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每层的消防屋,所述消防屋包括封闭闸门、索道、地面通道;所述地面通道设置于消防屋地面,每个消防屋的地面通道均在同一位置;所述索道包括上固定站与下固定站,所述上固定站设置于所述地面通道一侧,所述下固定站设置于与上层的所述地面通道对应的下层的地面通道的另一侧;所述索道还包括滑索,所述滑索上有若干吊具,所述吊具之间有牵引绳固定;所述滑索上设有减速装置,帮助吊具在下降过程中降低滑速;所述封闭闸门设置于消防屋的入口处,所述封闭闸门正常状态为闭锁状态无法打开,所述封闭闸门与消防警报连接,当消防警报被触发所述封闭闸门闭锁状态终止。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每层的消防屋(1),所述消防屋(1)包括封闭闸门(2)、索道(3)、地面通道(4);所述地面通道(4)设置于消防屋(1)地面,每个消防屋(1)的地面通道(4)均在同一位置;所述索道(3)包括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所述上固定站(31)设置于所述地面通道(4)一侧,所述下固定站(32)设置于与上层的所述地面通道(4)对应的下层的地面通道(4)的另一侧;所述索道(3)还包括滑索(33),所述滑索(33)为循环回收滑索(33),所述滑索(33)上有若干吊具(34),所述吊具(34)之间有牵引绳(36)固定,当一具吊具(34)下降后另一侧的吊具(34)则随之上升;所述滑索(33)上设有减速装置(35),帮助吊具(34)在下降过程中降低滑速;所述封闭闸门(2)设置于消防屋(1)的入口处,所述封闭闸门(2)正常状态为闭锁状态无法打开,所述封闭闸门(2)与消防警报连接,当消防警报被触发所述封闭闸门(2)闭锁状态终止,所述封闭闸门(2)需手动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架与所述地面通道(4)之间设置有防撞墙(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屋(1)与建筑外墙连接,所述建筑外墙的消防屋(1)部分设置钢化玻璃(6),所述钢化玻璃(6)仅在尖锐物品敲击下碎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通道(4)还设置有固定爬梯,所述固定爬梯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的地面通道(4)与下层的地面通道(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通道(4)四周设有围栏(8),所述围栏(8)上设有供人进出的下行入口(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索道(3)平行设置,所述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的位置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屋(1)内设有储水池(10),所述储水池(10)内有预存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屋(1)设有独立电源单元(11),所述滑索(33)与独立电源单元(11)连接,所述吊具(34)在独立电源单元(11)供电时上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高层住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为现代化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高层建筑存在防火要求高、火灾扑救难等状况,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

目前主要的消防逃生通道依靠消防楼梯,逃生人员从消防楼梯进行疏散,但是当人员过多时已发生拥堵或踩踏事件,若消防楼梯内存在烟气,逃生人员的剧烈活动有可能会吸入大量的烟气,造成逃生人员的窒息或昏迷。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会设置有消防避难层,当火灾来临时逃生人员可前往消防避难层避难,但是消防避难层之间往往有15层间距,当火灾情势危急时,逃生人员往往无法安全及时地抵达消防避难层。目前国内消防车的工作高度最高为50m,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建筑高度,过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则需要消防人员携带消防设备从安全梯向上攀爬,大大影响灭火的进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每层的消防屋,所述消防屋包括封闭闸门、索道、地面通道;所述地面通道设置于消防屋地面,每个消防屋的地面通道均在同一位置;所述索道包括上固定站与下固定站,所述上固定站设置于所述地面通道一侧,所述下固定站设置于与上层的所述地面通道对应的下层的地面通道的另一侧;所述索道还包括滑索,所述滑索为循环回收滑索,所述滑索上有若干吊具,所述吊具之间有牵引绳固定,当一具吊具下降后另一侧的吊具则随之上升;所述滑索上设有减速装置,帮助吊具在下降过程中降低滑速;所述 封闭闸门设置于消防屋的入口处,所述封闭闸门正常状态为闭锁状态无法打开,所述封闭闸门与消防警报连接,当消防警报被触发所述封闭闸门闭锁状态终止,所述封闭闸门需手动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固定架与所述地面通道之间设置有防撞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消防屋与建筑外墙连接,所述消防屋的外墙设置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仅在尖锐物品敲击下碎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地面通道还设置有固定爬梯,所述固定爬梯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的地面通道与下层的地面通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地面通道四周设有围栏,所述围栏上设有供人进出的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索道平行设置,所述上固定站与下固定站的位置相对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消防屋内设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内有预存的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消防屋设有独立电源单元,所述滑索与独立电源单元连接,所述滑索在独立电源单元供电时上行。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每层设置的消防屋便于逃生人员最快速抵达,手动开启的封闭闸门,在火灾发生时依旧能顺利使用,循环回收的索道,便于逃生人员迅速下行;

