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该温棚,包括温棚本体、管道、注风管、引风机、出风管;温棚本体包括墙体、弧形骨架、塑料覆膜、保温被、大棚门,管道位于温棚本体内部、埋于土壤下方,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30cm~60cm,管道为连续的U型管道,其上设置有注风管,注风管上端安装有引风机,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温棚本体的外部、与大棚门同侧,且连接有出风管,注风管与温棚本体的大棚门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两侧壁间距的1/4~1/2。利用本温棚,有效吸收白天空气中的热气,在夜间低温时为土壤增温,热量循环利用,有效保证植物的生长,热量吸收效率高、利用率高,节约能源,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好。

1.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棚本体(1)、管道(2)、注风管(3)、引风机(4)、出风管(5);所述温棚本体(1)包括墙体(1-1)、弧形骨架(1-2)、塑料覆膜(1-3)、保温被(1-4)、大棚门(1-5),所述墙体(1-1)竖直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弧形骨架(1-2)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体(1-1)顶部,所述塑料覆膜(1-3)覆盖于弧形骨架(1-2)上,所述保温被(1-4)覆盖于塑料覆膜(1-3)上,所述塑料覆膜(1-3)上开设有大棚门(1-5),所述大棚门(1-5)设置于温棚本体(1)的一侧;所述管道(2)位于温棚本体(1)内部,所述管道(2)埋于土壤下方,且其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30cm~60cm,所述管道(2)为连续的U型管道,所述管道(2)上设置有注风管(3),所述注风管(3)上端安装有引风机(4),所述管道(2)的一端延伸至温棚本体(1)的外部、与大棚门(1-5)同侧,且连接有出风管(5),所述注风管(3)和出风管(5)上均设置有开关;所述注风管(3)与温棚本体(1)的大棚门(1-5)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1)两侧壁间距的1/4~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风管(3)与温棚本体(1)的大棚门(1-5)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1)两侧壁间距的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40cm~5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骨架(1-2)的材质为镀锌钢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1)为混凝土墙或砖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

背景技术

温棚是利用太阳光照射以及能透光保温的大棚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尤其处于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时,能够为植物提供生育期的温室及其它生长条件,同时也可增加产量。现有的温棚常通过保温层的设置,保证温棚内的温度,但当出现温度过高、需要降温的情况时,无法高效调节,同时,也无法良好循环利用光照强烈时的多余热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热气,循环利用为土壤增温,简单高效,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包括温棚本体、管道、注风管、引风机、出风管;温棚本体包括墙体、弧形骨架、塑料覆膜、保温被、大棚门,墙体竖直固定于地面上,弧形骨架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体顶部,塑料覆膜覆盖于弧形骨架上,保温被覆盖于塑料覆膜上,塑料覆膜上开设有大棚门,大棚门设置于温棚本体的一侧;管道位于温棚本体内部,管道埋于土壤下方,且其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30cm~60cm,管道为连续的U型管道,管道上设置有注风管,注风管上端安装有引风机,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温棚本体的外部、与大棚门同侧,且连接有出风管,注风管和出风管上均设置有开关;注风管与温棚本体的大棚门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两侧壁间距的1/4~1/2。

优选的,注风管与温棚本体的大棚门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两侧壁间距的1/3;管道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40cm~50cm;弧形骨架的材质为镀锌钢管;墙体为混凝土墙或砖墙。

利用本实用新型土壤增温温棚的有益效果为,有效吸收白天日照强烈时空气中的热气,并储存在管道中,在夜间低温时,为土壤增加温度,保证植物的生长温度;开设单个大棚门,且将门设置在塑料覆膜的弧形表面,同时,出风管与大棚门同侧,有效减少了温棚内热量的流失;注风管的位置选择,最大限度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热量吸收效率高、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土壤增温温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为温棚本体、1-1为墙体、1-2为弧形骨架、1-3为塑料覆膜、1-4为保温被、1-5为大棚门、2为管道、3为注风管、4为引风机、5为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土壤增温的温棚,包括温棚本体1、管道2、注风管3、引风机4、出风管5;温棚本体1包括墙体1-1、弧形骨架1-2、塑料覆膜1-3、保温被1-4、大棚门1-5,墙体1-1竖直固定于地面上,墙体1-1为砖墙,弧形骨架1-2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体1-1顶部,塑料覆膜1-3覆盖于弧形骨架1-2上,弧形骨架1-2的材质为镀锌钢管,保温被1-4覆盖于塑料覆膜1-3上,塑料覆膜1-3上开设有大棚门1-5,大棚门1-5设置于温棚本体1的一侧;管道2位于温棚本体1内部,管道2埋于土壤下方,且其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45cm,管道2为连续的U型管道,管道2上设置有注风管3,注风管3上端安装有引风机4,管道2的一端延伸至温棚本体1的外部、与大棚门1-5同侧,且连接有出风管5,注风管3和出风管5上均设置有开关;注风管3与温棚本体1的大棚门1-5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1两侧壁间距的1/3。

本土壤增温温棚的工作原理为:在白天日照强烈时,打开引风机4以及位于注风管3上的开关,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储存在管道2中;当夜晚温度过低时,由于管道2埋于土壤中,因此可以有效保温并为土壤增温,同时打开出风管5,将温度降低后的低温气体排出;另外,开设单个大棚门1-5,且将其设置在塑料覆膜1-3的弧形表面上,同时,出风管5与大棚门1-5同侧设置,减少了温棚本体1内热量的流失;注风管3的位置选择,即,位于与温棚本体1的大棚门1-5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为温棚本体1两侧壁间距的1/3,可最大限度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热量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和成本。

本文标签: 土壤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