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包括假饵主体;假饵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头部,假饵主体的上侧设置有背鳍部,假饵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尾部,假饵主体的下侧设置有前鳍部,假饵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装饰板;头部套设有配重头,配重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假鱼眼;背鳍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泳姿调整孔;尾部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穿设有第二二本钩;前鳍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第一二本钩。本实用新型在水中的扰流的能力强,可以根据水流的变化和拉线的快慢产生不同的分流来吸引鱼类的注意,仿真效果好、对鱼群的吸引力高。
1.一种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假饵主体(1);所述假饵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头部(2),所述假饵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背鳍部(21),所述假饵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尾部(20),所述假饵主体(1)的下侧设置有前鳍部(17),所述假饵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装饰板(6);所述头部(2)套设有配重头(10),所述配重头(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假鱼眼;所述背鳍部(21)设置有至少两个泳姿调整孔(18);所述尾部(20)设置有第三通孔(8),所述第三通孔(8)内穿设有第二二本钩(9);所述前鳍部(17)设置有第二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4)内穿设有第一二本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所述配重头(10)上设置有用于插接所述头部(2)的插槽(11),以及与所述第一通孔(3)相匹配的第五通孔(19);所述第一通孔(3)和第五通孔(19)内共同穿设有用于固定头部(2)与配重头(10)的棒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22)为尼龙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二本钩(9)旋转角度的限位件(7)。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泳姿调整孔(18)设置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6)为磨砂金属板。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假鱼眼为3D鱼眼。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拆卸所述配重头(10)的配重头拆卸部件,所述配重头拆卸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下底板(12)和上底板(13),所述下底板(12)和上底板(13)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4),所述下底板(12)上设置有第四通孔(16),所述上底板(1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通孔(16)相匹配的顶针(15);所述第四通孔(16)的尺寸大于所述棒体(22)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
背景技术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大型鱼类咬钩,除了精制饵料之外,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样的假饵,现有假饵通常包括电子假饵和机械式假饵,电子假饵能较好且主动的模拟鱼在水中的姿态,但是其价格高昂,不利于推广;现有机械式假饵结构呆板,在水中形态单一,集中水花和扰流的能力不足,不能根据水流的变化和拉线的快慢产生不同的分流来吸引鱼类的注意,仿真效果差,对鱼群的吸引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解决了现有机械式假饵仿真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其包括假饵主体;假饵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头部,假饵主体的上侧设置有背鳍部,假饵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尾部,假饵主体的下侧设置有前鳍部,假饵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装饰板;头部套设有配重头,配重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假鱼眼;背鳍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泳姿调整孔;尾部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穿设有第二二本钩;前鳍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第一二本钩。
进一步地,头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配重头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头部的插槽,以及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内共同穿设有用于固定头部与配重头的棒体。
进一步地,棒体为尼龙棒。
进一步地,尾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二本钩旋转角度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泳姿调整孔设置为3个。
进一步地,装饰板为磨砂金属板。
进一步地,假鱼眼为3D鱼眼。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拆卸配重头的配重头拆卸部件,配重头拆卸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下底板和上底板,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下底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上底板上设置有与第四通孔相匹配的顶针;第四通孔的尺寸大于棒体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分别采用第一二本钩和第二二本钩模拟鱼的前鳍和尾鳍,采用装饰板模拟鱼鳞,采用假鱼眼模拟真鱼眼,使得本假饵的形态更加逼真;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多个泳姿调整孔可以灵活调整鱼线与假饵主体的连接位置,改变假饵在水中被鱼线牵扯时的重心进而改变假饵在水中的泳姿,同时配重头采用插接方式与假饵主体进行连接,垂钓者因此可以根据天气和时间来合理搭配多种重量的配重头,进行路亚垂钓,有利于改变假饵在水中的泳姿和利于掌控假饵落水的速度,以及改变需要远投的距离。
2、本实用新型配重头与假饵主体的特殊连接结构使得配重头与假饵主体的连接更加稳定,前后二本钩的搭配设计相互不纠缠,用大重量配重头钓底层鱼,使得假饵自然头重尾轻,鱼钩离底,避免触底挂底损失假饵。
3、棒体采用韧性和稳定性均很好的尼龙棒,使得棒体的尺寸可以稍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的尺寸,通过挤压的方式使棒体穿插在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内,棒体自身的膨胀有利于增加与配重头和假饵主体的摩擦力,提高配重头与假饵主体的稳定性。
4、限位件可以防止第二二本钩向下旋转与第一二本钩纠缠,而假饵主体自身结构便可以防止第二二本钩向上旋转与第一二本钩纠缠,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鱼钩(二本钩)不会纠缠,提高鱼类上钩概率。
5、磨砂装饰板可以提高光学的散射,有利于吸引鱼类的注意力,迷惑肉食性鱼类,提高上钩概率。
6、3D鱼眼的可视角度更广,也有利于吸引鱼类的注意力,迷惑肉食性鱼类,提高上钩概率。
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配重头拆卸部件可以通过挤压上底板和下底板,使得顶针将棒体抵出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并从第四通孔中脱离,有效提高配重头的拆卸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假饵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头拆卸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假饵主体;2、头部;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二本钩;6、装饰板;7、限位件;8、第三通孔;9、第二二本钩;10、配重头;11、插槽;12、下底板;13、上底板;14、弹性部件;15、顶针;16、第四通孔;17、前鳍部;18、泳姿调整孔;19、第五通孔;20、尾部;21、背鳍部;22、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包括假饵主体1;假饵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头部2,假饵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背鳍部21,假饵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尾部20,假饵主体1的下侧设置有前鳍部17,假饵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装饰板6;头部2套设有配重头10,配重头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假鱼眼;背鳍部21设置有至少两个泳姿调整孔18;尾部20设置有第三通孔8,第三通孔8内穿设有第二二本钩9;前鳍部17设置有第二通孔4,第二通孔4内穿设有第一二本钩5。
如图2和图4所示,头部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配重头10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头部2的插槽11,以及与第一通孔3相匹配的第五通孔19;第一通孔3和第五通孔19内共同穿设有用于固定头部2与配重头10的棒体22。
棒体22为尼龙棒。尾部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二本钩9旋转角度的限位件7。泳姿调整孔18设置为3个。装饰板6为磨砂金属板。假鱼眼为3D鱼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还包括用于拆卸配重头10的配重头拆卸部件,如图3所示,配重头拆卸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下底板12和上底板13,下底板12和上底板13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4,下底板12上设置有第四通孔16,上底板13上设置有与第四通孔16相匹配的顶针15;第四通孔16的尺寸大于棒体22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更换配重头10调整整个假饵的重量,通过更改鱼线连接的泳姿调整孔18改变假饵在水中的泳姿,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水中的扰流的能力强,可以根据水流的变化和拉线的快慢产生不同的分流来吸引鱼类的注意,仿真效果好、对鱼群的吸引力高。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可以调整重量及泳姿的路亚假饵组件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2030553a53376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