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精品
行业精品资料摘要 跟踪和快速控制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准确地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中,对几种现有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选择方法要考虑的因素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发展前景。红娇凤凰螺关键词: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发电;太阳能智能美甲1 光伏发电及最大功率点跟踪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和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的目光正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光伏发电是一种公认的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技术。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没有噪音等污染,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是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受到外部环境(日照强度、温度、负载)及本身技术指标(输出阻抗)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某一电压下才能输出最大功率,这时光伏阵列的工作点就达到了输出功率电压曲线的最高点,称之为最大功率点。目前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较低,为有效利用光伏电池,对光伏发电进行最大功率跟踪(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软毡MPPT)显得非常重要。 2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概念简言之,光伏电池的电压电流曲线,呈严重的非线性。功率为两者乘积,功率--电压或功率--电流曲线不是单调曲线,而是在某个电压或某个电流时,存在最大功率值,因此我们希望电池始终工作在此最大功率点或其附近。这样就能输出更多的能量,带来更高的系统效率。最大功率点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它会移动。但是电池并不能自动跟踪最大功率点,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控制电路来人为地加以跟踪。这就是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因和意思。为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根据电路原理,通常要进行恰当的负载匹配,使负载电阻等于供电系统的内阻,此时负载上就可以获得最大功率。这种获得最大功率的原理对一些内阻不变的供电系统是可行的。但在光伏供电系统中,光伏电池的内阻不仅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而且还受环境温度及负载的影响,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要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时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使之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这一过程就称之为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电路原理图如图1饲料加工工艺图1plc一体机3 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及各自优缺点3.1 电压回授法 电压回授法,又称恒电压法。当温度保持某一固定值时,在不同的日照强度下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a,b,c,d,e 对应于不同的工作点。人们发现阵列可能提供最大功率的那些点,如a,b,c三维模型制作,d,e 点连起来几乎落在同一根垂直线的邻近两侧,这就有可能把最大功率点的轨迹线近似地看成电压 的一根垂直线,亦即只要保持阵列的输出端电压U为常数,就可以大致保证阵列输出在该温度下的最大功率,于是最大功率点跟踪器可简化为一个稳压器。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近似最大功率法。CVT 控制方式具有控制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易于实现等优点,比一般光伏系统可望多获得20%的电能。但该跟踪方式忽略了温度对太阳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以单晶硅电池为例,当环境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时,其开路电压的下降率为0.35%到0.45%。这表明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也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四季温差或日温差较大地区,CVT 控制方式并不能在所有的温度环境下完全地跟踪最大功率。3.2 开路电压法开路电压法类似于定电压跟踪CVT 法,但CVT 法是跟踪恒定的电压,而开路电压法跟踪变化的电压。相对于电池板温度变化引起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变化而言,辐照度的变化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影响更大,而不同辐照度下最大功率点对应的输出电压变化不大。 同时,由实验验证可知,同一辐照度下的与开路电压的比值只与光伏组件的参数有关,而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可近似认为是常数0.76(误差2%)。0CV 算法依据测量得到的开路电压,令该电压的76%作为最大功率点对应的参考电压,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采用开路电压比例系数法不会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产生振荡,且结构简单,可用廉价的模拟电路实现。 但实施该算法需要不停地开断开关元件以测量光伏阵列的开路电压,导致光伏阵列无法持续供电。 同时,光伏阵列的/ 并不总等于同一常数。 因此,该算法追踪的稳态误差较大,能量转换效率低。本文标签: 精品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精品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l/1702053021a44460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