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采用海区吊养配合沙塘暂养的等边浅蛤养殖方式,解决了浅蛤养殖中间暂养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的缺陷,实现了从稚贝培育到人工养殖中间过程中浅蛤养殖的人工保苗,增加了浅蛤养殖的成活率,通过本发明方法人工保苗可使等边浅蛤存活率达到90%以上。
1.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海区吊养:选取沙子装入60目的网袋中,装沙量为每袋1±0.1kg,然后将个头尺寸规格为1—1.5mm的等边浅蛤稚贝投入网袋中,每个网袋放养稚贝5000±200只,扎紧袋口,每3袋为一吊,均匀的绑到绳上,每袋之间的间隔为20±1cm,将绳挂于浮绠上,每15天清洗一次网袋上的附着物,保持网袋内外水流畅通,待到2个月后在稚贝平均个头尺寸达到5mm后,收集后到沙塘进行暂养;(2)沙塘暂养:在池塘中,池底铺设20cm厚的沙子,按每亩60±1Kg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进水,进水深度为100cm,每亩按尿素2-3kg,过磷酸钙0.5-1kg进行施肥,7-10d后放养步骤(1)中吊养后的等边浅蛤苗种,个头尺寸规格为5±1mm,每亩放养200万粒;在沙塘暂养过程中,追加施肥,且使池塘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可视深度为30±2cm,经过2个月的池塘中间暂养后,等边浅蛤苗种个体达到1cm后即可收集进行人工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沙子为粒径为0.8-1.2mm的海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网袋尺寸为20cm×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绳为直径为0.5cm、长2.8m的聚乙烯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池塘面积为1-2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沙子为粒径0.5-1.5mm的粗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贝类人工育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
背景技术
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formis(Lamarck)属瓣鳃纲帘蛤科浅蛤属,为西太平洋沿岸特有种,等边浅蛤肉质鲜美,自古以来为沿海居民赶海之主要对象,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双壳类。等边浅蛤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经过多年的攻关研究,等边浅蛤规模化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已经突破,但却还存在等边浅蛤稚贝在中间暂养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区吊养:选取沙子装入60目的网袋中,装沙量为每袋1±0.1kg,然后将个头尺寸规格为1—1.5mm的等边浅蛤稚贝投入网袋中,每个网袋放养稚贝5000±200只,扎紧袋口,每3袋为一吊,均匀的绑到绳上,每袋之间的间隔为20±1cm,将绳挂于浮绠上,每15天清洗一次网袋上的附着物,保持网袋内外水流畅通,待到2个月后在稚贝平均个头尺寸达到5mm后,收集后到沙塘进行暂养;
(2)沙塘暂养:在池塘中,池底铺设20cm厚的沙子,按每亩60±1Kg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进水,进水深度为100cm, 每亩按尿素2-3kg,过磷酸钙0.5-1kg进行施肥,7-10d后放养步骤(1)吊养后的等边浅蛤苗种,个头尺寸规格为5±1mm,每亩放养200万粒。在沙塘暂养过程中,追加施肥,且使池塘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可视深度为30±2cm。经过2个月的池塘中间暂养后,等边浅蛤苗种个体达到1cm后即可收集进行人工养殖。
所述的步骤(1)中的沙子为粒径为0.8-1.2mm的海沙。
所述的步骤(1)中网袋尺寸为20cm×40cm。
所述的步骤(1)中绳为直径为0.5cm、长2.8m的聚乙烯绳。
所述的步骤(2)中池塘面积为1-2亩。
所述的步骤(2)中沙子为粒径0.5-1.5mm的粗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采用海区吊养配合沙塘暂养的等边浅蛤养殖方式,解决了浅蛤养殖中间暂养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的缺陷,实现了从稚贝培育到人工养殖中间过程中浅蛤养殖的人工保苗,增加了浅蛤养殖的成活率,通过本发明方法人工保苗可使等边浅蛤存活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海区吊养
首先将粒径为0.8mm的海沙装入20cm×40cm大小的60目尼龙网袋中,装沙量为每袋1kg,然后将规格为1mm的等边浅蛤稚贝投入网袋中,每个网袋放养稚贝5000只,扎紧袋口,每3袋为一吊,均匀的绑到直径为0.5cm、长2.8m的聚乙烯绳上,每袋之间的间隔为20cm,将聚乙烯绳挂于浮绠。根据海区尼龙网袋上的附着物多少,定期清洗网袋,每15天清洗一次,使网袋内外保持水流畅通,确保其溶氧和饵料。2个月后在稚贝平均大小达到5mm后,收集后到沙塘进行暂养。
沙塘暂养
在面积为1亩的池塘中,池底铺设粒径0.5的粗沙20cm,按每亩60Kg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进水100cm, 按尿素每亩2kg,过磷酸钙每亩0.5kg进行施肥,7d后放养等边浅蛤苗种,规格为5mm左右的苗种每亩放养200万粒。在沙塘暂养过程中,需要经常追加施肥,使池塘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经过2个月的池塘中间暂养后,等边浅蛤苗种个体达到1cm后即可收集进行人工养殖。
实施例2
海区吊养
首先将粒径为1.2mm的海沙装入20cm×40cm大小的60目尼龙网袋中,装沙量为每袋1.1kg,然后将规格为1.5mm的等边浅蛤稚贝投入网袋中,每个网袋放养稚贝5200只,扎紧袋口,每3袋为一吊,均匀的绑到直径为0.5cm、长2.8m的聚乙烯绳上,每袋之间的间隔为21cm,将聚乙烯绳挂于浮绠。根据海区尼龙网袋上的附着物多少,定期清洗网袋,每15天清洗一次,使网袋内外保持水流畅通,确保其溶氧和饵料。2个月后在稚贝平均大小达到5mm后,收集后到沙塘进行暂养。
沙塘暂养
在面积为1-2亩的池塘中,池底铺设粒径1.5的粗沙20cm,按每亩60Kg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进水100cm, 按尿素每亩3kg,过磷酸钙每亩1kg进行施肥, 10d后放养等边浅蛤苗种,规格为5mm左右的苗种每亩放养200万粒。在沙塘暂养过程中,需要经常追加施肥,使池塘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经过2个月的池塘中间暂养后,等边浅蛤苗种个体达到1cm后即可收集进行人工养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采用海区吊养配合沙塘暂养的等边浅蛤养殖方式,解决了浅蛤养殖中间暂养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的缺陷,实现了从稚贝培育到人工养殖中间过程中浅蛤养殖的人工保苗,增加了浅蛤养殖的成活率,通过本发明方法人工保苗可使等边浅蛤存活率达到90%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标签: 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1963738a53300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