2.固定爬梯提供多种下行方式,钢化玻璃外墙便于乘坐云梯的消防员进入消防屋;

3.预设的储水池为封闭闸门降温,便于封闭闸门的开启,独立电源单元为滑索提供电源,可支撑滑索上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俯视示意图。

其中:1.消防屋、2.封闭闸门、3.索道、31.上固定站、32.下固定站、33.滑索、34.吊具、35.减速装置、36.牵引绳、4.地面通道、5.防撞墙、6.钢化玻璃、7.固定爬梯、8.围栏、9.下行入口、10.储水池、11.独立电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剖面示意图。

具体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每层的消防屋1,所述消防屋1包括封闭闸门2、索道3、地面通道4;所述地面通道4设置于消防屋1地面,每个消防屋1的地面通道4均在同一位置;所述索道3包括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所述上固定站31设置于所述地面通道4一侧,所述下固定站32设置于与上层的所述地面通道4对应的下层的地面通道4的另一侧;所述索道3还包括滑索33,所述滑索33为循环回收滑索33,所述滑索33上有若干吊具34,所述吊具34之间有牵引绳36固定,当一具吊具34下降后另一侧的吊具34则随之上升;所述滑索33上设有减速装置35,帮助吊具34在下降过程中降低滑速;所述封闭闸门2设置于消防屋1的入口处,所述封闭闸门2正常状态为闭锁状态无法打开,所述封闭闸门2与消防警报连接,当消防警报被触发所述封闭闸门2闭锁状态终止,所述封闭闸门2需手动打开。

其中,所述高层建筑包括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

所述消防屋1设置于高层建筑的每一层,所述消防屋1的墙体涂有防火隔热涂层,墙体内部有阻燃、隔热材料,保证在发生火灾后消防屋1有足够的防护力与防护时长等待逃生人员的逃生与救援人员的到来。

所述消防屋1的入口处设置有封闭闸门2,所述封闭闸门2与高层建筑的消防警报电连接,所述封闭闸门2可为防火卷帘,隔火防烟,封闭闸门2平时处于闭锁状态无法打开,避免有人误入消防屋1或将消防屋1挪作他用,当建筑内的消防警报被触发时,所述封闭闸门2的闭锁状态被终止,封闭闸门2处于随时可被开启状态。所述封闭闸门2的闭锁状态终止后,封闭闸门2不会自动开启,所述封闭闸门2需手动开启,避免火灾引起电力供应中断导致封闭闸门2无法开启。所述封闭闸门2开启后会随重力自动落下,保证尽可能阻挡烟气与火焰,当逃生人员手动开启封闭闸门2并进入消防屋1内后,所述封闭闸门2随重力自动落下,封闭消防屋1。

