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方法,属于罗非鱼耐寒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罗非鱼的选择;(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4)回温处理;(5)计算低温死亡率;(6)耐寒性能评价。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能够有效测定与评价罗非鱼的耐寒性能。

1.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罗非鱼的选择:选择年龄一致、体质量为5~100g的罗非鱼,先暂养5~10d,即得试验用罗非鱼;(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将试验水域的起始水温设为20~25℃,以0.1~0.3℃/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步骤(1)所有试验用罗非鱼死亡,并且控制最终水温为7~9℃;(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统计步骤(2)试验用罗非鱼死亡的温度和数量,计算得到存活率,其计算公式为:存活率=(试验鱼总数-低温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然后以温度为自变量X,存活率为应变量Y,表达式为Y=A/(1+Be),做温度与存活率的Logistic曲线,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低温半致死温度;(4)回温处理:将步骤(2)降温后能将试验用罗非鱼致死的试验水域,以0.2~0.4℃/3h的升温速度,回温至20~25℃,将回温后能够存活的罗非鱼再养殖5~10d;(5)计算低温死亡率:统计步骤(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和步骤(4)回温处理过程中,试验罗非鱼死亡数的总和,计算低温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低温死亡率=(低温死亡数+回温后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6)耐寒性能评价:根据步骤(3)所得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存活率,以及步骤(5)所得低温死亡率,来评价耐寒性能,即低温半致死温度越低,低温死亡率越低,存活率越高,则耐寒性能越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罗非鱼选自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所述罗非鱼的品种或家系已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低温胁迫降温模式采用室内人工垂直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回温模式采用室内人工垂直升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方法,属于罗非鱼耐寒品种选育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暖水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嫩 的特点,是我国主导养殖淡水品种,对我国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但罗非 鱼耐寒能力较差,其致死温度为7~12℃。近年来,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 极端天气增多,低水温持续时间较长,罗非鱼在越冬期间被冻死的事件时有 发生,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罗非鱼产业持续 健康的发展。因此,加快培育耐寒型罗非鱼品种至关重要。其中,选育耐寒 良种,利用罗非鱼自身的遗传因素来抵御低温胁迫是最根本的途径。而耐寒 型罗非鱼品种选育的关键则是罗非鱼品种耐寒性能的测定。

目前,测定罗非鱼不同品种耐寒性能强弱的方法是应用低温胁迫试验, 以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和死亡率为指标来评价其耐寒性能。但不同研究 报道的低温胁迫试验没有一个固定的降温和升温的模式,不同试验设计的暂 养时间、起始温度、降温速度和最低温度等参数不同,时间较长,获得罗非 鱼耐寒能力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试验可重复性差,得到的罗非鱼耐寒性能 指标进行耐寒能力的比较,准确性较差。因此,如何对不同品种罗非鱼耐寒 性能准确、快速的测定和评价,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 方法。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能够有效测定与评价罗非鱼 的耐寒性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罗非鱼耐寒性能的测定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罗非鱼的选择:

选择年龄一致、体质量为5~100g的罗非鱼,先暂养5~10d,即得试验 用罗非鱼;

(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

将试验水域的起始水温设为20~25℃,以0.1~0.3℃/3h的降温速度, 降温至步骤(1)所有试验用罗非鱼死亡,并且控制最终水温为7~9℃;

(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

统计步骤(2)试验用罗非鱼死亡的温度和数量,计算得到存活率,其 计算公式为:存活率=(试验鱼总数-低温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然 后以温度为自变量X,存活率为应变量Y,表达式为 Y=A/(1+Be-kx),做温度与存活率的Logistic曲线,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 度即为低温半致死温度;

(4)回温处理:

将步骤(2)降温后能将试验用罗非鱼致死的试验水域,以0.2~0.4℃ /3h的升温速度,回温至20~25℃,将回温后能够存活的罗非鱼再养殖5~ 10d;

(5)计算低温死亡率:

统计步骤(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和步骤(4)回温处理过程中,试验罗 非鱼死亡数的总和,计算低温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低温死亡率=(低温死亡数+回温后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

(6)耐寒性能评价:

根据步骤(3)所得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存活率,以及步骤(5)所得低 温死亡率,来评价耐寒性能,即低温半致死温度越低,低温死亡率越低,存 活率越高,则耐寒性能越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所述罗非鱼选自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所述罗非鱼 的品种或家系已知。

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低温胁迫降温模式采用室内人工垂直降温。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回温模式采用室内人工垂直升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确定了罗非鱼耐寒性能测定的相关技术参数,如试验用罗非 鱼的规格和暂养时间,试验水域的起始温度、垂直降温速度和最终温度,回 温时的垂直升温速度和最终温度等,为今后开展罗非鱼耐寒性能的研究奠定 了基础。

(2)本发明实现了罗非鱼耐寒性能测定设施条件标准化,避免了实验鱼 的应激反应,而且实验时间较短。

(3)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能够有效测定与评价罗非 鱼的耐寒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3个品种的罗非鱼低温胁迫存活率与水温的 关系曲线。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A、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B、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C、杂交尼奥罗 非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 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罗非鱼的选择:

