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工艺流程包括:豆渣→烘干→粉碎→过筛→加水→加缓冲液→加蛋白酶→灭酶→加α-淀粉酶→灭酶→离心过滤→洗涤滤渣→滤渣烘干至恒重。本发明综合考虑pH值、底物浓度、粉碎程度、酶的使用条件及酶的使用量等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本发明使得豆渣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豆子废弃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通过灰分的测定实验结果说明,酶法提取得到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纯度高,灰分含量仅为2.8%左右。

1.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豆渣烘干粉碎得到豆渣粉;(2)向每克豆渣粉中加入蒸馏水5~7ml以及PH6.5~7.0的磷酸缓冲液5~7ml,得到豆渣浆;(3)向豆渣浆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次酶解,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述豆渣粉:中性蛋白酶=1g:0.7~1mg,得到第一酶解豆渣浆;(4)对第一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一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一灭酶豆渣浆;(5)向第一灭酶豆渣浆中加入耐热α-淀粉酶进行第二次酶解,耐热α-淀粉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述豆渣粉:耐热α-淀粉酶=1g:10~20μl,得到第二酶解豆渣浆;(6)对第二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二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二灭酶豆渣浆;(7)对第二灭酶豆渣浆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后取滤渣,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后,得到所述豆渣中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豆渣粉为过80~120目筛所得粉末。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磷酸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取0.2moL/mL的磷酸二氢钾250mL,加118mL的0.2moL/mL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水稀释至1000mL。 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为25~75U/mg。 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α-淀粉酶的酶活为200~400U/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 艺。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利用的多糖,人类的胃肠道中消化酶无法消化膳食纤维,故其 不易被人体吸收。这类多糖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的复合碳水化合物,也可称之为非淀粉多糖, 即非α-葡聚糖的多糖。它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营养价值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现在膳食纤维是人们公认的继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类营养素。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拥有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大豆用于各种豆制 品、油料的生产。豆渣是豆制品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副产品,每年由于大豆加工行业加工生产 而产生的湿豆渣达到2000万吨,这些豆渣都作为饲料用于喂猪或者直接废弃,到夏天豆渣又 会发酸发臭,这使得豆渣不仅成为一种被浪费的资源,同时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豆渣中富含膳食纤维及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安全性上也无问题,价格低廉, 膳食纤维含量高。有研究指出,大豆豆渣在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应用和分离提取豆渣中的膳食 纤维具有广阔前景。

豆渣中含有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高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因此,在豆渣中提取不可溶性膳 食纤维的产业化研究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中,在酶法 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对于化学法方面的研究。对豆渣中提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 相关研究远比豆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少,相关的研究报道于文献也较少。

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提取时,无法综合考虑提取过程中的pH值、底物浓度、粉碎程度、 酶的使用条件及酶的使用量等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以及,无法较为彻底的使不可溶性膳食 纤维与可溶性膳食纤维分离,所提取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纯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纯度的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 纤维的工艺,综合考虑提取过程中的pH值、底物浓度、粉碎程度、酶的使用条件及酶的使 用量等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使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技术,具备产业化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豆渣烘干粉碎得到豆渣粉;

(2)向每克豆渣粉中加入蒸馏水5~7ml以及PH6.5~7.0的磷酸缓冲液5~7ml,得到豆渣 浆;

(3)向豆渣浆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次酶解,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 述豆渣粉:中性蛋白酶=1g:0.7~1mg,得到第一酶解豆渣浆;

(4)对第一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一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一灭酶豆渣浆;

(5)向第一灭酶豆渣浆中加入耐热α-淀粉酶进行第二次酶解,耐热α-淀粉酶的加入量为 步骤(1)所述豆渣粉:耐热α-淀粉酶=1g:10~20μl,得到第二酶解豆渣浆;

(6)对第二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二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二灭酶豆渣浆;

(7)对第二灭酶豆渣浆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后取滤渣,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后,得到不可 溶性膳食纤维。

所述豆渣粉为过80~120目筛所得粉末。

所述磷酸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取0.2moL/mL的磷酸二氢钾250mL,加118mL的 0.2moL/mL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水稀释至1000mL。

所述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为25~75U/mg

所述耐热α-淀粉酶的酶活为200~400U/mL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其主要工艺流程简洁。科学、 易于操作和控制,包括:豆渣→烘干→粉碎→过筛→加水→加缓冲液→加蛋白酶→灭酶→加 α-淀粉酶→灭酶→离心过滤→洗涤滤渣→滤渣烘干至恒重。

