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木叶固体饮料,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辣木叶水提浸膏5-40份,乳糖10-80份,白砂糖1-50份,安赛蜜0-2份。本发明提供的辣木叶固体饮料,不含防腐剂,营养健康,口感佳,便于冲服,性状良好,适于所有人群;工艺中采用减压浓缩,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辣木的营养成分;采用梯度干燥和精确处方配比,极大的提高工业生产的合格率和批次间的稳定性。

1.一种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辣木叶水提浸膏5-40份,乳糖10-80份,白砂糖1-50份,安赛蜜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辣木叶水提浸膏13份,乳糖76份,白砂糖15.2份,安赛蜜0.20~0.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安赛蜜为0.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木叶水提浸膏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辣木叶,用水提取,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0(55℃测),冷却至室温,过滤或离心后,取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22(25℃测)的稠膏,即得辣木叶水提浸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木叶水提浸膏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辣木叶,加10~25倍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60~100目筛过滤,50~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0(55℃测),冷却至室温,3000~6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8±0.22(25℃测)的稠膏,即得辣木叶水提浸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木叶水提浸膏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辣木叶,加20倍水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80目筛过滤,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3(55℃测),冷却至室温,5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7(25℃测)的稠膏,即得辣木叶水提浸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辣木叶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饮料呈颗粒状。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辣木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2)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状固体饮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湿法制粒过程中,以水为粘合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具体条件为:先在50℃干燥一小时,再升至70℃干燥两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木叶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oleiferaLam.)为辣木科辣木属的植物,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 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广泛种植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土壤条件 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自20世纪90年代古巴开始发展辣木产业,近年来, 该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在辣木栽培及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推动产业 的健康发展。在中巴双方领导人的关心和推动下,2014年7月22日,古巴 —中国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哈瓦那正挂牌运行,为下一步双边在品种交换、优良 品种选育、产品研发和综合开发。

在国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辣木被称为“奇迹之树”。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开发具有极大的潜力,具有丰 富的营养价值,在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真菌方面亦表现出良好活性。

辣木中富含19种氨基酸,丰富的脂肪酸,硫、磷、钾、钙、镁等元素等矿 物质,其辣木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 泛酸和生物素等对人体有着独特的营养价值。

国内目前也出现了对辣木的开发应用研究,如专利申请:CN104323392A,公 开了一种辣木固体饮料,它是以辣木叶超微粉、辣木籽超微粉为主要原料,添加 有机酸、无机酸后制得的一种泡腾制剂。专利申请:CN102132927A,公开了一种 辣木叶悬浮饮料,它也是由辣木叶超微粉加上增稠剂、甜味剂和酸味剂组成。上 述专利均是以辣木叶超微粉作为原料制备饮料,其中,超微粉碎技术虽然目前已 经较为普遍,但若涉及到工业生产,其设备的购买成本和后期维修、养护成本高, 为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开支,另外,粉末虽小,但在饮料中呈悬浮或漂浮状,其 服用方便程度和人群接受度都不及溶液。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 单、无需特殊设备、生产成本较为低廉,并且产品最终能够呈透明溶液状态的辣 木叶固体饮料。

植物药有效成分复杂,即使是提取纯化的有效部位,其成分也相当复杂,无 法获得制剂设计所需的力学参数,从理论上难以指导植物药制剂的设计;大多数 植物药或有效部位,其物理、化学性质比较复杂,这也给辅料的筛选及制剂处方 的设计增加了困难,成为了成型工艺的难题。

本发明中拟将辣木叶水提浸膏进行制粒,从而可以制备得到最终完全溶于水 的辣木叶固体饮料。然而,本发明所得辣木叶水提浸膏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粘性, 无法直接制粒,加入适量的辅料能够降低其吸湿性和粘性,有利于制粒。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木叶固体饮料,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辣木叶水提浸膏5-40份,乳糖10-80份,白砂糖1-50份,安赛蜜0-2份。

进一步地,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辣木叶水提浸膏13份,乳糖76份,白砂糖15.2份,安赛蜜0.20~0.30份。

本发明研究发现,在上述配比条件下,本发明可以成功地将辣木叶水提浸膏 制备成颗粒,且满足制备颗粒的各项要求。然而,口感测试发现,填充剂和矫味 剂等辅料的种类和用量等对产品的成型及口感有显著影响,仅有上述配比条件下 的辅料和用量,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型效果和满意的饮料口感,同时,本发明试 验中还意外地发现,将安赛蜜的用量调整至0.25份时,口感最佳,显著优于其他 配比组,因此,本发明优选安赛蜜的用量为0.25份。