从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分别选择30日龄、体质量为5.5± 0.40g的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以下简称“美国奥利亚”)、埃及品系尼 罗罗非鱼(以下简称“埃及尼罗”)以及二者杂交尼奥罗非鱼(以下简称“杂 交尼奥”)各180尾,先在1m×1m×1m大缸暂养7d后,采用单因子试验随 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18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 分别放入9个规格为50cm×60cm×80cm的制冷水族箱,经24h环境适应后, 即得试验用罗非鱼。

(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

将制冷水族箱的起始水温设为20℃,采用室内人工垂直降温,以 0.2℃/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最终水温8℃,直到步骤(1)所有试验用罗 非鱼死亡。

(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

统计步骤(2)试验用罗非鱼死亡的温度和数量,计算得到存活率,其 计算公式为:存活率=(试验鱼总数-低温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然 后以温度为自变量X,存活率为应变量Y,表达式为 Y=A/(1+Be-kx),做温度与存活率的Logistic曲线,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 度即为低温半致死温度;存活率—温度的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绘制的绘制使用 Matlab7.0.1;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杂交尼奥罗非鱼的模型参数和半 致死温度如表1所示,低温胁迫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模型曲线如图1所示。

表13个罗非鱼品种的低温胁迫致死曲线参数和半致死温度

(4)回温处理:

采用室内人工垂直升温,将步骤(2)降温后能将试验用罗非鱼致死的 试验水域,以0.4℃/3h的升温速度,回温至20℃,将回温后能够存活的罗 非鱼再养殖7d。

(5)计算低温死亡率:

统计步骤(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和步骤(3)回温处理过程中,试验罗 非鱼死亡数的总和,计算低温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低温死亡率=(低温死亡数+回温后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杂交尼奥罗非鱼的低温死亡率如 表2所示。

表23个罗非鱼品种的低温胁迫死亡率

(6)耐寒性能评价:

根据步骤(3)所得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存活率,以及步骤(5)所得低 温死亡率,来评价耐寒性能,即低温半致死温度越低,低温死亡率越低,存 活率越高,则耐寒性能越强。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杂交尼奥罗非鱼的半数死亡温度 分别为7.8℃、8.8℃和8.2℃,低温死亡率分别为53.76%、58.23%和56.01%, 耐寒性能强弱顺序为美国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尼奥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 鱼。

对3个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和死亡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的半 致死温度和死亡率相关性极显著。杂交尼奥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奥利 亚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尼罗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和低温死亡率有 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奥利亚罗非鱼的低温死亡率相关性不显著;杂交尼奥 罗非鱼的低温死亡率跟母本低温半致死温度和低温死亡率均呈极显著正相 关,与父本低温半致死温度和低温死亡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如表3所示。由 此可见,尼奥罗非鱼耐寒性能与亲本高度相关,其耐寒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亲本耐寒性能的强弱,为此可以通过对亲本的筛选来提高子代的耐寒性 能,而母本与子代的相关性较父本要高,罗非鱼耐寒能力可能还通过细胞质 遗传,加强对母本的筛选可获得更快的遗传进展。

表33个罗非鱼品种耐寒性能相关分析

注:①LT50为低温半数死亡温度,MR为相关系数;

②*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实施例2

(1)罗非鱼的选择:

从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分别选择年龄一致、体质量为100± 1.60g的零世代(P0)、一世代(P1)和二世代(P2)的美国奥利亚罗非鱼(以 下简称“美国奥利亚”)各45尾,先在1m×1m×1m大缸暂养5d后,采用 单因子试验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45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 个重复15尾,分别放入9个规格为50cm×60cm×80cm的制冷水族箱,经24h 环境适应后,即得试验用罗非鱼。

(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

将制冷水族箱的起始水温设为22℃,采用室内人工垂直降温,以 0.3℃/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最终水温7℃,直至步骤(1)所有试验用罗 非鱼死亡。

(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

统计步骤(2)试验用罗非鱼死亡的温度和数量,计算得到存活率,其 计算公式为:存活率=(试验鱼总数-低温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然 后以温度为自变量X,存活率为应变量Y,表达式为 Y=A/(1+Be-kx),做温度与存活率的Logistic曲线,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 度即为低温半致死温度;存活率—温度的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绘制的绘制使用 Matlab7.0.1;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三个世代的模型参数和半致死温度如表4所示。

表4美国奥利亚罗非鱼三个世代的低温胁迫致死曲线参数和半致死温度

(4)回温处理:

采用室内人工垂直升温,将步骤(2)降温后能将试验用罗非鱼致死的 试验水域,以0.2℃/3h的升温速度,回温至22℃,将回温后能够存活的罗 非鱼再养殖5d。

(5)计算低温死亡率:

统计步骤(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和步骤(3)回温处理过程中,试验罗 非鱼死亡数的总和,计算低温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低温死亡率=(低温死亡数+回温后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三个世代的低温胁迫死亡率如表5所示。

表5美国奥利亚罗非鱼三个世代的低温胁迫死亡率

(6)耐寒性能评价:

