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含苯醚甲环唑的组合物在水稻纹枯病的应用,所述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组成,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1‑8。本发明将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按照特定的重量比进行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有效的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害抗性发展。

1.含苯醚甲环唑的组合物在水稻纹枯病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组成,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4-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4或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苯醚甲环唑的组合物在水稻纹枯病的应用。

背景技术

苯醚甲环唑,英文通用名为:difenoconazole,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干扰病菌正常生长,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现出预防、治疗、铲除三大功效。

三氯异氰尿酸,英文通用名为:trichloroiso cyanuric acid,其杀菌性能优异,是新一代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细菌、病毒、真菌都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能有效的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和水稻的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细菌及真菌病害。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纹枯病是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主要依赖井冈霉素进行防治,导致病害抗性加剧。采用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是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发明人在试验中发现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以一定的重量比混配对纹枯病具有增效作用。目前,将苯醚甲环唑与三氯异氰尿酸的混配剂用在水稻研究未见有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苯醚甲环唑的组合物在水稻纹枯病的应用,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组成,其增效作用显著,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并且有利于缓解病菌抗药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含苯醚甲环唑的组合物在水稻纹枯病的应用。

所述的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组成,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1-8,优选的,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1:4-7。

进一步的,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4或1:5。

所述的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

所述的组合物还含有农药制剂的常用辅助剂,包括溶剂、填料、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病菌不易产生抗性。

(2)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按一定的比例复配对纹枯病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有助于降低农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25%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配方:按量称取苯醚甲环唑5%、三氯异氰尿酸20%、十二烷基硫酸钠3.5%(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4.5%(分散剂)、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5%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30%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配方:按量称取苯醚甲环唑5%、三氯异氰尿酸25%、十二烷基硫酸钠2.5%(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3.5%(分散剂)、白炭黑15%(填料)、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30%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45%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配方:按量称取苯醚甲环唑15%、三氯异氰尿酸30%、十二烷基硫酸钠2.5%(润湿剂)、烷基苯磺酸钙盐3.0%(分散剂)、凹凸棒(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45%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20%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苯醚甲环唑10%、三氯异氰尿酸10%、烷基萘基磺酸盐3.5%(润湿剂)、聚羧酸盐3.2%(分散剂)、黄原胶0.5%(增稠剂)、乙二醇2.0%(防冻剂)、硅油0.2%(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20%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

实施例5:38%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苯醚甲环唑4.0%、三氯异氰尿酸32%、烷基萘基磺酸盐2.5%(润湿剂)、聚羧酸盐4.5%(分散剂)黄原胶、0.5%(增稠剂)、乙二醇2.0%(防冻剂)、硅油0.3%(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38%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

二、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混配对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将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室内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经二次分离培养后的水稻纹枯病病菌用直径为0.5CM的无菌打孔器在叶片边缘打孔备用,然后移于含药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置于25±1℃培养箱内培养,培养6天后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6次重复。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统计结果见表1。

表1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药剂 配比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苯醚甲环唑(A) / 1.21 195.62 / / 三氯异氰尿酸(B) / 2.37 100.00 / / A:B 5:1 1.68 140.94 179.68 78.4 A:B 1:1 1.30 182.13 147.81 123.2 A:B 1:2 1.37 172.94 131.87 131.1 A:B 1:3 1.32 178.77 123.91 144.3 A:B 1:4 1.12 212.11 119.12 178.1 A:B 1:5 1.18 199.76 115.94 172.3 A:B 1:6 1.32 179.69 113.66 158.1 A:B 1:7 1.35 175.27 111.95 156.6 A:B 1:8 1.54 153.40 110.62 138.7 A:B 1:10 1.93 122.51 108.69 112.7

测定结果表明,当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1-8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增效作用明显。当苯醚甲环唑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4时,共毒系数最大为178.1,增效显著,在田间实际操作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实施例2: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及混配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

试验参照GB/T 17980.19-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试验设计:试验组1#:制备实施例1所得制剂(25%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量50克;试验组2#:制备实施例2所得制剂(30%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量45克;对照组1#:2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量70克;对照组2#: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量70克;同时设置一个空白对照(CK)。

(2)试验及调查方法: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兑水均匀喷雾。药前调查病情指数,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结果调查,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

表2:苯醚甲环唑、三氯异氰尿酸及混配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统计表

试验处理 制剂使用量(克/亩) 药后7天防效(%) 药后14天防效(%) 试验组1# 50 86.7 96.3 试验组2# 45 82.3 93.8 对照组1# 65 73.4 82.4 对照组2# 70 68.5 76.3 空白对照 / / /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1#、试验组2#在有效成分用药量分别少于对照组1#、对照组2#的情况下,施药后7天,试验组1#、试验组2#对纹枯病防效都在80%以上,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施药后14天,试验组1#、试验组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都在90%以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均未见药害产生,对作物安全。说明本发明以苯醚甲环唑与三氯异氰尿酸混配组合物增效显著,能减少各单剂施用量,有利于减少施药成本,对农业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标签: 组合水稻含苯醚甲环唑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