量处理后并应用于各种病害的防治,与传统水稻病害防治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对水稻各种病害具有明显的效果,省工省力;b)明显减少水稻生长前中期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c)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水稻生长前中期不施用任何杀菌剂,降低成本;d)对水稻生长安全,即可人工操作,也可机械操作;e)促进水稻出苗、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1.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由20%~50%的主要成分、20%~30%的助剂以及余量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主要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10):(1~10):20的咪鲜胺、嘧菌酯和噻呋酰胺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3:20的咪鲜胺、嘧菌酯和噻呋酰胺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着色剂、消泡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成膜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所述消泡剂为硅酮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蒸馏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由以下组份组成:20份噻呋酰胺、1份咪鲜胺、3份嘧菌酯、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份聚丙烯酰胺、4份乙二醇、0.4份硅酮类化合物、1份碱性玫瑰精、0.1份黄原胶、0.8份硅酸镁铝、余量为蒸馏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成分还包括复硝酚钠,其用量为种子处理剂总重量的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还包括β环糊精,其用量为种子处理剂总重量的1.5%。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水稻恶苗病、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于每100kg水稻种子,种子处理剂的用量为1800~2400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 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期病虫发生种类多,尤其是水稻害 虫,如水稻种传病害(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发生轻的年份,水稻 生长期需用药喷雾防治5-6次,严重年份需用药8-10次,传统病害防治方式以 茎叶喷雾为主,药剂利用率低、防治次数多,而且易引起水稻病害的抗药性、农 田面源污染严重、稻米残留超标等问题,进而加大农户种植的成本,水稻生产的 效益减少;2014、2015年因稻瘟病的重发生,光单一病害用药防治3-5次,防 治效果不尽人意,产量损失惊人,如何减少农药的用量、使用次数,是目前水稻 生产上突出的问题。2015年国家农业部提出“十三五”计划,明确要求农药使 用零增长,农药减量使用技术,除农药的湿润展布技术、农药精准施药技术和超 长效药剂的使用外,水稻种子处理技术简便易行且可达事倍功半的效果。

因此开发一种省工省力且减少农药使用量或次数的种子处理剂以及其应用 方法以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的病害意义重大。

噻呋酰胺(thifluzamide)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琥珀酸酯 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噻呋酰胺 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 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噻呋 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 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和麦类 的纹枯病。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 方式施用。

咪鲜胺(prochloraz)是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治疗等 多重作用,内含咪鲜胺为咪唑类广谱杀菌剂。本品为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 起作用,无内吸作用,对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防效极佳。采用基因 诱导技术,激活植物抗病基因表达,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 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 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 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常规使用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还可防治水 稻恶苗病、稻瘟病等。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香蕉炭疽病、叶 斑病,芒果炭疽病,花生叶斑病,辣椒、茄子、甜瓜、番茄等蔬菜炭疽病,草莓 炭疽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苹果炭疽病,梨黑星病等。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农药,高 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 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 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 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

如何将以上几种药剂辅以其他的载体和辅助药剂以合适的剂量用以控制水 稻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中去值得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水稻病害目前以茎叶喷雾为主, 药剂利用率低、防治次数多,而且易引起水稻病害的抗药性、农田面源污染严重、 稻米残留超标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控制效果好、减少 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持效期长且提高水稻抗逆性的控制水稻 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 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按重量计由20%~50%的主要成分、20%~30% 的助剂以及余量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主要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10):(1~10):20 的咪鲜胺、嘧菌酯和噻呋酰胺的混合物。

更为优选的,所述主要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3:20的咪鲜胺、嘧菌酯和噻呋 酰胺的混合物。

更为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着 色剂、消泡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成膜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所 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所述消泡剂为硅酮类。

更为优选的,所述载体为蒸馏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以重量份 数计算由以下组份组成:20份噻呋酰胺、1份咪鲜胺、3份嘧菌酯、6份烷基酚 聚氧乙烯醚、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份聚丙烯酰胺、4份乙二醇、0.4份硅酮 类化合物、1份碱性玫瑰精、0.1份黄原胶、0.8份硅酸镁铝、余量为蒸馏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要成分还包括复硝酚钠,其用量为种子处理剂总 重量的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还包括β环糊精,其用量为种子处理剂总重量 的1.5%。

上述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的应用,用于水稻恶苗病、 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

上述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的应用,对于每100kg水稻 种子,种子处理剂的用量为1800-2400g。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 用,根据各种药剂的不同病害作用机理,将其完美结合起来,辅以合适的助剂和 载体,寻求最合适的配比对水稻种子以合适的用量处理后并应用于各种病害的防 治,与传统水稻病害防治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对水稻各种病害具有明显 的效果,省工省力;b)明显减少水稻生长前中期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 品的残留;c)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水稻生长前中期不施用任何杀菌剂,降低 成本;d)对水稻生长安全,即可人工操作,也可机械操作;e)促进水稻出苗、 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按重量计由20%~50%的主要 成分、20%~30%的助剂以及余量的载体组成。

其中所述主要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10):(1~10):20的咪鲜胺、嘧菌酯和 噻呋酰胺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重量比优选为(1~6):(1~6):20,更 进一步的,重量比优选为1:3: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要成分还包括复 硝酚钠,其用量为种子处理剂总重量的0.3%-1.0%,优选0.5%,有利于水稻发芽, 促进水稻生长、生根,提高水稻抗逆性。