根据步骤(3)所得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存活率,以及步骤(5)所得低温 死亡率,来评价耐寒性能,P0、P1和P2代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家系的半数死亡 温度分别为7.8℃、7.2℃和7.1℃,低温死亡率分别为54.59%、53.76%和 53.32%,三个世代的耐寒性能强弱顺序为P2>P1>P0。

实施例3

(1)罗非鱼的选择:

从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分别选择年龄一致、体质量为50±1.0g 的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美国尼罗”)、泰国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 “泰国尼罗”)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埃及尼罗”)各60尾,先 在1m×1m×1m大缸暂养10d后,采用单因子试验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 个试验组6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放入9个规格为50cm ×60cm×80cm的制冷水族箱,经24h环境适应后,即得试验用罗非鱼。

(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

将制冷水族箱的起始水温设为25℃,采用室内人工垂直降温,以 0.1℃/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最终水温9℃,直至步骤(1)所有试验用罗 非鱼死亡。

(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

统计步骤(2)试验用罗非鱼死亡的温度和数量,计算得到存活率,其 计算公式为:存活率=(试验鱼总数-低温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然 后以温度为自变量X,存活率为应变量Y,表达式为 Y=A/(1+Be-kx),做温度与存活率的Logistic曲线,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 度即为低温半致死温度;存活率—温度的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绘制的绘制使用 Matlab7.0.1;

美国尼罗罗非鱼、泰国尼罗罗非鱼和埃及尼罗罗非鱼的模型参数和半致 死温度如表6所示。

表6美国尼罗、泰国尼罗和埃及尼罗罗非鱼的低温胁迫致死曲线参数和半致死温度

(4)回温处理:

采用室内人工垂直升温,将步骤(2)降温后能将试验用罗非鱼致死的 试验水域,以0.3℃/3h的升温速度,回温至25℃,将回温后能够存活的罗 非鱼再养殖10d。

(5)计算低温死亡率:

统计步骤(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和步骤(3)回温处理过程中,试验罗 非鱼死亡数的总和,计算低温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低温死亡率=(低温死亡数+回温后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

美国尼罗罗非鱼、泰国尼罗罗非鱼和埃及尼罗罗非鱼的低温胁迫死亡率 如表7所示。

表7美国尼罗、泰国尼罗和埃及尼罗罗非鱼的低温胁迫死亡率

(6)耐寒性能评价:

根据步骤(3)所得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存活率,以及步骤(5)所得低温 死亡率,来评价耐寒性能,美国尼罗罗非鱼、泰国尼罗罗非鱼和埃及尼罗罗 非鱼的半数死亡温度分别为9.3℃、9.6℃和8.8℃,低温死亡率分别为 70.26%、83.27%和58.20%,耐寒性能强弱顺序为埃及尼罗罗非鱼>美国尼罗 罗非鱼>泰国尼罗罗非鱼。

实施例4

(1)罗非鱼的选择:

从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分别选择体质量为100±1.5g的 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以下简称“美国奥利亚”)、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 (以下简称“埃及尼罗”)以及二者杂交尼奥罗非鱼(以下简称“杂交尼奥”) 各45尾,先在1m×1m×1m大缸暂养10d后,采用单因子试验随机分为3个 试验组,每个试验组3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放入9 个规格为50cm×60cm×80cm的制冷水族箱,经24h环境适应后,即得试验 用罗非鱼。

(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

将制冷水族箱的起始水温设为25℃,采用室内人工垂直降温,以 0.3℃/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最终水温7℃,直到步骤(1)所有试验用罗 非鱼死亡。

(3)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

统计步骤(2)试验用罗非鱼死亡的温度和数量,计算得到存活率,其 计算公式为:存活率=(试验鱼总数-低温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然 后以温度为自变量X,存活率为应变量Y,表达式为 Y=A/(1+Be-kx),做温度与存活率的Logistic曲线,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 度即为低温半致死温度;存活率—温度的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绘制的绘制使用 Matlab7.0.1;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杂交尼奥罗非鱼的模型参数和半 致死温度如表8所示。

表83个罗非鱼品种的低温胁迫致死曲线参数和半致死温度

(4)回温处理:

采用室内人工垂直升温,将步骤(2)降温后能将试验用罗非鱼致死的 试验水域,以0.2℃/3h的升温速度,回温至25℃,将回温后能够存活的罗 非鱼再养殖10d。

(5)计算低温死亡率:

统计步骤(2)低温胁迫致死处理和步骤(3)回温处理过程中,试验罗 非鱼死亡数的总和,计算低温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低温死亡率=(低温死亡数+回温后死亡数)/试验鱼总数×100%,

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杂交尼奥罗非鱼的低温死亡率如 表9所示。

表93个罗非鱼品种的低温胁迫死亡率

(6)耐寒性能评价:

根据步骤(3)所得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存活率,以及步骤(5)所得低 温死亡率,来评价耐寒性能。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杂交尼 奥罗非鱼的半数死亡温度分别为7.8℃、8.8℃和8.2℃,低温死亡率分别为 53.75%、58.19%和56.03%,耐寒性能强弱顺序为美国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尼 奥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标签: 罗非鱼耐寒性能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