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消防车必备的车载器材消防吸水胶管,尤其是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属于消防装备技术领域。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体和附设水带,其特征在于吸水管本体由内层、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以及外层组成,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固定在外层上,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由2条(也可4条,等间距)气囊式脊水带和若干个气囊式肋水带组成,气囊式肋水带上设有注水阀、放水阀、充气阀以及放气阀,各气囊式肋水带与气囊式脊水带互通,附设水带通过快速接头与气囊式肋水带上的注水阀相连接。本技术方案主要是解决消防吸水胶管不能折叠、总质量大、取放不方便的问题,通过改进消防吸水管设计来实现该项技术方案。
1.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体和附设水带(41),其特征在于吸水管本体由内层(31)、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以及外层(33)组成,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位于外层(33)上,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由气囊式脊水带(35)和若干个气囊式肋水带(36)组成,气囊式肋水带(36)上设有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以及放气阀(310),各气囊式肋水带(36)与气囊式脊水带(35)互通,附设水带(41)通过快速接头(42)与气囊式肋水带上的注水阀(3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肋水带(36)为环形结构,所述的气囊式肋水带(36)的数量根据吸水管本体的长度确定,所述的气囊式肋水带(36)的直径为3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气囊式肋水带(36)的间距以注水、充气情况下不发生干涉或影响膨胀至额定体积为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以及放气阀(310)都是快速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设水带(41)长度为1-3m,附设水带(41)上还设置有注水快速接头(42),注水快速接头(42)与注水阀(37)配合对吸水管的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注水实现快速插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33)采用耐水织物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31)采用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胶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肋水带(36)的直径根据阀门或实际使用情况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车必备的车载器材消防吸水胶管,尤其是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属于消防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防吸水胶管是消防车必备的车载器材,主要用于从天然水源或供水管路吸水。目前,消防吸水胶管普遍存在体积大、总质量大、不能折叠等缺陷,特别是大多数生产企业为了节省车内空间,将消防吸水胶管置于车顶,取放十分不便,易发生落下砸伤事故,且长期处于暴晒、雨淋环境中,加速了橡胶层的老化,影响了吸水性能。国内生产的消防吸水胶管全部依据GB 6969-2005,消防吸水胶管包括直管式和盘管式胶管,以直管式胶管为主。
直管式消防吸水胶管由内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组成。其中,内胶层由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胶组成,增强层由织物材料组成,带有金属或其他适当材料(满足耐真空的强度要求)的螺旋线,外胶层由天然或合成橡胶组成,外表面可以呈波纹状,还可选用外螺旋线,螺旋线既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其他的适当材料的。直管式吸水胶管按其内径分为50、65、80、90、100、125、150 mm等7 种规格,标准长度为2m、3m、4m。目前使用的直管式吸水胶管受现行技术标准的制约,主要存在体积较大、总质量大、不可折叠、可靠性不高、长度受制约、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
盘管式消防吸水胶管的结构、内径、胶管线质量、耐静水压性能、耐真空性能等均与直管式消防吸水胶管相同。但是,盘管式胶管的标准长度为8m、10m、12m,其总质量更大,且因为较长无法置于车顶,虽然其盘卷性能高于直管式消防吸水胶管,但其盘卷半径在0.5m以上,占用了较大的车内空间。因此,盘管式消防吸水胶管具有体积大、总质量大、不可折叠、占用空间多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可折叠、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长度和质量要求的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本技术方案主要是解决消防吸水胶管不能折叠、总质量大的问题,通过改进消防吸水管设计来实现该项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体和附设水带41,其特殊之处在于:吸水管本体由内层31、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以及外层33组成,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位于外层33上,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由气囊式脊水带35和若干个气囊式肋水带36组成,气囊式肋水带36上设有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以及放气阀310,各气囊式肋水带36与气囊式脊水带35互通,附设水带41通过快速接头42与气囊式肋水带上的注水阀37相连接。
进一步的,气囊式肋水带36为环形结构,数量根据吸水管本体的长度确定,直径为30-35mm,直径可根据阀门或实际使用情况调整。
进一步的,各气囊式肋水带36的间距以注水、充气情况下不发生干涉或影响膨胀至额定体积为准。
更进一步的,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以及放气阀310都是快速接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附设水带41长度为1-3m,附设水带41上还设置有注水快速接头42,注水快速接头42与注水阀37配合对吸水管的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注水实现快速插拔。
优选的,外层33采用耐水织物材料制成。
优选的,内层31采用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胶材料制成。
当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的增强层注入从消防车出水口——附设水带输送的压力水后,形成水压,将内、外层撑起,当增强层达到额定压力时,将附设水带的注水接头从增强层上的注水阀上拔出,停止注水。额定压力可通过试验方法测出。目前,消防车水泵的常压为1Mpa,可满足注水压力要求。
当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的增强层充入从消防车车载的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中压管——快速接头输送的压力气体后,形成气压,将内、外层撑起,当增强层达到额定压力时,将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快速接头从增强层上的充气阀上拔出,停止充气。额定压力可通过试验方法测出。