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提取过程中的pH值、底物浓度、粉碎程度、酶的使用条件及酶的使 用量等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获得了科学、高效、简洁、易于操作可产业化的工艺技术,本 发明使得豆渣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豆子废弃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发明获得的制品,通 过灰分的测定实验结果说明,此酶法提取得到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纯度高,灰分含量仅为 2.8%左右,其纯度是传统技术提取的2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蛋白酶加入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为蛋白酶加入量,纵 坐标为提取率。

图2为实施例1α-淀粉酶加入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为α-淀粉酶加入量, 纵坐标为提取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用到的试剂如下:

利用上述试剂按照如下方法配制成溶液:

(1)0.05mol/LMES—TRIS缓冲液:

称取4.3021gMES和2.6928gTRIS,用374mL水溶解,再用6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 pH=8.17(配制时温度25℃,采用内插法计算得),加水稀释至440mL。

(2)中性蛋白酶溶液:

用0.05mol/LMES—TRIS缓冲液配成50mg/mL的中性蛋白酶溶液,现配现用,对应的 酶活为2500U/mL。

(3)PH=6.8的磷酸缓冲液:

取0.2moL/mL的磷酸二氢钾250mL,加118mL的0.2moL/m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 至1000mL。

本实施例的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豆渣于75℃下烘干过夜,粉碎,过50目筛,得到豆渣粉;

(2)称取3.00g的豆渣粉(M1),加入20.00mL蒸馏水和20.00mLpH=6.8的磷酸缓冲液, 得到豆渣浆;

(3)向豆渣浆加入50.4μl用MES—TRIS缓冲液配成50mg/mL的中性蛋白酶溶液,在 50℃恒温水浴中进行第一次酶解1.5h,得到第一酶解豆渣浆;本步骤将特定的中性蛋白酶的 加入是将豆渣中蛋白质进行酶解,若酶解不彻底,则提取物中将含有蛋白质,因此,蛋白酶 的酶解作用不仅影响工艺的提取率,还影响提取得到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纯度。

(4)对第一酶解豆渣浆在85℃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灭酶处理10min,第一灭酶豆渣浆;

(5)向第一灭酶豆渣浆中加入51.0μl耐热α-淀粉酶,在70℃恒温水浴中进行第二次酶 解1.5h,得到第二酶解豆渣浆;

(6)将第二酶解豆渣浆煮沸10min进行第二灭酶处理,得到第二灭酶豆渣浆;

(7)使用高速离心机3000r/min对第二灭酶豆渣浆进行离心分离,用恒重滤纸(质量M2) 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滤纸及滤渣一起在70℃下烘干至恒重(M3),得到所述豆渣中不可溶性 膳食纤维。

1、特定中性蛋白酶和耐热α-淀粉酶加入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1.1、试验方法

称取8份3.00g的豆渣粉进行试验,将8组试验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各组试 验除了步骤(3)和步骤(5)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步骤均一致。

对于步骤(3),编号为①②③④的试验依次按42U/g、84U/g、126U/g和168U/g的加 入量分别加入中性蛋白酶;编号为⑤⑥⑦⑧的试验均按42U/g的加入量加入中性蛋白酶。

对于步骤(5),编号为①②③④的试验均按42U/g的加入量加入耐热α-淀粉酶;编号为 ⑤⑥⑦⑧的试验依次按5U/g、10U/g、15U/g和20U/g的加入量分别加入耐热α-淀粉酶。

最后,按照公式:计算提取率,式中:M1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M2为滤纸质量,单位为克(g);M3为恒重后滤纸与滤渣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1.2结果分析

1.2.1、蛋白酶加入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分析

如图1所示,提取率随着蛋白酶的加入量的增加,先缓慢提高,当酶量加入量到达84U/g 后,提取率随着蛋白酶加入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蛋白酶加入量为126U/g时提取率最大,随 后随着蛋白酶加入量的增加,提取率降低。

1.2.2、α-淀粉酶加入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分析

如图2所示,随着α-淀粉酶加入量的增加,提取率先提高,α-淀粉酶加入量为10U/g时 提取率最大,达到86.6%,然后随着α-淀粉酶加入量的增加,提取率开始降低。

