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本实用新型施肥过程中,可在施肥罐内实现水的回流搅拌,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均匀施肥,无需额外的搅拌机构。

1.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一总阀,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二总阀;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一进液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液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总阀、第二总阀、第一排液控制阀、第二排液控制阀、第一进液控制阀、第二进液控制阀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总阀、第二总阀、第一排液控制阀、第二排液控制阀、第一进液控制阀、第二进液控制阀及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球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还连接有第二排液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单元对应过滤器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水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速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依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物需肥规律,按一定水肥比例配兑后,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均匀供水供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的速效肥溶解快,有利于作物快速吸收,养分利用率高,加之水肥定量可控,避免了传统大水漫灌的渗淋或挥发损失,既节约肥料,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水肥一体化的自动控制技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依据作物肥水需求规律,自动管控肥水供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水肥供应的科学性。

但是,目前市售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多为大型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易操作,不适合日光温室或小面积推广应用;其次,传统水肥一体化滴灌多将几种化肥分别盛放在3-4个施肥罐中,按比例抽配混匀后进行施用,配制比例不易掌握,而且容易混淆;此外,施肥过程中肥料溶解不够均匀,影响施肥效果。因此,生产中亟需一种简易实惠、易于使用且施肥均匀的小型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且施肥均匀的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一总阀,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二总阀;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一进液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液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滴灌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总阀、第二总阀、第一排液控制阀、第二排液控制阀、第一进液控制阀、第二进液控制阀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总阀、第二总阀、第一排液控制阀、第二排液控制阀、第一进液控制阀、第二进液控制阀及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球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还连接有第二排液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施肥单元对应过滤器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水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备小型化,适用于日光温室或小面积生产,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便于推广;

(2)只采用两个施肥罐,分别盛放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溶肥,按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配比后分次投入施肥罐进行施用,简单易用,不容易造成混淆;

(3)施肥过程中,可在施肥罐内实现水的回流搅拌,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均匀施肥,无需额外的搅拌机构;

(4)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可隔日施用,避免肥料间发生化学反应;

(5)水肥供应量可实现精确控制,少量多次,不会造成肥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原理图;

图中,1-水源,2-水泵,3-过滤器,4-滴灌主管,5-滴灌支管,6-滴灌毛管,7-第一总阀,8-第二总阀,9-大量元素施肥罐,10-微量元素施肥罐,11-第一排液管,12-第一进液管,13-第二排液管,14-第二进液管,15-第一排液控制阀,16-第一排液球阀,17-第一进液控制阀,18-第二排液控制阀,19-第二排液球阀,20-第二进液控制阀,21-水表,2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包括通过滴灌主管4连接的水源1、施肥单元、水泵2和过滤器3,滴灌主管4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5,滴灌支管5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6;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1一侧的滴灌主管4上连接有第一总阀7,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4上连接有第二总阀8,施肥单元对应过滤器3一侧的滴灌主管4上连接有水表21;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9和微量元素施肥罐10,其中,大量元素施肥罐9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11、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12与滴灌主管4相连通,微量元素施肥罐10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13、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14与滴灌主管4相连通,且第一排液管11和第二排液管13位于水泵2和水源1之间,第一进液管12和第二进液管14位于水泵2和过滤器3之间,第一排液管11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15和第一排液球阀16,第二排液管13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18和第二排液球阀19,第一进液管12上连接有第一进液控制阀17,第二进液管14上连接有第二进液控制阀20。本实用新型滴灌系统还包括控制器22,第一总阀7、第二总阀8、第一排液控制阀15、第二排液控制阀18、第一进液控制阀17、第二进液控制阀20均为电磁阀,且第一总阀7、第二总阀8、第一排液控制阀15、第二排液控制阀18、第一进液控制阀17、第二进液控制阀20及水泵2分别与控制器22相连接,且控制器22由PLC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时,所有阀体均为关闭状态,当需要开启滴灌时,通过控制器22开启第一总阀7、第二总阀8和水泵2,滴灌用水由水源1并经滴灌主管4和滴灌支管5流入滴灌毛管6,最后经滴灌毛管6上的滴头进行滴灌。当需要施肥时,向大量元素施肥罐9或微量元素施肥罐10内加入预先计算好量的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等速溶肥)或微量元素肥料(硼、锌、钼、铁、镁、钙等营养元素肥料),然后先滴水一段时间,再开启第一排液控制阀15或第二排液控制阀18进行施用,以避免肥料淋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须隔日施用,以避免肥料间发生化学反应。

下面以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进行说明,当须施用大元素肥料时,先向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大量元素肥料,开启第一总阀7、水泵2、第一排液控制阀15、第一排液球阀16及第一进液控制阀17,关闭第二总阀8、第二排液控制阀18及第二进液控制阀20,此时,水由第一进液管12流入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并对肥料进行溶解,然后由第一排液管11流出并与滴灌主管4内的水汇合后又循环流入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如此不断循环以进行大量元素肥料的溶解和回流搅拌,使肥料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保证下一步施肥的均匀和稳定,循环几分钟后关闭第一排液控制阀15和第一进液控制阀17,开启第二总阀8,先滴水一段时间后,再开启第一排液控制阀15,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的肥液即可随滴灌主管4内的水体不断流至滴灌支管5和滴灌毛管6进行水肥一体滴灌,过滤器3可滤除固体杂质或未溶解的肥料颗粒,避免堵塞管道;通过水表21可监测滴灌量和施肥量。通过调节第一排液球阀16的开启量可控制施肥速度,施肥结束后关闭第一排液控制阀15即可。微量元素施肥罐10的施肥原理同上,二者只需隔日使用即可,以避免两种肥料同时施用发生化学反应。本实用新型中,仅第一排液球阀16和第二排液球阀19为手动球阀,其他均为电磁阀,因此,当第一排液球阀16和第二排液球阀19处于常开状态时,就可以实现在控制器22指令下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需额外的肥料溶解搅拌机构,肥料即可充分溶解并均匀滴施,系统结构简单且实用,非常适宜日光温室或小面积生产使用。

本文标签: 水肥简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