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缓降器,包括安全绳、第一制动器、减速器、主杆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安装主杆一端,主杆与第一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一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一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主杆中部,该减速器中部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和减速器的过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成本低廉,通过对制动器和减速器对安全绳的摩擦力来控制缓降速度的快慢,并可在缓降过程中随时停止或开始缓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绳、第一制动器、减速器、主杆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安装主杆一端,主杆与第一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一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一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主杆中部,该减速器中部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和减速器的过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制动器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安装主杆另一端,主杆与第二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穿过第二制动器的过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两端设置有登山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登山扣固定环、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安全带和登山扣,所述第一登山扣固定环和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所述安全带展开形状为T形,其三个末端均设置有扣环,至少一个安全带末端扣环上连接有登山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由固定板和三颗固定柱组成,三个固定柱沿着主杆的长度方向,穿过固定板垂直安装在主杆上,两根固定柱之间分别形成过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内六角头螺栓,其与主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辅助挂钩和插销,所述L形辅助挂钩一端设置有登山钩固定孔,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排排列的通孔,所述插销穿过L形辅助挂钩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设置有插销固定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 筑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其也给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如发生火灾或者地震时,在高 层居住或办公的人无法及时逃生,有时候甚至采取跳楼逃生这种不理智的过激行为,轻则重 伤残废,重则当场身亡。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高楼逃生专用设备,但是多数存在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容易损坏或缓降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双向缓降器,能有效解 决上述问题。
一种双向缓降器,包括安全绳、第一制动器、减速器、主杆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 定台安装主杆一端,主杆与第一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 所述第一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一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一端的末端设 有过孔。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主杆中部,该减速器中部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第一制 动器和减速器的过孔。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制动器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安装主杆另一端,主杆与第 二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制动器为T形,其中 部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穿过第二制动 器的过孔。
进一步,所述安全绳两端设置有登山扣。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登山扣固定环、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安全带和登山扣,所述第一登 山扣固定环和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所述安全带展 开形状为T形,其三个末端均设置有扣环,至少一个安全带末端扣环上连接有登山扣。
进一步,所述减速器由固定板和三颗固定柱组成,三个固定柱沿着主杆的长度方向,穿 过固定板垂直安装在主杆上,两根固定柱之间分别形成过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为内六角头螺栓,其与主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
进一步,还包括L形辅助挂钩和插销,所述L形辅助挂钩一端设置有登山钩固定孔,另 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排排列的通孔,所述插销穿过L形辅助挂钩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设置有插销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成本低廉,通过对制动器和减速器对安 全绳的摩擦力来控制缓降速度的快慢,并可在缓降过程中随时停止或开始缓降,具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缓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制动器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绳缠绕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双向缓降器,包括安全绳1、第一制动器2、第二制动器3、减速器4、 主杆5、第一固定台6、第二固定台7、安全带8、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所述第一固定 台6和第二固定台7分别安装主杆5两端,主杆5与第一固定台6和第二固定台7内端面垂 直。所述第一固定台6内端面上设有两个固定环61,所述第一制动器2为T形,其中部端穿 过固定环61安装在第一固定台6上,所述第一制动器2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21。所述第 二固定台7内端面上设有两个固定环71,所述第一制动器3为T形,其中部端穿过固定环71 安装在第二固定台7上,所述第二制动器3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31。所述减速器4安装在 主杆5中部,其由固定板42和三颗固定柱41组成,三个固定柱41沿着主杆5的长度方向, 穿过固定板42垂直安装在主杆5上,两根固定柱41之间分别形成过孔,所述固定柱41为内 六角头螺栓,其与主杆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所述安全绳1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2的过孔21、 减速器4的过孔和第二制动器3的过孔31,所述安全绳1两端设置有登山扣11。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登山扣固定环61、第二登山扣固定环71、安全带8和登山扣81, 所述第一登山扣固定环61和第二登山扣固定环71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6和第二固定台7 外端面。请参阅图2,所述安全带8展开形状为T形,其三个末端均设置有安全带扣环82, 其中至少一个安全带扣环82上连接有登山扣81。
进一步,还包括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所述L形辅助挂钩9一端设置有登山钩固定 孔91,用于固定安全绳1上的登山钩11,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排排列的通孔92,所述 插销10穿过L形辅助挂钩9的通孔92,将L形辅助挂钩9固定在墙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台 6和第二固定台7外端面还设置有插销固定环62和插销固定环7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将安全带8固定在身上:将左右两端的安全带8绕在腰 间,并将两个安全带扣环82扣入登山钩81中,再将下方的安全带8从胯下穿过,扣入登山 钩81中。然后将登山钩81扣在第一登山扣固定环61或第二登山扣固定环71上。接着将安 全绳1上的登山钩11扣在建筑物(如栏杆等)上固定。准备好之后,使用者就能用缓降器进 行逃生了。下降过程中,如图3所示,通过用手转动第一制动器2或第二制动器3,这样过 孔21或者过孔31就与安全绳1呈一定角度,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减慢下降速度,当 摩擦阻力与使用者下降的重力达到平衡时,使用者的下降速度就能稳定下来。同时,减速器 4的固定柱41也对安全绳1产生摩擦阻力,进一步稳定了下降速度。缓降途中若是需要停止 缓降,则可以将第一制动器2或第二制动器3转动较大的角度,使安全绳1卡在第一制动器 2或第二制动器3上,就能令使用者停在任意位置。
如果建筑物上没有提供登山钩11可以钩住的地方,则可以利用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 10,将L形辅助挂钩9靠在墙体外侧,根据墙体厚度,选择合适的通孔92,再将插销10插 入通孔92中,使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物,此时就可以将安全绳1 上的登山钩11钩在登山钩固定孔91上进行逃生。本实用新型两端都设置有制动器,在进行 了一次缓降逃生后,不用将安全绳1复位,只要将本双向缓降器调换一个方向就能直接再次 使用,十分方便。如图4所示,不使用时,则可以将插销10插入插销固定环62和插销固定 环72中,然后将安全绳1缠绕在插销10上收纳起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双向缓降器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9244201a51287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