本发明利用消防车水泵的压力水为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的环绕式增强层注水,形成静水压,为吸水管的内、外层提供支撑,达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弯曲技术要求。解决了消防吸水胶管不能折叠、总质量大的问题。
利用消防车车载空气呼吸器为液/气压式可折叠吸水管的环绕式增强层充气,形成气压,为吸水管的内、外层提供支撑,达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弯曲技术要求。
该发明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一)提高吸水效率。由于该吸水管可折叠放置在车内,不存在长期置于室外的情况,不会出现橡胶层老化、“抽掉”的情况,可靠性强,有利于提高吸水效率。
(二)节省车内空间。随着灭火救援任务的日趋繁重,对消防车车载器材的品种数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采用折叠式吸水管,可节省车内空间,以便能够将更多的空间用于放置其他消防器材。
(三)消除事故隐患。目前的吸水管普遍置于车顶,在行车、取放过程中易发生坠落伤人事故,采用折叠式吸水管,可消除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结构主视图;
图2: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结构左视图;
图3: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结构俯视图;
图4: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附设水带的主视图;
图5: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使用示意图;
图6: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使用状态图;
图7:现有设计中的吸水管立体图;
图中:内层31,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外层33,吸水管接口34,气囊式脊水带35,气囊式肋水带36,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放气阀310,附设水带41,注水快速接头42,吸水管的带有注水、充气阀的一端的接口51,消防车注水口52,吸水管附设水带的一端接口53,消防车出水口54,另一端接口55,水枪56,水枪开关57,快速接头58,气瓶63,减压器64,中压导气管6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包括吸水管本体和附设水带41,其特殊之处在于:吸水管本体由内层31、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以及外层33组成,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位于内层31和外层33中间,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由气囊式脊水带35和若干个气囊式肋水带36组成,气囊式肋水带36上设有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以及放气阀310,各气囊式肋水带36与气囊式脊水带35互通,附设水带41通过快速接头42与气囊式肋水带上的注水阀37相连接。
进一步的,气囊式肋水带36为环形结构,数量根据吸水管本体的长度确定,直径为30-35mm,直径可根据阀门调整。
进一步的,各气囊式肋水带36的间距以注水、充气情况下不发生干涉或影响膨胀至额定体积为准。
更进一步的,注水阀37、放水阀38、充气阀39以及放气阀310都是快速接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附设水带41长度为1-3m,附设水带41上还设置有注水快速接头42,注水快速接头42与注水阀37配合对吸水管的液/气压环绕式增强层32注水实现快速插拔。
优选的,外层33采用耐水织物材料制成。
优选的,内层31采用耐水天然或合成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发明要点在于:
一是环绕式增强层。采用织物材料,当注液、充气时膨胀,为内、外层提供支撑,使之达到耐真空、耐弯曲技术要求。现有技术方案采取的是金属螺旋线结构,通过金属螺旋线为内、层提供支撑,总质量大、不可折叠。
二是注液、充气两种方式。通过消防车水泵的压力水为吸水管的增强层加压,也可以通过消防车的空气呼吸器为吸水管的增强层充气,使增强层膨胀,为内、外层提供支撑,使之达到耐真空、耐弯曲技术要求。
当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的增强层注入从消防车出水口——附设水带输送的压力水后,形成水压,将内、外层撑起,当增强层达到额定压力时,将附设水带的注水接头从增强层上的注水阀上拔出,停止注水。额定压力可通过试验方法测出。目前,消防车水泵的常压为1Mpa,可满足注水压力要求。
当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的增强层充入从消防车车载的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中压管——快速接头输送的压力气体后,形成气压,将内、外层撑起,当增强层达到额定压力时,将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快速接头从增强层上的充气阀上拔出,停止充气。额定压力可通过试验方法测出。
利用消防车车载空气呼吸器为液/气压式可折叠吸水管的环绕式增强层充气,形成气压,为吸水管的内、外层提供支撑,达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弯曲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具体的使用方法是:
1、注液式
将吸水管的带有注水、充气阀的一端的接口51(见附图5)与消防车注水口52连接,将吸水管的另一端置于天然水源(或移动储水装备)液面以下。将吸水管附设水带的一端接口53与消防车出水口54连接,另一端接口55与水枪56连接,关闭水枪开关57。将附设水带上的快速接头58与吸水管的注水阀连接,打开消防车出水口开关,向吸水管的增强层注水,当达到额定压力后,关闭消防车注水口开关,拔下快速接头。
完成吸水作业后,打开吸水管的放水阀,将余水放尽,将吸水管取下,折叠放于车内。
2、注气式
将吸水管的带有注水、充气阀的一端的接口51(见附图6)与消防车注水口52连接,将吸水管的另一端置于天然水源(或移动储水装备)液面以下。将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气瓶63与减压器64、中压导气管65连接,打开气瓶阀,调节减压器到额定气压,将快速接头58与吸水管的充气阀连接,向吸水管的增强层注气,当达到额定压力后,关闭气瓶阀。
完成吸水作业后,打开吸水管的放气阀,将气体放尽,将吸水管取下,折叠放于车内。
本发明利用消防车水泵的压力水为本发明——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的环绕式增强层注水,形成静水压,为吸水管的内、外层提供支撑,达到吸水管的耐真空和耐弯曲技术要求。解决了消防吸水胶管不能折叠、总质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该吸水管主要采用织物材料,改变了现行技术方案中内置金属螺旋线的设计。2、可折叠,大大减小了吸水管体积,可存放于车内。3、总质量小。该吸水管采取注液、充气的方式为内、外层提供支撑,不需要内置金属螺旋线,大大减少了总质量,使之取放更加轻便、快捷。4、可折叠。该吸水管主要采用织物材料,可折叠存放。5、长度不受限。按照现行技术标准的吸水管受体积、质量等因素所限,直管式吸水管最大长度仅为4m,小于最大吸水深度,盘管式吸水管最大长度虽然可达12m,但是体积很大,该吸水管具有可折叠的优势,长度不受限。6、可靠性高。该吸水管存放于消防车内,不存在橡胶老化,影响吸水性能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可靠性。7、生产成本低。该吸水管可参照消防水带技术标准生产,只是在气密性方面增加了相应的要求,不需要金属材料,因此,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实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消防用液气压式折叠吸水管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8591700a50433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