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炭电焙茶机,包括箱体,箱体内底部铺设有炭灰层,炭灰层内埋设有发热体,箱体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隔热外层、导热空腔和导热内层,炭灰层上方设有除尘网,除尘网上方设有托盘,托盘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除尘网。发热体发热,热量通过炭灰层向上传递对茶叶进行烘焙;热量在传递到受焙茶叶时,木炭香被茶叶吸收;原本将从箱体底部散发的发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空腔传递至导热内层再传递至箱体内部上方,节能环保;间隔一定时间控制升降机构升降,使托盘上的茶叶下降靠近炭灰层或上升远离炭灰层,避免长时间受热而烧焦茶叶;控制百叶板关闭隔绝炭灰层的热量,避免取茶时热量散失;水蒸气和茶叶异味将通过排气阀排出,有利于茶叶的提香和保存。
1.一种炭电焙茶机,包括箱体(1)和发热体(3),所述箱体(1)内底部铺设有炭灰层(2),所述发热体(3)埋设于所述炭灰层(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设有隔热外层(11)和导热内层(13),所述隔热外层(11)和导热内层(13)之间形成导热空腔(12),所述炭灰层(2)上方设有除尘网(4),所述除尘网(4)上方设有网状托盘(5),所述托盘(5)通过升降机构(51)连接于所述除尘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电焙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网(4)与所述炭灰层(2)之间设有起隔热作用的百叶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电焙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有四个,分布呈方形状,处于对角线的两个托盘(5)为一托盘组,所述托盘组内的托盘(5)设于同一所述的升降机构(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电焙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排气阀(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电焙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网(4)为不锈钢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电焙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内层(13)为陶片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电焙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层(11)为石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焙茶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电焙茶机。
背景技术
焙茶是茶叶生产和茶叶除湿的必经环节,决定着茶叶的品质。现有的焙茶机运用电热元件为发热体,具有方便、卫生、可控、效率高等优势,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在焙茶机底部安置电热元件发热体直接烘焙茶叶,焙茶机内部温度不均,易对底部靠近电热元件的茶叶造成灼伤,而远离电热元件的茶叶受热效果较差;2、电焙出的茶叶相对传统的炭焙出的茶叶缺乏传统做法的炭味香;3、电热元件发热体通常设在焙茶机的底部,部分热量会直接从焙茶机底部散失,热能损耗大;4、焙茶结束后,焙茶机内温度通常还较高,不便将茶叶取出,且打开取茶时,内部大量热量会散失,造成热能的进一步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炭电焙茶机,它能够更好地利用发热体的热量,解决茶叶易灼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炭电焙茶机,包括箱体和发热体,所述箱体内底部铺设有炭灰层,所述发热体埋设于所述炭灰层内,所述箱体设有隔热外层和导热内层,所述隔热外层和导热内层之间形成导热空腔,所述炭灰层上方设有除尘网,所述除尘网上方设有网状托盘,所述托盘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除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除尘网与所述炭灰层之间设有起隔热作用的百叶板。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有四个,分布呈方形状,处于对角线的两个托盘为一托盘组,所述托盘组内的托盘设于同一所述的升降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排气阀。
作为优选,所述除尘网为不锈钢丝网。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内层为陶片层。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外层为石棉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受焙茶叶置于网状托盘上,炭灰层内的发热体发热,热量通过炭灰层向上传递,对茶叶进行烘焙,热量在传递到受焙茶叶上时,木炭特有的香味也能被茶叶吸收;原本将从箱体底部散发的发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空腔传递至箱体侧壁,通过导热内层传递至箱体内部上方,节能环保;间隔一定时间控制升降机构升降,使网状托盘上的茶叶下降靠近炭灰层或上升远离炭灰层,避免长时间受热而烧焦茶叶;在焙茶的后期控制百叶板关闭,将炭灰层与托盘处茶叶分隔开,避免取出茶叶时热量大量散失;焙茶时,茶叶受热而产生的水蒸气和茶叶中的异味将通过箱体顶部的排气阀排出,有利于茶叶的提香和保存;除尘网可防止炭灰扬到茶叶中,影响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百叶板开启状态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百叶板关闭状态的A-A剖视图。
图中:1、箱体;11、隔热外层;12、导热空腔;13、导热内层;14、排气阀;2、炭灰层;3、发热体;4、除尘网;5、托盘;51、升降机构;6、百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炭电焙茶机,包括箱体1,箱体1从外至内依次为隔热外层11、导热空腔12和导热内层13,箱体1顶部设有排气阀14;箱体1内底部铺设有炭灰层2,炭灰层2内埋设有发热体3,炭灰层2上方设有除尘网4,除尘网4上方设有四个分布呈方形状的网状托盘5,托盘5通过升降机构51连接于除尘网4上,处于对角线的两个托盘5为一托盘组,同一托盘组内的托盘5设于同一升降机构5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除尘网4与炭灰层2之间设有起隔热作用的百叶板6;如图2所示,百叶板6为开启状态,热量可以从炭灰层2传递至网状托盘5上的受焙茶叶;如图3所示,百叶板6为关闭状态,隔绝炭灰层2中的热量传递至受焙茶叶,防止热量过剩烧焦茶叶;控制百叶板6的开启关闭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焙茶时,将受焙茶叶置于网状托盘5上,炭灰层2内的发热体3发热,热量通过炭灰层2向上传递,对茶叶进行烘焙,热量在传递到受焙茶叶上时,木炭特有的香味也能被茶叶吸收;原本将从箱体1底部散发的发热体3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空腔12传递至箱体1侧壁,通过导热内层13传递至箱体1内部上方,节能环保;间隔一定时间控制升降机构51升降,使网状托盘5上的茶叶下降靠近炭灰层2或上升远离炭灰层2,避免长时间受热而烧焦茶叶;在焙茶的后期控制百叶板6关闭,将炭灰层2与托盘5处茶叶分隔开,避免取出茶叶时热量大量散失;茶叶受热而产生的水蒸气和茶叶中的异味将通过箱体1顶部的排气阀14排出,有利于茶叶的提香和保存;除尘网4可防止炭灰扬到茶叶中,影响茶叶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除尘网4为不锈钢丝网,导热内层13为陶片层,隔热外层11为4mm的石棉板;升降机构的结构亦为本领域常见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标签: 炭电焙茶机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炭电焙茶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2127695a53487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