2、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

正交实验选择豆渣粉的粒度(A)、蛋白酶加入量(B)和α-淀粉酶加入量(C)三个因素,以 提取率作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2所示。

每个试验号称取3.0000g豆渣粉样品,各组试验除了豆渣粉的粒度(A)、蛋白酶加入量(B) 和α-淀粉酶加入量(C)的其余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2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表3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从表3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第一组组合A1B1C1,即粉碎度选择过50目筛,蛋白 酶加入量为42U/g,α-淀粉酶加入量为5U/g。该提取工艺条件对应的提取率达到83.6%。再 从极差R值分析知道,三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是:α-淀粉酶量>粉碎程度>蛋白酶 量。

3、提取得到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灰分含量

3.1、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称取3份3.00g过50目筛的豆渣粉样品,按本实施例所述工艺步骤进行实验,实验中蛋 白酶酶加入量为84U/g,α-淀粉酶酶加入量为10U/g。将获得的3份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粗提取 物各称取1.0000g作为样品,按照《GB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进行灰分的测定。

3.2、结果分析

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从表4得出,由本发明工艺提取得到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灰分含量较低,总体上杂质含 量约2.8%左右,说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杂质含量较少,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纯度是传统技 术提取的2倍以上。

实施例2

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豆渣烘干粉碎得到豆渣粉;

(2)向每克豆渣粉中加入蒸馏水5ml以及PH6.5的磷酸缓冲液5ml,得到豆渣浆;

(3)向豆渣浆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次酶解,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 述豆渣粉:中性蛋白酶=1g:0.7mg,得到第一酶解豆渣浆;

(4)对第一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一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一灭酶豆渣浆;

(5)向第一灭酶豆渣浆中加入耐热α-淀粉酶进行第二次酶解,耐热α-淀粉酶的加入量为 步骤(1)所述豆渣粉:耐热α-淀粉酶=1g:10μl,得到第二酶解豆渣浆;

(6)对第二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二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二灭酶豆渣浆;

(7)对第二灭酶豆渣浆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后取滤渣,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后,得到所述 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步骤(1)所述豆渣粉为过80目筛所得粉末。

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为25U/mg

耐热α-淀粉酶的酶活为200U/mL。

实施例3

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豆渣烘干粉碎得到豆渣粉;

(2)向每克豆渣粉中加入蒸馏水7ml以及PH7.0的磷酸缓冲液7ml,得到豆渣浆;

(3)向豆渣浆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次酶解,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 述豆渣粉:中性蛋白酶=1g:1mg,得到第一酶解豆渣浆;

(4)对第一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一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一灭酶豆渣浆;

(5)向第一灭酶豆渣浆中加入耐热α-淀粉酶进行第二次酶解,耐热α-淀粉酶的加入量为 步骤(1)所述豆渣粉:耐热α-淀粉酶=1g:20μl,得到第二酶解豆渣浆;

(6)对第二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二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二灭酶豆渣浆;

(7)对第二灭酶豆渣浆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后取滤渣,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后,得到所述 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步骤(1)所述豆渣粉为过120目筛所得粉末。

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为75U/mg

耐热α-淀粉酶的酶活为400U/mL。

实施例4

一种酶法提取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豆渣烘干粉碎得到豆渣粉;

(2)向每克豆渣粉中加入蒸馏水6ml以及PH6.7的磷酸缓冲液6ml,得到豆渣浆;

(3)向豆渣浆中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次酶解,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 述豆渣粉:中性蛋白酶=1g:0.9mg,得到第一酶解豆渣浆;

(4)对第一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一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一灭酶豆渣浆;

(5)向第一灭酶豆渣浆中加入耐热α-淀粉酶进行第二次酶解,耐热α-淀粉酶的加入量为 步骤(1)所述豆渣粉:耐热α-淀粉酶=1g:15μl,得到第二酶解豆渣浆;

(6)对第二酶解豆渣浆进行第二次灭酶处理,得到第二灭酶豆渣浆;

(7)对第二灭酶豆渣浆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后取滤渣,将滤渣洗涤并烘干后,得到所述 豆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步骤(1)所述豆渣粉为过100目筛所得粉末。

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为45U/mg

耐热α-淀粉酶的酶活为280U/mL。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其他采用类似的步骤 及方式的实施例,不再一一陈述。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 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 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 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标签: 豆渣可溶性膳食中不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