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包括支架,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外筒体,壳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加热腔,壳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泵、锥形壳,锥形壳上安装有与之联通的循环风机,外筒体内套装有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内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有与气泵联通的冷却装置,壳体内的外筒体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转动,支架中部安装有水平的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两用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装置可以合理控制环形空腔内温度,在进行红茶微雕等工艺处理时,提高加工产品的品质;两用加热装置,将木炭、煤球等燃烧物放置于托板上给茶叶进行加热;也可以通过加热电阻利用电能进行加热,实现加热多样性。

1.一种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外筒体,壳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加热腔,壳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泵、锥形壳,锥形壳上安装有与之联通的循环风机,所述的外筒体内套装有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内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有与气泵联通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壳体两端支架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套装有转辊,转辊与外筒体端口外壁相贴合,转辊与安装于支架左下方的电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支架中部安装有水平的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两用加热装置,两用加热装置滑动到工作位置与安装于支架右侧的鼓风机出风口联通,两用加热装置上端与环形加热腔体右下方的供热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内筒体采用不锈钢丝编织构成的网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内壁还设有间隔安装的翻炒叶片,翻炒叶片为金属板,金属板由进料段、连接段、出料段构成,所述的进料段与连接段的夹角范围为12°~45°,所述的出料段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环形空腔内的环形风管,环形风管联通有若干根沿环形分布的冷却支管,环形风管与气泵的出气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气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用加热装置,包括有上端敞口的且与外筒体轴向方向一致的箱体,箱体上端口与所述的供热口相连通,箱体一端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方的箱体内自下至上安装有若干根加热电阻、放置燃烧物用的托板,托板上均匀分布有风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在加工制备工艺中,需要进行烘干,传统的茶叶烘干一般采用炒锅式或滚筒式对茶叶进行烘干,该方法烘干过程中茶叶容易堆积,茶叶熟生度不均,而且烘干速度慢,工作效益不高。 

烘干是茶叶制作的一个重要工序,其主要目的为去除茶叶里外的所有水份,同时达到茶叶定型以及耐氧化的目的,特别对于扁茶类茶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其烘干工序更是确保其能最终达到扁平挺直的关键。 

现有烘干设备主要是抽屉式烘箱、炒锅式、滚筒式对茶叶进行烘干,往往存在较多的缺陷:1、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由于现有高品质茶叶烘干过程仍以烘箱式的手工操作居多,导致其加工制作效率一直难以提升;2、传统烘干设备的使用寿命低,维护更换导致成本提高;3、大多以炭或木材产品燃烧对茶叶进行烘干,破坏了大量的生态植被,同时对环境产生污染。 

一般的烘干机除了上述的缺陷外,还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对烘干过程中温度控制性能较差,没有合理的冷却降温装置,比如说在红茶微雕的加工过程中对温度就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既可保证不同品种茶叶高品质烘干需求,又可提高其生产加工效率高的烘干机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结构设计新颖,烘干方式不再单一,满足对不同品种茶叶进行烘干的需求,烘干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外筒体,壳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加热腔,壳体左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泵、锥形壳,锥形壳上安装有与之联通的循环风机,所述的外筒体内套装有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内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有 与气泵联通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壳体两端支架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套装有转辊,转辊与外筒体端口外壁相贴合,转辊与安装于支架左下方的电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支架中部安装有水平的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两用加热装置,两用加热装置滑动到工作位置与安装于支架右侧的鼓风机出风口联通,两用加热装置上端与环形加热腔体右下方的供热口相连通。 

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内筒体采用不锈钢丝编织构成的网筒。 

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内壁还设有间隔安装的翻炒叶片,翻炒叶片为金属板,金属板由进料段、连接段、出料段构成,所述的进料段与连接段的夹角范围为12°~45°,所述的出料段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60°。 

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环形空腔内的环形风管,环形风管联通有若干根沿环形分布的冷却支管,环形风管与气泵的出气管相连通。 

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支管上均匀分布有气流孔。 

所述的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用加热装置,包括有上端敞口的且与外筒体轴向方向一致的箱体,箱体上端口与所述的供热口相连通,箱体一端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方的箱体内自下至上安装有若干根加热电阻、放置燃烧物用的托板,托板上均匀分布有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装置可以合理控制环形空腔内温度,在进行红茶微雕等工艺处理时,提高加工产品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用加热装置,将木炭、煤球等燃烧物放置于托板上给茶叶进行加热;也可以通过加热电阻利用电能进行加热,实现加热多样性; 

3、本实用新型内筒体内的翻炒叶片结构设计新颖,可以在外筒体进行转动过程中,对内筒体内的茶叶有效的翻炒,提高产品烘干的效率; 

4、在加热过程中,循环风机和鼓风机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热风在环形加热腔和环形空腔内的循环,充分提高烘干的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炒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温控型多功能茶叶烘干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2,壳体2内转动安装有外筒体3,壳体2与外筒体3之间形成环形加热腔4,壳体2左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泵5、锥形壳6,锥形壳6上安装有与之联通的循环风机7,外筒体3内套装有内筒体8,内筒体8与外筒体3内设有环形空腔9,环形空腔9内设有与气泵联通的冷却装置10,壳体2两端支架1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转动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上套装有转辊13,转辊13与外筒体3端口外壁相贴合,转辊13与安装于支架1左下方的电机14通过带轮传动机构15、链轮传动机构16传动连接,支架1中部安装有水平的导轨17,导轨17上滑动安装有两用加热装置18,两用加热装置18滑动到工作位置与安装于支架1右侧的鼓风机19出风口联通,两用加热装置18上端与环形加热腔体4右下方的供热口20相连通。 

外筒体3上均匀分布有通孔21,内筒体8采用不锈钢丝编织构成的网筒,有利于对茶叶进行烘干。 

内筒体8内壁还设有间隔安装的翻炒叶片22,翻炒叶片22为金属板,金属板由进料段22-1、连接段22-2、出料段22-3构成,进料段22-1与连接段22-2的夹角范围为12°~45°,出料段22-3与连接段22-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60°。 

冷却装置10包括设置在环形空腔9内的环形风管10-1,环形风管10-1联通有若干根沿环形分布的冷却支管10-2,环形风管10-1与气泵5的出气管相连通。 

冷却支管10-2上均匀分布有气流孔10-21,方便气泵5送入冷空气进入环形空腔9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两用加热装置18,包括有上端敞口的且与外筒体3轴向方向一致的箱体18-1,箱体18-1上端口与供热口20相连通,箱体18-1一端设有进风管18-2,进风管18-2上方的箱体18-1内自下至上安装有若干根加热电阻18-3、放置燃烧物用的托板18-4,托板18-4上均匀分布有风孔18-5,使得放置于托板上的燃烧物充分燃烧,也可以使得若干根加热电阻18-3燃烧产生的热量从风孔中送入 环形加热腔4。 

本文标签: 烘干机多功能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