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路径一: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排出的循环水排入生态养殖池,在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花鲢和鲤鱼滤食性鱼类,在生态养殖池上搭建有浮床,浮床上种植生菜、水雍菜和水芹菜吸收水中的氨氮;路径二: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底部的鱼类粪便沉淀物排出,排出的鱼类粪便通入沼气池内,同时将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部分及死鱼倒进沼气池同鱼类的粪便一起发酵获得沼气,获得的沼气用于补充项目的生产生活能源;将沼气池中的上清液通入跑道环形湿地内,在跑道环形湿地内种植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来降解水中的氨氮。优点是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平衡;实现养殖零排放,环境友好;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1.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其特征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产生的废水由以下路径处理:路径一: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排出的循环水排入生态养殖池,在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花鲢和鲤鱼滤食性鱼类,生态养殖池内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浮游动物作为匙吻鲟、花鲢和鲤鱼的食物;在生态养殖池上搭建有浮床,浮床上种植生菜、水雍菜和水芹菜吸收水中的氨氮;路径二: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底部的鱼类粪便沉淀物排出,排出的鱼类粪便通入沼气池内,同时将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部分及死鱼倒进沼气池同鱼类粪便一起发酵获得沼气,获得的沼气用于补充项目的生产生活能源;将沼气池中的上清液通入跑道环形湿地内,在跑道环形湿地内种植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来降解水中的氨氮,在跑道环形湿地内处理好的水再放入生态养殖池内再进行生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养殖池的深度为2~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其特征在于:路径一所述的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10~15条/亩,花鲢15~20条/亩,鲤鱼15~20条/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床搭建的面积为生态养殖池面积的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跑道环形湿地一半为水深0.2~0.3m的水生蔬菜种植地,一半为陆生蔬菜种植地,陆生蔬菜种植地的垄高于水平面0.2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
背景技术
在国内水产养殖业分为静水池塘养鱼、流水养鱼和网箱养鱼,其本质均为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获得农产品的目的,均为需要排出大量的废水,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无法进行可持续农业生产发展,更不能将废水变废为宝;在国内有中科院等技术机构正在进行养殖、种植废物零排放的技术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已有一些养殖企业在进行零排放的生产尝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现有技术的缺点:1、大量利用水资源进行养殖(用资源换产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养殖全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3、废水未循环利用,没有实现种养结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
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产生的废水由以下路径处理:
路径一: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排出的循环水排入生态养殖池,在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花鲢和鲤鱼滤食性鱼类,生态养殖池内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浮游动物作为匙吻鲟、花鲢和鲤鱼的食物;在生态养殖池上搭建有浮床,浮床上种植生菜、水雍菜和水芹菜吸收水中的氨氮;
路径二: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底部的鱼类粪便沉淀物排出,排出的鱼类粪便通入沼气池内,同时将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部分及死鱼倒进沼气池同鱼类粪便一起发酵获得沼气,获得的沼气用于补充项目的生产生活能源;将沼气池中的上清液通入跑道环形湿地内,在跑道环形湿地内种植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来降解水中的氨氮,在跑道环形湿地内处理好的水再放入生态养殖池内再进行生态处理。
具体地,所述的生态养殖池的深度为2~2.5m。
具体地,路径一所述的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10~15条/亩,花鲢15~20条/亩,鲤鱼15~20条/亩。
具体地,所述的浮床搭建的面积为生态养殖池面积的10~15%。
具体地,所述的跑道环形湿地一半为水深0.2~0.3m的水生蔬菜种植地,一半为陆生蔬菜种植地,陆生蔬菜种植地的垄高于水平面0.2m。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更节约水资源,利用有效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水产品(鱼类和水生蔬菜)。
2、利用光能自然资源,进行光合作用,在处理好废水的同时增加了农业产能和产值。
3、所有农业生产废物,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及部分死鱼经沼气处理变废为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产生的废水由以下路径处理:
路径一: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排出的循环水排入生态养殖池,在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花鲢和鲤鱼滤食性鱼类,生态养殖池内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浮游动物作为匙吻鲟、花鲢和鲤鱼的食物;在生态养殖池上搭建有浮床,浮床上种植生菜、水雍菜和水芹菜吸收水中的氨氮;
路径二: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底部的鱼类粪便沉淀物排出,排出的鱼类粪便通入沼气池内,同时将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部分及死鱼倒进沼气池同鱼类的粪便一起发酵获得沼气,获得的沼气用于补充项目的生产生活能源;将沼气池中的上清液通入跑道环形湿地内,在跑道环形湿地内种植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来降解水中的氨氮,在跑道环形湿地内处理好的水再放入生态养殖池内再进行生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态养殖池的深度为2m。
进一步地,路径一所述的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10条/亩,花鲢15条/亩,鲤鱼15条/亩。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床搭建的面积为生态养殖池面积的10.5%。
进一步地,所述的跑道环形湿地一半为水深0.2m的水生蔬菜种植地,一半为陆生蔬菜种植地,陆生蔬菜种植地的垄高于水平面0.2m。
实施例2
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产生的废水由以下路径处理:
路径一: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排出的循环水排入生态养殖池,在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花鲢和鲤鱼滤食性鱼类,生态养殖池内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浮游动物作为匙吻鲟、花鲢和鲤鱼的食物;在生态养殖池上搭建有浮床,浮床上种植生菜、水雍菜和水芹菜吸收水中的氨氮;
路径二: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底部的鱼类粪便沉淀物排出,排出的鱼类粪便通入沼气池内,同时将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部分及死鱼倒进沼气池同鱼类的粪便一起发酵获得沼气,获得的沼气用于补充项目的生产生活能源;将沼气池中的上清液通入跑道环形湿地内,在跑道环形湿地内种植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来降解水中的氨氮,在跑道环形湿地内处理好的水再放入生态养殖池内再进行生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态养殖池的深度为2.5m。
进一步地,路径一所述的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15条/亩,花鲢20条/亩,鲤鱼20条/亩。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床搭建的面积为生态养殖池面积的12.5%。
进一步地,所述的跑道环形湿地一半为水深0.3m的水生蔬菜种植地,一半为陆生蔬菜种植地,陆生蔬菜种植地的垄高于水平面0.25m。
实施例3
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产生的废水由以下路径处理:
路径一: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排出的循环水排入生态养殖池,在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花鲢和鲤鱼滤食性鱼类,生态养殖池内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浮游动物作为匙吻鲟、花鲢和鲤鱼的食物;在生态养殖池上搭建有浮床,浮床上种植生菜、水雍菜和水芹菜吸收水中的氨氮;
路径二: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底部的鱼类粪便沉淀物排出,排出的鱼类粪便通入沼气池内,同时将收割后的蔬菜的剩余部分及死鱼倒进沼气池同鱼类的粪便一起发酵获得沼气,获得的沼气用于补充项目的生产生活能源;将沼气池中的上清液通入跑道环形湿地内,在跑道环形湿地内种植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来降解水中的氨氮,在跑道环形湿地内处理好的水再放入生态养殖池内再进行生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态养殖池的深度为2m。
进一步地,路径一所述的生态养殖池内放养匙吻鲟12条/亩,花鲢17条/亩,鲤鱼17条/亩。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床搭建的面积为生态养殖池面积的14.5%。
进一步地,所述的跑道环形湿地一半为水深0.2m的水生蔬菜种植地,一半为陆生蔬菜种植地,陆生蔬菜种植地的垄高于水平面0.28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在RAS技术下循环水鱼菜共生生态处理配比技术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522548a52562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