其中,所述辣木叶水提浸膏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取辣木叶,用水提取,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0(55℃测),冷却至室 温,过滤或离心后,取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22(25℃测)的稠膏,即得 辣木叶水提浸膏。

进一步地,所述辣木叶水提浸膏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取辣木叶,加10~25倍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60~100目筛过滤, 50~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0(55℃测),冷却至室温,3000~6000r/min 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8±0.22(25℃测)的稠膏,即得辣木叶水提浸 膏。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辣木叶水提浸膏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取辣木叶,加20倍水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80目筛过滤,80℃减压浓缩 至相对密度1.03(55℃测),冷却至室温,5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1.37(25℃测)的稠膏,即得辣木叶水提浸膏。

其中,所述固体饮料呈颗粒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辣木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配比称取原料;

(2)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湿法制粒,干燥,即得颗粒状的固体饮料。

进一步地,湿法制粒过程中,以水为粘合剂。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具体条件为:先在50℃干燥一小时,在 升至70℃干燥两小时。本发明研究发现,在此梯度条件下干燥的产品,成型好, 色泽棕黄。而采用单一温度进行干燥,或者采用其他干燥梯度,其产品成型和干 燥效果、外观均较差,因此,本发明优选上述梯度干燥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辣木叶固体饮料,不含防腐剂,营养健康,口感佳,便于冲服, 性状良好,适于所有人群;工艺中采用减压浓缩,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辣木的营养 成分;采用梯度干燥,极大的提高工业生产的合格率。

基于辣木叶水提浸膏带来的制剂障碍,本发明考察了多种辅料以求达到好的 制粒效果和口感,最终发现“辣木叶水提浸膏13份,乳糖76份,白砂糖15.2份, 安赛蜜0.20~0.30份”这一辅料种类和比例组合混合制剂,操作容易、适合生产且 稳定性好,吸湿率低,成型率高,口感满意度也较高。其中,令发明人意料不到 的是,在上述配比条件的基础上,将安赛蜜配比微调至0.25份,就可以大幅改善 人群对该饮料的口感满意度,且远远超过了其他配比。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手段,在不脱 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 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 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固体饮料的制备

1.处方

辣木叶水提浸膏130g乳糖76g白砂糖15.2g安赛蜜0.25g

2.制备工艺

取辣木叶,加20倍水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80目筛过滤,80度减压浓缩 至相对密度1.03(在55℃温度下测得),冷却至室温,离心(5000r/min),离心液 浓缩成稠膏(在25℃温度下测得稠膏相对密度为1.37)。

按处方配比,加入相应比例乳糖,白砂糖,安赛蜜混合均匀,过24目筛制粒, 干燥(梯度干燥,50℃一小时,70℃两小时),整粒,分装,即得。

一、水分的测定

1.方法:常压干燥法

2.操作步骤:清洗称量皿→烘至恒重→称取样品→放入调好温度的烘箱 (100~105℃)→烘1.5小时→于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烘0.5小时→称至恒重 (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3.实验结果:

表1

序号 产品批号 水分测定结果 1 201401201 1.7% 2 20150101 1.8% 3 20150202 1.82% 4 20150302 1.78% 5 20150501 1.9% 6 20150701 1.78%

二:吸湿性测定试验

1、吸湿率的测定方法

取约5g辣木固体饮料颗粒平摊于干燥至恒质量的称量瓶中,开盖置于干燥 器中12h以上达到脱湿平衡,备用。将底部盛有过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干燥器在25℃ 放置48h,使其内部相对湿度为75%。将装有药物的量瓶精密称定质量后置于干 燥器中,于4、24、48h精确称量瓶和药物的质量,计算吸湿率。以时间为横坐 标,吸湿率为纵坐标绘制吸湿曲线。

吸湿率=(吸湿后药粉质-吸湿前药粉质量)/吸湿前药粉质量

2、吸湿率测定结果

表2

三、干燥条件考察

按照下表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考察各干燥条件对产品的影响,结果如下:

表3

由上表可知,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温度梯度,均会对产品的成型效果、干燥效 果以及外观造成较大影响,对于本发明颗粒而言,7号干燥工艺的干燥效果最佳, 本发明将此干燥条件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干燥工艺。