其中,所述地面通道4设置于消防屋1的地面,所述地卖弄通道用于逃生人员进入下层消防屋1,每层消防屋1的地面通道4可设置在同一位置,保证下行的顺畅,也可设置于不同位置,防止逃生人员不慎跌落。所述索道3包括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所述索道3穿过地面通道4固定于上下两层的消防屋1,所述上固定站31固定于上层消防屋1的地面通道4一侧,所述下固定站32固定于上层的所述地面通道4对应的下层的地面通道4的另一侧,所述滑索33固定于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的顶端,即所述滑索33斜穿过地面通道4连接上下两层消防屋1。所述滑索33上有若干吊具34,所述吊具34之间有牵引绳36固定,所述吊具34上可设置有便于穿脱的安全带,保证逃人员在逃生过程中的安全。

所述滑索33为循环回收滑索33,逃生人员利用吊具34从滑索33上滑下,通过牵引绳36将另一道的吊具34牵引回上一层,循环回收滑索33无需电力即可将吊具34送回上层,所述吊具3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2个,另外,US哦户滑索33上还设置有减速装置35,吊具34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速度会很高,为使逃生人员顺利下滑,在滑索33上设置减速装置35,所述减速装置35可为钢锁,所述吊具34经过减速装置35可降低下滑的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内的消防警报被触发,消防警报响起,所述封闭闸门2闭锁状态解除,逃生人员可手动开启封闭闸门2进入消防屋1,封闭闸门2在开启后无人支撑的情况下随重力落下,封闭消防屋1。逃生人员利用吊具34下行至下一层的消防屋1,逐渐下行直至抵达安全楼层。

实施例二

参考图4-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固定架与所述地面通道4之间设置有防撞墙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消防屋1与建筑外墙连接,所述建筑外墙的消防屋1部分设置钢化玻璃6,所述钢化玻璃6仅在尖锐物品敲击下碎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地面通道4还设置有固定爬梯7,所述固定爬梯7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的地面通道4与下层的地面通道4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地面通道4四周设有围栏8,所述围栏8上设有供人进出的下行入口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索道3平行设置,所述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的位置相对固定。

其中,所述下固定架与地面通道4之间设置有防撞墙5,所述防撞墙5可设有包裹柔软填充物的软包,所述软包与填充物均要为阻燃材质,所述防撞墙5可保护逃生人员在下滑过程中的安全,若逃生人员在下滑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则防撞墙5可为其提供保护。

优选的,所述消防屋1必须设置于建筑的一侧与建筑共用外墙,共用部分设置有钢化玻璃6,所述钢化玻璃6在尖锐物的大力击打下会碎裂,当有救援人员从建筑外侧进入建筑时可击碎钢化玻璃6进入消防屋1,或消防屋1内的逃生人员击碎钢化玻璃6从建筑外侧离开火场。

优选的,所述地面通道4还设置有固定爬梯7,用于逃生人员或救援人员利用其快速移动,在索道3被占用的情况下增加一种移动方式。

优选的,所述地面通道4四周设有围栏8,保证人员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所述围栏8上还设置有供人出入的下行入口9。

优选的,所述索道3平行设置,即所述上固定站31与下固定站32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出现交叉设置的情况,其目的在于让逃生人员在利用索道3抵达下一层消防屋1后需绕过地面通道4才能抵达继续下降的索道3的上固定站31,避免在逃生人员过多的情况下出现拥堵的情况。

实施例三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救援系统的消防屋俯视示意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消防屋1内设有储水池10,所述储水池10内有预存的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消防屋1设有独立电源单元11,所述滑索33与独立电源单元11连接,所述滑索33在独立电源单元11供电时上行。

其中,所述消防屋1内设有储水池10,所述储水池10内预存的水预防水管破裂的情况发生,所述储水池10还用于为封闭闸门2降温,当封闭闸门2过热时可使用储水池10内的水为其降温保证其隔火隔热的性能。

所述消防屋1内还设置有独立电源单元11,用于为所述滑索33提供独立电源,所述滑索33可在有电源的情况下上行,即吊具34带着人员从下层消防屋1进入上层消防屋1,有利于救援人员从下层进入上层参与救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标签: 高层建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