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及整地;(2)选种茎及处理;(3)定植;(4)田间管理;(5)适时采收。本发明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通过合理栽培和田间管理,能够提高产量,缩短山药生长周期,保证山药品质,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1.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及整地:山药种植应选用生茬地,不能连坐,间隔3年种植1次;选择地应具备旱能浇、涝能排地块,以沙壤土为最好;栽植沟要冬挖春填;春填时先填生土,后填熟土,剔除回填土中石块等硬物,每回填30cm踩压1次;至最后约30cm时,将腐熟有机肥0.1~0.2kg/m、草木灰0.3~0.5kg/m、氮磷钾复合肥0.1~0.3kg/m与熟土混匀,最后将熟土回填,培成高10~15cm土垄;顺沟灌大水1次;(2)选种茎及处理: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耐贮运的品种,并筛选去年种植山药长势良好的种茎,并用浸种液浸泡20~30min,捞出晾干1周;(3)定植:开深约10cm的定植沟,沟内洒水,将步骤(2)处理的种茎栽植于沟中,其上覆土6~8cm,表面地膜覆盖;(4)田间管理:包括架蔓、水肥、除草、定苗和病虫害管理;架蔓:苗高15cm时搭架,架高2m;初期拔除多余茎枝,仅留粗壮主茎1条架蔓;水肥:山药怕涝,遇到洪涝天气,及时排水;枝叶生长盛期干旱时要浇水,保证生长期水分充沛;生长期需分次追施肥料;除草:选用除草剂除草,亦可根据具体情况人工除草;病虫害管理:山药病虫害主要有凤梨病,叶萎病等;及时剥除老叶,并将剥下的老叶集中安全地带焚烧;生长中期可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混合液防治病虫害;(5)适时采收:各区域采收山药时间不同,一般在霜前收获山药品质较优,耐储藏;收获前一月停止浇水;收获时从垄前开始,依次进行,切勿碰伤,削去枝叶,留下叶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栽植沟沟距100~120cm,沟宽40~50cm,沟深80~9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浸种液为0.6~0.8%硫酸铜溶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60%多菌灵800倍液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山药种茎栽植间距15~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肥料为硫酸钾,第一次为生长中期,第二次为生育期,用量为600kg/h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百菌清与多菌灵混合体积比为2~3:5~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又名淮山药、山薯、玉延等,是一种药菜兼用滋补保健的食物,被药学家称为“长寿因子”。《本草纲目》记载山药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近年来亦有研究发现,山药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等药用价值。山药适应能力极强,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产量不稳定,种植户经济效益不高。所以需要探索一套可好品质、高产量栽培山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能够提高产量,缩短山药生长周期,保证山药品质,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及整地:山药种植应选用生茬地,不能连坐,间隔3年种植1次;选择地应具备旱能浇、涝能排地块,以沙壤土为最好;栽植沟要冬挖春填;春填时先填生土,后填熟土,剔除回填土中石块等硬物,每回填30cm踩压1次;至最后约30cm时,将腐熟有机肥0.1~0.2kg/m3、草木灰0.3~0.5kg/m3、氮磷钾复合肥0.1~0.3kg/m3与熟土混匀,最后将熟土回填,培成高10~15cm土垄;顺沟灌大水1次;

(2)选种茎及处理: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耐贮运的品种,并筛选去年种植山药长势良好的种茎,并用浸种液浸泡20~30min,捞出晾干1周;

(3)定植:开深约10cm的定植沟,沟内洒水,将步骤(2)处理的种茎栽植于沟中,其上覆土6~8cm,表面地膜覆盖;

(4)田间管理:包括架蔓、水肥、除草、定苗和病虫害管理;

架蔓:苗高15cm时搭架,架高2m;初期拔除多余茎枝,仅留粗壮主茎1条架蔓;

水肥:山药怕涝,遇到洪涝天气,及时排水;枝叶生长盛期干旱时要浇水,保证生长期水分充沛;生长期需分次追施肥料;

除草:可选用除草剂除草,亦可根据具体情况人工除草;

病虫害管理:山药病虫害主要有凤梨病,叶萎病等;及时剥除老叶,并将剥下的老叶集中安全地带焚烧;生长中期可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混合液防治病虫害;

(5)适时采收:各区域采收山药时间不同,一般在霜前收获山药品质较优,耐储藏;收获前一月停止浇水;收获时从垄前开始,依次进行,切勿碰伤,削去枝叶,留下叶鞘。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栽植沟沟距100~120cm,沟宽40~50cm,沟深80~9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浸种液为0.6~0.8%硫酸铜溶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60%多菌灵800倍液的混合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山药种茎栽植间距15~2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肥料为硫酸钾,第一次为生长中期,第二次为生育期,用量为600kg/hm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百菌清与多菌灵混合体积比为2~3:5~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通过合理栽培和田间管理,能够提高产量,缩短山药生长周期,保证山药品质,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地及整地:山药种植应选用生茬地,不能连坐,间隔3年种植1次;选择地应具备旱能浇、涝能排地块,以沙壤土为最好;栽植沟要冬挖春填,栽植沟沟距100~120cm,沟宽40~50cm,沟深80~90cm;春填时先填生土,后填熟土,剔除回填土中石块等硬物,每回填30cm踩压1次;至最后约30cm时,将腐熟有机肥0.1~0.2kg/m3、草木灰0.3~0.5kg/m3、氮磷钾复合肥0.1~0.3kg/m3与熟土混匀,最后将熟土回填,培成高10~15cm土垄;顺沟灌大水1次;

(2)选种茎及处理: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耐贮运的品种,并筛选去年种植山药长势良好的种茎,并用0.6~0.8%硫酸铜溶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6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液的浸种液浸泡20~30min,捞出晾干1周;

(3)定植:开深约10cm的定植沟,沟内洒水,将步骤(2)处理的种茎栽植于沟中,栽植间距15~20cm,其上覆土6~8cm,表面地膜覆盖;

(4)田间管理:包括架蔓、水肥、除草、定苗和病虫害管理;

架蔓:苗高15cm时搭架,架高2m;初期拔除多余茎枝,仅留粗壮主茎1条架蔓;

水肥:山药怕涝,遇到洪涝天气,及时排水;枝叶生长盛期干旱时要浇水,保证生长期水分充沛;生长期需分次追施硫酸钾,第一次为生长中期,第二次为生育期,用量为600kg/hm2;

除草:可选用除草剂除草,亦可根据具体情况人工除草;

病虫害管理:山药病虫害主要有凤梨病,叶萎病等;及时剥除老叶,并将剥下的老叶集中安全地带焚烧;生长中期可喷洒混合体积比为2~3:5~7的百菌清与多菌灵混合液防治病虫害;

(5)适时采收:各区域采收山药时间不同,一般在霜前收获山药品质较优,耐储藏;收获前一月停止浇水;收获时从垄前开始,依次进行,切勿碰伤,削去枝叶,留下叶鞘。

上述方法栽培的山药,生长周期缩短至少20天,每亩的产量提高15~30%,经济效益提高2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标签: 山药高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