实施例2本发明固体饮料的制备

1.处方

辣木叶水提浸膏130g乳糖76g白砂糖15.2g安赛蜜0.20g

2.制备工艺

取辣木叶,加20倍水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80目筛过滤,80度减压浓缩 至相对密度1.03(在55℃温度下测得),冷却至室温,离心(5000r/min),离心液 浓缩成稠膏(在25℃温度下测得稠膏相对密度为1.37)。

按处方配比,加入相应比例乳糖,白砂糖,安赛蜜混合均匀,过24目筛制粒, 干燥(梯度干燥,50℃一小时,70℃两小时),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固体饮料的制备

1.处方

辣木叶水提浸膏130g乳糖76g白砂糖15.2g安赛蜜0.30g

2.制备工艺

取辣木叶,加20倍水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80目筛过滤,80度减压浓缩 至相对密度1.03(在55℃温度下测得),冷却至室温,离心(5000r/min),离心液 浓缩成稠膏(在25℃温度下测得稠膏相对密度为1.37)。

按处方配比,加入相应比例乳糖,白砂糖,安赛蜜混合均匀,过24目筛制粒, 干燥(梯度干燥,50℃一小时,70℃两小时),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4本发明颗粒剂的辅料筛选实验

本发明发现,辣木叶水提浸膏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粘性,无法直接制粒,并 且,多数试验者认为其口感苦、涩或辣,直接制粒适口性不佳。因此,需要对辅 料种类和用量进行考察,以便能够成功制粒且满足口感需求。

其中,成型性考察是将制备好的颗粒称定质量,先过一号筛,再过二号筛,收 集能通过一号筛但不能通过二号筛的颗粒,称定质量。成型率=过筛后颗粒质量/ 过筛前颗粒质量。

口感测试的受试对象和方法为:选取各个年龄段(3-5岁,12-16岁,20-50岁, 60岁以上)受试人群共计1000人,连续测试3天,以每天1-2袋固体饮料的量饮 用,对该固体饮料进行口感评价,评价标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接受率=满意 +一般/被试人总数。

考察结果见表4。

根据表4结果可知,虽然淀粉、糊精为常用的填充剂,且价格低廉,然而,对 于辣木叶水提浸膏而言,两者无法满足制粒要求,制粒较困难,且不满足本发明 对饮料外观性状的要求。若将糊精用量减少,与乳糖、木糖醇等合用,由于本发 明原料浸膏本身吸湿性和粘性的影响,导致颗粒粘度较大,制粒过程不易。若再 降低糊精用量,将其于甘露醇、蔗糖合用,粘度问题可得到一定改善,但口感和 澄明度同样存在缺陷。因此,本发明放弃使用淀粉和糊精作为填充剂,对其他辅 料进行考察(见处方1~4)。

本发明后期还对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白砂糖、阿斯巴甜等多种填充剂和 矫味剂进行了考察(处方5~12),其中,乳糖易溶于水,性质稳定,吸湿性较小, 与大多数成分不起作用,对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影响小,是很好的稀释剂;安赛 蜜几乎不吸湿,但使用过多口感苦涩。将上述辅料分别进行组合使用后,最终发现, 仅仅只有在“辣木叶水提浸膏13份,乳糖76份,白砂糖15.2份,安赛蜜0.20~0.30 份”这一配比下,才能够满足制粒要求,且口感适中,满意率可以高达78%以上 (见处方9、11、12)。

另外,处方9于处方11、12比较,仅安赛蜜配比定为0.25份,却可以大幅改 善人群对该饮料的口感满意度(高达95%以上),且远远超过了其他两组配比,安 赛蜜这一微小用量的改变对口感带来的显著改善,也同样使发明人感到意外。因 此,本发明将处方9作为最佳处方。上述结果说明,甜味剂的种类及各甜味剂的 用量配比,需要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最佳的口感。

白砂糖,食用糖中最主要的品种,在国外基本上100%食用糖都是白砂糖,含 蔗糖95%以上,然过多而生腻,甜味在口中经久不消。

安赛蜜,甜度远高于蔗糖,但量过多而生苦味,对味觉器官刺激性较强;易 溶于水,口感好,无热量,在空气中不吸湿,能耐225℃高温且具有在人体内不代 谢、不吸收等特点。使用时不与其它食品成分或添加剂发生反应,甜味纯正而强 烈,优于蔗糖甜味,持续时间长。

本发明上述最佳处方,正是在其特定的用量配比下,才能结合两种甜味剂各自 的优点,得到宜人的口感。

表4续

本文标签: 固体木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