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包含环形外壳、基座、转动部件、微电机和控制模块;所述环形外壳上设置有进风连接口,环形外壳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流传感器,基座和微电机均设置在环形外壳中;所述转动部件的下端与基座转动配合,并由微电机驱动转动,转动部件上设置有与进风连接口相通的出风通道;所述环形外壳上还设置有控制连接部,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连接部与气流传感器和微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周围气流方向和速度进行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结果即时自动调整送出的风速和转动部件的转动角度,来改变送风量与送风方向,以降低外部风力的干扰。
1.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环形外壳(11)、基座(12)、转动部件(13)、微电机(14)和控制模块;所述环形外壳(11)上设置有进风连接口(15),环形外壳(1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流传感器(16),基座(12)和微电机(14)均设置在环形外壳(11)中;所述转动部件(13)的下端与基座(12)转动配合,并由微电机(14)驱动转动,转动部件(13)上设置有与进风连接口(15)相通的出风通道(1);所述环形外壳(11)上还设置有控制连接部(17),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连接部(17)与气流传感器(16)和微电机(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连接部(17)为电路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13)上设置有齿圈,微电机(14)通过齿轮与齿圈配合带动转动部件(1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13)上还设置有连接结构(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为环形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13)与环形外壳(11)的上表面配合,将环形外壳(11)的上表面封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
背景技术
气体输送装置在向外界环境输送气体的过程中,有时会被外界的流动气体干扰,例如利用个人空气净化器向人体面部送风的过程中,如果自然风较大,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气流干扰会造成污染空气与洁净空气混合,则会影响净化器的送风效果,因此,多数可穿戴空气净化器都采用面罩等形式,在使用者面部形成一定的封闭空间,将洁净空气直接输送到这一封闭空间中;而面罩不仅会在使用上给用户带来不便并影响美观,而且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包含环形外壳、基座、转动部件、微电机和控制模块;所述环形外壳上设置有进风连接口,环形外壳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流传感器,基座和微电机均设置在环形外壳中;所述转动部件的下端与基座转动配合,并由微电机驱动转动,转动部件上设置有与进风连接口相通的出风通道;所述环形外壳上还设置有控制连接部,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连接部与气流传感器和微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控制连接部为电路触点。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上设置有齿圈,微电机通过齿轮与齿圈配合带动转动部件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上还设置有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为环形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与环形外壳的上表面配合,将环形外壳的上表面封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可以对周围气流方向和速度进行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结果即时自动调整送出的风速和转动部件的转动角度,来改变送风量与送风方向,以降低外部风力的干扰;整体可用于个人空气净化器,通过与气体分布器连接来实现开放式供气,将洁净空气直接输送到用户面部,形成洁净空气的小环境,不需面罩,保证了美观性,并避免细菌造成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包含环形外壳11、基座12、转动部件13、微电机14和控制模块;所述环形外壳11上设置有进风连接口15,控制连接部17与控制模块相连,环形外壳1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多个均匀分布的气流传感器16;所述基座12和微电机14均设置在环形外壳11中,转动部件13的下端与基座12转动配合,转动部件13上设置有齿圈,微电机14通过齿轮与齿圈配合带动转动部件13转动;所述转动部件13与环形外壳11的上表面配合,将环形外壳11的上表面封闭,转动部件13上设置有与进风连接口15相通的出风通道1;所述环形外壳11上还设置有控制连接部17,控制连接部17为电路触点,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触点为气流传感器16和微电机14提供电源和控制、反馈电路。
图2-3为本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将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用在个人空气净化器上,并在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安装开放式气体分布器5,个人空气净化器未示出;所述环形外壳11下部的进风连接口15用于连接空气净化器的出风通道,控制模块设置在空气净化器中;所述转动部件13上设置有连接结构2,连接结构2为环形的卡槽,开放式气体分布器5与转动部件13的卡槽配合,环形外壳11中设置有供气流通过开放式气体分布器5的中空气道;所述开放式气体分布器5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两层气体分布网,气体分布网为尼龙网或金属网,气体分布网的网孔密度为10-300目。
工作时,不同位置的气流传感器16将接收到的空气流速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对气流方向和流速进行判断,并控制微电机14通过转动部件13带动开放式气体分布器5旋转,来调整开放式气体分布器5所面对的方向,并调整空气净化器的送风量和风速,以克服外部风力的影响;转动部件13设置初始点,每次关机时,转动部件13都会回到初始点位置,每次开始调整风向时,都由初始点开始转动;风向感应的原理为:一圈传感器中,面对风向的传感器风速数值最高,依次向两侧以及背侧递减。
除去上述实施例外,本方案的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还可以用于其他气体流动装置上,转动部件13上的出风通道1可以斜向设置,以配合转动机构改变出风方向,直接作为出风口使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外环境气流反馈模块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346116a52238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