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地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播种处理。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栽培,在蚕豆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进行处理,并且结合科学、合理的肥料,合适的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综合进行栽培,能使蚕豆的产量大大提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整个栽培过程生态环保,栽培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1.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地,保证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公里内无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土壤PH值保证在6~6.5;S2:挑选耐弱光、抗寒性、抗病、高产的蚕豆品种,均匀放在阳光下进行照晒,同时避免放在水泥地上或金属器皿内进行照晒,通过盐水选种挑出饱满优质的蚕豆种子,然后对蚕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选出发芽率超过95%的蚕豆种子作为优质种子进行储存,发芽率低于60%的作为不合格品去除,发芽率在60%~95%之间的种子作为普通种子进行储存,然后将优质种子和普通种子放入40~45℃清水中浸泡5~10min,然后加入磁化水、丙氨酸、冰片,并浸泡10~15min;S3:播种前保证土壤表面平整,去除田内异物,将土壤起垄,垄高为20~25cm,垄宽为70~90cm,垄间距为10~15cm,每亩土地垄上施加农家肥700~900kg,尿素5~7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垄与垄之间的沟内农家肥、尿素的施加量为垄上的四分之一,然后在沟底覆盖1~3cm的土壤并夯实;S4:优先选择所述优质种子在垄上开穴进行播种,开穴相互间距为15~20cm,开穴深度为5~7cm,每平方米普通种子的播种量为优质种子的两倍;S5:播种后三至五天开始中耕松土,中耕深度为17~19cm,中耕后每隔十天进行一次灌水,并配合施加一次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0~15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发芽实验步骤为:随机选择100个蚕豆种子,用滤纸、草纸、纱布加到吸足水为止,在常温下观察发芽率,并重复三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磁化水、丙氨酸、冰片的混合比例为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农家肥包括猪粪、鸡粪、羊粪、麦秸及淤泥,且按照相同比例份数进行施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复合肥包括含量相同的氮肥、磷肥、钾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蚕豆,又称胡豆、佛豆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蚕豆含8种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营养价值丰富,可食用,也可制酱、酱油、粉丝、粉皮和作蔬菜,还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说:“蚕时始熟,故名”;而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食物本草》中认为:“豆荚状如老蚕,故名”。种子供食用;茎、叶富含氮素,为良好的冬季绿肥;花、果荚、种壳、种子及叶均可入药,有止血、利尿、解毒、消肿的功用。蚕豆的根系较发达,可入土层60~100cm,根瘤形成较早,茎方形、中空、直立、茎的分枝力强,千粒重900~2500g;蚕豆具有较强的耐寒性,种子在5~6℃时即能开始发芽,但最适发芽温度为16℃,幼苗能忍耐-5℃左右的低温,-6℃时易冻死;生长的适温为20~25℃;蚕豆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适宜于冷凉而较湿润的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沙壤土、粘土、水田土、碱性土等均可栽培,对土壤营养的要求,在未形成根瘤的苗期,宜适量施用氮肥;对磷、钾需要量也较大;镁硼对蚕豆生育有良好的作用。土壤缺硼,则易妨碍根瘤菌的繁殖,使植株生育不良。

传统的蚕豆种植方式产量低,病虫害多,土壤营养成分低,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通过生态型栽培方式,使得蚕豆的产量与品质得到有效提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地,保证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公里内无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土壤PH值保证在6~6.5;

S2:挑选耐弱光、抗寒性、抗病、高产的蚕豆品种,均匀放在阳光下进行照晒,同时避免放在水泥地上或金属器皿内进行照晒,通过盐水选种挑出饱满优质的蚕豆种子,然后对蚕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选出发芽率超过95%的蚕豆种子作为优质种子进行储存,发芽率低于60%的作为不合格品去除,发芽率在60%~95%之间的种子作为普通种子进行储存,然后将优质种子和普通种子放入40~45℃清水中浸泡5~10min,然后加入磁化水、丙氨酸、冰片,并浸泡10~15min;

S3:播种前保证土壤表面平整,去除田内异物,将土壤起垄,垄高为20~25cm,垄宽为70~90cm,垄间距为10~15cm,每亩土地垄上施加农家肥700~900kg,尿素5~7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垄与垄之间的沟内农家肥、尿素的施加量为垄上的四分之一,然后在沟底覆盖1~3cm的土壤并夯实;

S4:优先选择所述优质种子在垄上开穴进行播种,开穴相互间距为15~20cm,开穴深度为5~7cm,每平方米普通种子的播种量为优质种子的两倍;

S5:播种后三至五天开始中耕松土,中耕深度为17~19cm,中耕后每隔十天进行一次灌水,并配合施加一次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0~15kg。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发芽实验步骤为:随机选择100个蚕豆种子,用滤纸、草纸、纱布加到吸足水为止,在常温下观察发芽率,并重复三次。

进一步地,所述S2中磁化水、丙氨酸、冰片的混合比例为3:5:1。

进一步地,所述S3中农家肥包括猪粪、鸡粪、羊粪、麦秸及淤泥,且按照相同比例份数进行施加。

进一步地,所述S5中复合肥包括含量相同的氮肥、磷肥、钾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栽培,在蚕豆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进行处理,并且结合科学、合理的肥料,合适的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综合进行栽培,能使蚕豆的产量大大提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整个栽培过程生态环保,栽培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地,保证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公里内无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土壤PH值为6.3;

