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高楼失火脱险器,属于消防救生装置。它是在一条绳索上装一下降器,下降器包括一绳索阻尼装置和一控制装置,绳索的上端有一固定装置,下降器上固定有一安全带,改变绳索缠绕的圈数可调整下降的重量,操纵控制装置,下降人员可随时下降或停留在绳索的任一高度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快速。既可用于消防救生,也可用于建筑业代替脚手架进行墙面施工作业。
1、一种高楼失火脱险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一条绳索上有一下降器,下降器包括一绳索阻尼装置和一控制装置,绳索的上端有一固定装置,下降器上固定有一安全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失火脱险器,其特征是。绳索阻尼装置为一水平绳索阻尼筒(7),绳索(1)在阻尼筒上缠绕的圈数为1至4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失火脱险器,其特征是。控制装置为一设在绳索入口处的槽形压板(9),它通过轴(6)固定在下降器壳体上,并能绕轴(6)转动,压板的一端与下降器壳体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8),压板的另一端连接一控制手柄(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失火脱险器,其特征是,绳索(1)上端的固定装置为一铁钩,铁钩从中线分一半重、一半轻,使固定时不易脱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失火脱险器,其特征是。上降器上设有一定位手柄(5)。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救生装置。
当高楼失火室内人员从正常通道已不能下楼逃生时,必需用救生装置进行自救或帮助被困人员从窗户或阳台逃离火灾区域,为人们研制了多种救生器材。如瑞士专利申请CH-590-662,提出用直立园筒临时将绳索在筒上横绕3圈,并在绳出入筒处各设一卡子改变绳索从垂直状态为水平状态,弯一90度弯。筒下系一腰带,人员持筒即可下降。我国最近也鉴定了一种缓降器,该缓降器为一机械结构,位于最上部顶端,下降绳索长度为楼高的两倍,否则绳索将脱出。但使用上述器材时,下降人员都不能自己控制下降速度,并不能自行停留在绳索的任一位置上,即下降人员不能自己控制降至高楼的任一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救生装置,使用这种装置下降人员不但能自己控制下降速度,而且能自己控制停留在下降绳索的任一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一条绳索上装有一下降器,下降器包括一绳索阻尼装置和一控制装置,绳索的上端有一固定装置,下降 器上固定有一安全带。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绳索上端的固定装置迅速固定于窗框、阳台、暖气管等自己认为牢固的构件上,并将安全带牢系于腰间,操纵控制装置,即能安全下降,并可随时停留在任一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快速,从准备至下降用不了一分钟即可完成,并能重复使用。除用于消防救生外,还可用于野外勘探,爬山运动及各种在高悬位置上的被困人员,也可用于建筑业代替脚手架进行墙面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险器的正视图。
图2为脱险器的侧视部分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脱险器的结构特征。
在绳索(1)的最上端有一铁钩(图中未画出)用于迅速将绳索固定于窗框、阳台、暖气管等牢固的构件上。为使铁钩钩好后不易脱钩,铁钩设计成从中线分一半重一半轻,在下垂绳索的上端有一下降器(2),它包括一水平绳索阻尼筒(7)及在绳索入口处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有一压缩弹簧(8)和一绳索槽形压板(9),由轴(6)将压板(9)固定在下降器壳体(2)上,压板(9)能够 以轴(6)为园心转动,压缩弹簧(8)位于压板(9)的一端和下降器壳体之间,压板(9)的另一端连接一控制手柄(4),人员下降时,下拉控制手柄(4),压板减轻对绳索的压力,人员即下降。若需停止时,放松控制手柄(4),压板(9)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压紧绳索使下降器停留在绳索的任一位置上。
下降器(2)上固定有一安全带(3),人员下降时将安全带系于腰间,为使下降人员身体呈直立状态,下降器上还设置了一个定位手柄(5),下降时下降人员可一手握定位柄(5),另一手操纵控制手柄(4),下降器的绳索阻尼筒上绳索缠绕的圈数为1至4圈。变更圈数即可调整下降的重量。如作建筑施工工具时将安全带换成坐位即可。
本文标签: 高楼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高楼失火脱险器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260109a52057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