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着色剂、消泡剂;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还包括β环糊精,其用量为种子处理剂总重量的 1.0%-3.0%,优选1.5%,使各成分相溶性更好、体系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氧乙烯脂肪酸、苯乙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基醚、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 酸盐、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基酚甲醛缩 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 衍生物磺酸盐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优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盐中的 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膜剂为阿拉伯胶、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甲基 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钠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优选为聚丙烯酰 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阿拉伯胶、甲基纤维 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 优选为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尿素、 硫酸铵、氯化钠或氯化钙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乙二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水性玫红、酸性大红的一种 或几种,在本发明中优选为碱性玫瑰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为硅酮类、C8-10的脂肪酸、C10-20的饱和脂 肪酸及其酯类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优选为硅酮类。

其中所述载体优选蒸馏水。

实施例1: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3g咪鲜胺、6g嘧菌酯、6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蒸馏水补至100g、蒸馏水补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29%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 种衣剂。

实施例2: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3g咪鲜胺、6g嘧菌酯、6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1.5gβ环糊精、0.5g复硝酚钠,蒸馏水补 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

实施例3: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3g咪鲜胺、30g嘧菌酯、7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蒸馏水补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26%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 种衣剂。

实施例4: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3g咪鲜胺、30g嘧菌酯、7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1.5gβ环糊精、0.5g复硝酚钠,蒸馏水补 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

实施例5: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1g咪鲜胺、3g嘧菌酯、6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蒸馏水补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24%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 种衣剂。

实施例6: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1g咪鲜胺、3g嘧菌酯、6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1.5gβ环糊精、0.5g复硝酚钠,蒸馏水补 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

实施例7: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1g咪鲜胺、6g嘧菌酯、6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蒸馏水补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27%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 种衣剂。

实施例8: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1g咪鲜胺、6g嘧菌酯、6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1.5gβ环糊精、0.5g复硝酚钠,蒸馏水补 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

实施例9: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6g咪鲜胺、1g嘧菌酯、7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蒸馏水补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27%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 种衣剂。

实施例10: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各组分具 体配比如下:20g噻呋酰胺、6g咪鲜胺、1g嘧菌酯、7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聚丙烯酰胺、4g乙二醇、0.4g硅酮类化合物、碱性玫瑰 精1g、0.1g黄原胶、0.8g硅酸镁铝、1.5gβ环糊精、0.5g复硝酚钠,蒸馏水补 至100g。

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砂磨机中研磨 3-4小时,经检测后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

实施例11:

供试材料:实施例5的种子处理剂24%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种衣 剂成品,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4。

试验处理设置:设置24%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每100kg 水稻种子1200g、1800g、2400g的处理量三组试验组,同时设置不使用药剂对种 子处理的空白对照组。

试验方法:精选水稻种子,先用清水浸种,沥干后按试验处理将水稻种子均 匀用种子处理剂拌匀,每个处理取样在培养箱做发芽试验,每处理100粒,重复 3次。

播种方式:盆钵育秧机插(5月25日播种,6月16日移栽),直播稻(6月 6日播种),盆钵育秧机插(5月25日播种,6月16日移栽),盆钵育秧播种后 20天,考察秧苗的高度、根系数量和鲜重,播种后7天,待秧苗长至2叶1心 时,人工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并覆膜保湿,大田试验面积每处理0.25亩, 重复3次。

调查方法:在种子播后20天和移栽后30天调查恶苗病;稻瘟病在接菌后 10-15天和大田移栽30天调查,按5点取样,每点10株(穴)秧苗;纹枯病在 8月中旬、9月上旬各调查1次。

具体试验结果如表1-表4所示:

表1:实施例5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表2:实施例5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

表3:实施例5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稻瘟病的控制效果

表4:实施例5种子处理剂对恶苗病的控制效果

比较以上表1-4数据,室内试验和田间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5的24%噻 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对水稻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具 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较空白对照组均显示明显的优势,且以24%噻呋酰胺·咪鲜 胺·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每100公斤种子1800-2400克获得最佳的效果,而且对水 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对水稻品种武运粳24来说,从水稻播种至水稻抽穗, 基本不需要使用杀菌剂,可减少农药的用量,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此外,对其他实施例的27%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种衣剂、26%噻 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种衣剂、29%噻呋酰胺·咪鲜胺·嘧菌酯悬浮种衣 剂等也进行小面积的试验,同样各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具有优异 的控制效果,可以减少水稻生长前中期杀菌剂的使用。此外,在原配方中加入β 环糊精和复硝酚钠后,有利于促进水稻出苗、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根据各种药剂的不同病害作用机理,将其完美结合起来,辅以合适的助剂和载体, 寻求最合适的配比对水稻种子以合适的用量处理后并应用于各种病害的防治,与 传统水稻病害防治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对水稻各种病害具有明显的效果, 省工省力;b)明显减少水稻生长前中期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 c)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水稻生长前中期不施用任何杀菌剂,降低成本;d)对 水稻生长安全,即可人工操作,也可机械操作;e)促进水稻出苗、生长,提高水 稻的抗逆性。

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 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文标签: 病害水稻及其应用种子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