S2:挑选耐弱光、抗寒性、抗病、高产的蚕豆品种,均匀放在阳光下进行照晒,同时避免放在水泥地上或金属器皿内进行照晒,通过盐水选种挑出饱满优质的蚕豆种子,然后对蚕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选出发芽率超过95%的蚕豆种子作为优质种子进行储存,发芽率低于60%的作为不合格品去除,发芽率在60%~95%之间的种子作为普通种子进行储存,然后将优质种子和普通种子放入43℃清水中浸泡8min,然后加入磁化水、丙氨酸、冰片,并浸泡12min;

S3:播种前保证土壤表面平整,去除田内异物,将土壤起垄,垄高为23cm,垄宽为80cm,垄间距为13cm,每亩土地垄上施加农家肥800kg,尿素6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垄与垄之间的沟内农家肥、尿素的施加量为垄上的四分之一,然后在沟底覆盖2cm的土壤并夯实;

S4:优先选择所述优质种子在垄上开穴进行播种,开穴相互间距为17cm,开穴深度为6cm,每平方米普通种子的播种量为优质种子的两倍;

S5:播种后三至五天开始中耕松土,中耕深度为18cm,中耕后每隔十天进行一次灌水,并配合施加一次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3kg。

其中,S2中发芽实验步骤为:随机选择100个蚕豆种子,用滤纸、草纸、纱布加到吸足水为止,在常温下观察发芽率,并重复三次,S2中磁化水、丙氨酸、冰片的混合比例为3:5:1,S3中农家肥包括猪粪、鸡粪、羊粪、麦秸及淤泥,且按照相同比例份数进行施加,S5中复合肥包括含量相同的氮肥、磷肥、钾肥。

实施例2:

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地,保证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公里内无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土壤PH值为6;

S2:挑选耐弱光、抗寒性、抗病、高产的蚕豆品种,均匀放在阳光下进行照晒,同时避免放在水泥地上或金属器皿内进行照晒,通过盐水选种挑出饱满优质的蚕豆种子,然后对蚕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选出发芽率超过95%的蚕豆种子作为优质种子进行储存,发芽率低于60%的作为不合格品去除,发芽率在60%~95%之间的种子作为普通种子进行储存,然后将优质种子和普通种子放入40℃清水中浸泡5min,然后加入磁化水、丙氨酸、冰片,并浸泡10~15min;

S3:播种前保证土壤表面平整,去除田内异物,将土壤起垄,垄高为20cm,垄宽为70cm,垄间距为10cm,每亩土地垄上施加农家肥700kg,尿素5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垄与垄之间的沟内农家肥、尿素的施加量为垄上的四分之一,然后在沟底覆盖1cm的土壤并夯实;

S4:优先选择所述优质种子在垄上开穴进行播种,开穴相互间距为15cm,开穴深度为5cm,每平方米普通种子的播种量为优质种子的两倍;

S5:播种后三至五天开始中耕松土,中耕深度为17cm,中耕后每隔十天进行一次灌水,并配合施加一次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0kg。

其中,S2中发芽实验步骤为:随机选择100个蚕豆种子,用滤纸、草纸、纱布加到吸足水为止,在常温下观察发芽率,并重复三次,S2中磁化水、丙氨酸、冰片的混合比例为3:5:1,S3中农家肥包括猪粪、鸡粪、羊粪、麦秸及淤泥,且按照相同比例份数进行施加,S5中复合肥包括含量相同的氮肥、磷肥、钾肥。

实施例3:

一种蚕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地,保证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公里内无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土壤PH值为6.5;

S2:挑选耐弱光、抗寒性、抗病、高产的蚕豆品种,均匀放在阳光下进行照晒,同时避免放在水泥地上或金属器皿内进行照晒,通过盐水选种挑出饱满优质的蚕豆种子,然后对蚕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选出发芽率超过95%的蚕豆种子作为优质种子进行储存,发芽率低于60%的作为不合格品去除,发芽率在60%~95%之间的种子作为普通种子进行储存,然后将优质种子和普通种子放入45℃清水中浸泡10min,然后加入磁化水、丙氨酸、冰片,并浸泡15min;

S3:播种前保证土壤表面平整,去除田内异物,将土壤起垄,垄高为25cm,垄宽为90cm,垄间距为15cm,每亩土地垄上施加农家肥900kg,尿素7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垄与垄之间的沟内农家肥、尿素的施加量为垄上的四分之一,然后在沟底覆盖3cm的土壤并夯实;

S4:优先选择所述优质种子在垄上开穴进行播种,开穴相互间距为20cm,开穴深度为7cm,每平方米普通种子的播种量为优质种子的两倍;

S5:播种后三至五天开始中耕松土,中耕深度为19cm,中耕后每隔十天进行一次灌水,并配合施加一次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5kg。

其中,S2中发芽实验步骤为:随机选择100个蚕豆种子,用滤纸、草纸、纱布加到吸足水为止,在常温下观察发芽率,并重复三次,S2中磁化水、丙氨酸、冰片的混合比例为3:5:1,S3中农家肥包括猪粪、鸡粪、羊粪、麦秸及淤泥,且按照相同比例份数进行施加,S5中复合肥包括含量相同的氮肥、磷肥、钾肥。

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栽培,在蚕豆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进行处理,并且结合科学、合理的肥料,合适的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综合进行栽培,能使蚕豆的产量大大提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整个栽培过程生态环保,栽培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文标签: 蚕豆生态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